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杨娜娜 《语文天地》2011,(10):50-51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的必修篇目,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该文作为全书的序幕部分,按照适当、适时的顺序一一展示了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包括身份、外貌、性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文中曹雪芹对人物的描写堪称经典,不仅描写精准到位、生动形象,而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令人赞美和惊叹,堪称“人物出场亮相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所见所闻,具体地对贾府的环境进行了描写,特别是对几个主要人物作了较细致的介绍,从而使读者对这个封建贵族之家的环境和主要人物有一个初步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人物就有十多个,已经令人称奇,而曹雪芹变化多端的写人技巧更令人赞叹不已。相关专题论文林林总总,不乏精彩论述。而我想用“对比阅读法”来鉴赏《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眼睛描写,窥致王见豹,进而体会曹公的三寸柔毫所具有的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4.
描写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再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及性格特征,从而揭示作品的主题。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成功的作品,其中《林黛玉进贾府》就是较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王坤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2):100-103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人物,她的身份扑朔迷离,有很多疑点。根据《红楼梦》中的一些描写可以大胆推测,秦可卿可能出身高贵,可能和某个关系到贾府兴衰的人物有关,她的命运直接关系到贾府的兴衰。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2.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鉴赏古代小说的能力。3.学习《红楼梦》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调查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情况,介绍相关知识,搭建阅读赏析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解决两个问题:1.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2.贾府的人物关系图。重点研读王熙凤、贾宝玉人物性格的塑造,学习个性化的人物描写方法。一、赏析人物形象《林黛玉进贾府》是通过黛玉的眼睛来展示贾府中各色人物的,那么,在黛玉眼中,贾府中最抢眼的人是谁?(说明:以此为引语,…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中重点描写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几个主要人物。这三个人物的出场描写很精彩,尤其是王熙凤的出场是先声夺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  相似文献   

8.
《林黛玉进贾府》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学习此文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选文选取林黛玉这个独特的视角,介绍贾府内外环境,突出其豪华和富贵,交代了贾府内众多人物,暗示其复杂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一文,人物出场描写,文字精彩,为人称道,毋需赘述。而其中单就人物外貌描写而言,可谓匠心独运,有着无穷艺术魅力,颇堪玩味。林黛玉投身贾府,这位“绛株仙草”现身,是为贾府上下注目,黛玉首次亮相在贾母众人面前,作者却没有去描写她的外貌形象。这是为何?黛玉年幼丧母投靠贾府,一路舟车劳顿,终于见到了外祖母,一种找到依傍的感觉油然而生;贾母见到外孙女,自然想起女儿贾敏早亡,对黛玉的怜爱之心倍加,祖孙两人见面,此时难免抱头痛哭。可想,这时作者是不可能腾出笔墨去写黛玉“形…  相似文献   

10.
《林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的行踪蔓线索,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的人物、环境作了第一次直接描写。这一回里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贾府。它是《幻楼梦》故事展开的一个基础,是众多人物性格生成的土壤。对课文中人物的剖析大家往往注目较多,而对其中复杂的环境描写,常常是提纲挈领的一笔带过或轻描淡写的附上两句。其实,本课中的环境描写是很值得推究的。这里,笔者作了一叶探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熙凤的服饰描写非同一般,以往,我们总是把她的穿着打扮与她贪婪庸俗、冷酷狠毒的性格特点联系在一起。本文从黛玉的评价、贾府的生活环境、贾母等人的品味、宝玉的服饰描写等多个全新视角来发掘王熙凤对服饰的审美品味,以及她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热情泼辣的性格特点,更进一步体会她在贾府独特的地位和当家奶奶高人一等的气势,从而推翻语文教学过程中单线式分析人物特点的惯性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大观园众多的女性中,妙玉可算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她不是贾府的亲属,不是贾府的姻眷,也不是贾府的仆婢,更不同于贾府从姑苏买来学戏的女孩子和小尼姑、小道姑一流,而是由贾府礼聘为栊翠庵住持、出身于“读书仕宦之家”(程乙本《红楼梦》第十七回。以下凡引自程乙本的语句,都只注明回数)的女尼。这样一个人物,在以描写贾府盛衰为主线的《红楼梦》中,似乎是无足轻重,然而,作者曹雪  相似文献   

13.
仆人——贾府的气势——《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描写江西李炳兴《林黛玉进贾府》不仅对贾府的典型环境和主要人物作了必要的交代,而且刻画了贾府这个封建社会缩影的衰败景象,抒发了作者的爱与恨,还表现了作者对以宝黛爱情为代表的民主与自由的向往之情。作者的这些思想感...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的传统篇目,有很多优秀教师对本课进行过探索和研究,笔者从肖像服饰描写、衬托描写、心理描写几个方面谈谈本文的艺术成就。一、肖像服饰描写肖像描写(包含容貌、体态、神情、服饰和道具等)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能揭示出人物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5.
蒋静 《现代语文》2005,(3):22-23
《林黛玉进贾府》(以下简称《林》文)一文描写了众多人物的出场,其中对黛玉、宝玉以及王熙凤等主要人物出场的精彩描写已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范例。人们似乎很少注意到在《林》文巾还有两个未出场的人物,那就是贾赦、贾政。这两个未出场的人物其实正以另外一种方式悄然出场。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着重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小说的主要人物也在这一回中出场亮相。曹氏苦心孤诣,不仅在人物出场设计上工于匠心,而且在特定场合中人物情态的描绘、性格的揭示,其用字用词的分寸拿捏也妙到毫颠。  相似文献   

17.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得到了初步的显现,描写宝玉第一次与黛玉见面的场景极为精彩:  相似文献   

18.
《林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的行踪为线索,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的人物、环境作了第一次直接描写。这一回里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贾府,它是《红楼梦》故事展开的一个基础,是众多人物性格生成的土壤。对课文中人物的剖析大家往往注目较多,而对其中复杂的环境描写,常常是提纲挈领的一笔带过或轻描淡写的附上两句。其实,本课中的环境描写是很值得推究的。这里,笔者作了一个探微,供大家参考。小说通过对贾府门第、房舍、陈设和生活其中的人物等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封建剥削阶级豪华奢侈的生活和封建贵族家庭繁多复杂的等级礼规,形象地告诉…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课本所选《林黛玉进贾府》一回,是众多主要人物登场亮相的重头戏。作者调动多种手段,进行大量精彩纷呈的外貌描写,有的工笔雕琢,有的虚笔写意,浓妆淡抹,各具佳妙。而王熙凤、林黛玉的外貌描写更是张弛有度,入木三分,彰显了二人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成功地塑造了几百个人物形象,许多主要人物都在节选自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中陆续出现。作者把他们推到“舞台”上出场亮相,使读者初步了解他们的性格。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对人物的行动、表情、言谈、肖像、心理等性格化的细节描写来完成的。小说通过贾府上下迎接这位从苏州来的小客人——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的描写,让众多人物登场。从贾母第一个出台到宝玉最后一个亮相,人物登场先后适宜,描写译略得当而且出场方式多样。贾母是“迎”着出来的;邢、王二夫人和李纨是伴随而出;迎春姊妹是被请后“簇拥”而出。凤姐和宝玉两人出场的共同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所不同的是:凤姐是笑话声,宝玉是脚步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