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吹寒""寒声"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词语。如宋姜夔《扬州慢》词:"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唐高适《燕歌行》诗:"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唐皎然《陇头水》诗之一:"陇头水欲望,陇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宋范仲淹《御街行》词:"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像这样一些词作中的"寒"字,  相似文献   

2.
一、品味标题古诗(词)的标题往往是诗(词)的窗户,对理解诗(词)有指向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标题点明跟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秋",李商隐《夜雨寄北》的"夜",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春雨"。  相似文献   

3.
《诗·邶风·柏舟》的主旨,历来见智见仁,概为三说:一为仁人不遇说,二为弃妇之诗说,三为妇人自誓之诗说。从《孟子》、《左传》的记载中可以考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确认此为仁人不遇之诗。而此诗最后一章中"如匪瀚衣"句,"匪"当为"篚","瀚衣"即"翰音",此句喻己"如笼中之鸡"。故本文认为此诗主旨当以《诗序》"仁人不遇"说为是。  相似文献   

4.
<正>人教版语文第二册《氓》关于"载笑载言"之"载",课下注释:动词词头,无义。笔者认为此条注释欠妥。笔者广泛查阅字典、词典,对"载"的注释各异:《简明古汉语字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注:乃;且。一说是动词词头。《诗·卫风·氓》:"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注:又,且。【例】载驰载驱,归唁卫侯。(《诗·鄘风·载驰》)《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注:助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史上的弃妇诗大都写得楚楚动人,以《诗经·国风》中的最典型。本文从《诗经·国风》中弃妇诗的界定及学界对《诗经·国风》中女子被弃原因的分析,对《诗经·国风》中弃妇诗的"本色"味道进行剖析,对这些弃妇诗"本色"味道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求其背后所隐藏的某文化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是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礼记·经解》曰:"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千百年来,"诗教"对形成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优良传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诗歌的鉴赏方法颇多,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褚斌杰、潘啸龙等前辈学者对《诗经》中的"梁""笱"意义,进行了富有创见性的解读与阐释,但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将《诗经》中含有"梁""笱"意象的4首诗即《邶风·谷风》《齐风·敝笱》《小雅·小弁》《小雅·何人斯》互相对读,以"诗"解"诗",可以给出新义。由"鱼"象征女性情偶入手,则"梁""笱"是男性情偶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水汶 《天中学刊》2015,30(1):77-81
《执竞》是《诗经·周颂》中的一首祭祖诗。从诗歌文本及周初历史史实来看,《执竞》诗当为"三王并祭"之诗。其诗反映的祭礼,参证甲骨卜辞、金文,"禘"祭在周代当是祭祀先祖的礼仪,有独祭、合祭,其中便有"三王合祭"的祭礼,这与《诗经·周颂·执竞》内容相合。因此,综合诗歌文本、周初历史背景及禘祭礼仪考察,《诗经·周颂·执竞》当是反映"禘祭三王"的诗歌。  相似文献   

9.
翻开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看第十一卷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看到了这样一个情节:洞房花烛之夜,新郎秦少游被新娘苏小妹"闭门推出窗前月"的对诗难题弄得一筹莫展,冥思苦想至三更鼓响,仍难  相似文献   

10.
"诗教"的雏形始于孔子"以《诗》执教",据《礼记·经解》记载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对"诗教"含义的阐释、实施的原则及其总理念均涵盖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这对当今语文诗词教学的施教过程和实质都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八佾》篇"子夏问诗"和《阳货》篇"教伯鱼读《二南》",分别阐述了《论语》诗教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复质"与"广大"。从《春秋》"复质"思想出发,结合《诗经·周南》中的《汉广》《汝坟》两篇的具体文本解读,可以把《论语》诗教思想中的"复质"和"广大"两层意思联系起来,获得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弄瓦"的"瓦"指什么?《中学语文》2006年第4期《一面映照周朝婚俗的镜子——〈卫风·氓〉》解读三则》一文,对《卫风·氓》一诗的文化背景作了很好的阐释,读后颇受启发,获益匪浅。但它对《小雅·斯干》这首诗的解说,却存在着一个小小的瑕疵。它写道:"‘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相似文献   

13.
晓: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旦:《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朝:《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服衣冠。”夙:《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曙:《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旭:李白《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吾兄行乐穷曛旭,满堂有美颜如玉。”晞:《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晞,颠倒裳衣。”  相似文献   

14.
简本《礼记·缁衣》"轻绝贫贱"章所提出的"好仁",今本《礼记·缁衣》变为"好贤"。这是社会观念变迁的一个表现。此章所引诗句中的"朋友"之意亦有概念的变化。西周时期的"朋友"指同族兄弟,而春秋战国时期则变为同志、同师者之称。"轻绝贫贱"章引诗虽然用了同一句诗,但此"朋友"非彼"朋友",在引诗者的心目中,其意义是不一样的。此章所引《诗》句对于研究《诗经·大雅·既醉》篇的主旨也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与歌本为一体,诗词吟唱在我国由来已久。《墨子·公孟》曰:"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说明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吟唱的雏形可见一斑。《诗大序》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  相似文献   

16.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许多人都熟知的名句,出自鲁迅先生的《自嘲》。诗中的"孺子牛"是个历史典故,源于《左传·哀公六年》:  相似文献   

17.
署名"后村居士编集"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后村千家诗》)中,笔者查到几首佚诗,现录如下: 卷七六八韩溉集失收《云》:"轻惹离愁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山头触石应长在,天际从龙自不归.莫向隙窗笼夜月,每来仙洞袭行衣.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  相似文献   

18.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诵读中的一首描写戍边将士思乡情怀的诗作。诗的前两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中提到了两个重要的地名"回乐烽"和"受降城",对理解这首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的注释:"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一说,指唐代灵州的受降城,故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  相似文献   

19.
古人关于"巧似"、"形似"的论述,最早见之于六朝时期的文论中.它们或以"巧似"、"形似"来评论诗人的艺术风格,譬如:《颜氏家训·文章》:"何逊诗实为清巧,多形似之言."《诗品·晋黄门郎张协》:"巧构形似之言".  相似文献   

20.
缅翎 《初中生》2013,(13):15
悦读提示:张柏芝参演的电影《河东狮吼》蛮有味的。有人问:"河东狮吼"不是用来形容恶女子么,怎么成了赞美女人的话?"河东狮吼"语出苏东坡的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此诗源于一段女人劝夫的故事,本来是赞美女性的,却被后人曲解为形容女人像母老虎一样凶悍。也由于这个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