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绎类主观题是近年来政治科及文综高考中常见的题型,通常给出一组材料,要求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XX道理的?”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第(2)问、重庆卷第38题第(2)问、海南卷第26题第(2)问、江苏卷第37题第(1)问、宁夏卷第39题第(2)问等。试题要求考生以试题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为出发点,以试题限定的理论知识为着眼点,在从材料中归纳出一般结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综观2006~2007年的各套高考历史试题(含历史单科试题和综合卷中的历史试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史已对试题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得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这两年的历史试卷中出现了一批有别于政治史试题、经济史试题、文化史试题的社会史试题。在这一新类型题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是2006年历史上海卷的《贝弗里奇报告》题(第10题)和历史广东卷的英国工厂法条例与《济贫法》修正案题(第28题)、  相似文献   

3.
【备考提示】以“十年”和“百年”为单位的“周年”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在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中对周年问题的考查多有涉及,如江苏历史卷第20题考查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160周年);对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30周年)的考查,有宁夏文综卷第34题、广东历史卷第15题、上海历史卷第38题“中国的1978”等;  相似文献   

4.
“孤证不立”是史学研究的准则之一。对2008年历史高考广东卷第4题,不少老师便以此条准则去解释该题的正确答案。笔者认为,该题考查的不是考生对“孤证不立”这一考据原则的把握,而是考查考生从史料中合符逻辑地推理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今年的广东卷又有试题直接强调史料与结论的关系,使笔者觉得有必要对这几道题作些分析,以说明“孤证不立”与“材料不充分”之间的关系。首先是2008年广东卷第4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国新课改的进行,盐类的水解这部分内容虽然已纳入选修,但还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并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盐类的水解在考试中常出现的题型就是选择题。例如2008年广东卷第17题、江苏卷第12题、海南卷第9题、全国(安徽)卷第12题等都考到了盐类的水解,  相似文献   

6.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陕西、江西等省区用)第27题是由2002年广东、河南省的高考化学试卷第17题衍生而来的,现对这两题做以下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评卷工作,对26题颇有心得。下面谈谈我自己对此题的看法,并对学生的答卷情况作一分析,供师生们参考。广东卷第26题是一道颇具创意的主观题,对考生的能力作了多层次的考查。第(1)问是表层问题,答案  相似文献   

8.
王叶军 《历史学习》2003,(10):26-28
历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有“一幅古代到现实高度浓缩的历史画卷”之美誉,其“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弘扬时代主旋律,凸现活的历史教育”、“强调学以致用,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命题理念、命题的角度与技术乃至于命题的知识载体都起到了引领全国高考与中学历史教育的潮流。纵览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37题(长城题)借鉴了2001年上海卷37题(燕王夫人墓题)和2002年上海卷28题(秦砖·汉瓦与东汉·画像石题)而且与2003年上海卷第28题(唐代妇女三彩陶俑照片)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上海高考卷的特色。其一,命题立意现代化1.以考…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师普遍认为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是一道推陈创新、构思巧妙的好题,这无疑是确切的,但是笔者发现有不少中学教师对该题的命题意图和题型定位却与命题专家相左.此外有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该题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有突出的差异.联想同一省份(浙江省)2002的理综卷第26题、2003年的理综卷第25题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新课程全国文综I卷第28题考查的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通过对第28题特点的分析能够有效指导历史高考基础知识的复习。  相似文献   

11.
2012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7题是一道逻辑推理题,原题如下:37.开国议政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高考金属试题以元素铝、铁、钠为主体,多角度考查了金属的冶炼、性质及用途。命题特点是以金属为载体,联系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化学平衡、盐类水解、实验设计等知识考查综合能力。其热点题型主要有:(1)实验题。如宁夏卷第27题测试铁片样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2)无机化工题。如上海卷第27题制备氢氧化铝,山东理综卷第28题冶炼铜等。(3)制备新物质。如海南卷第16题设计实验制取氮化镁。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地图素养,《中学生地图素养的培养研究》认为有四个方面:一是地图知识,二是地图技能,三是地图思维方式,四是地图意识。笔者认为历史地图素养可于四个方面各冠以“历史”,二字。2005年上海历史卷的第32题(图略),是考查学生历史地图素养的一个经典题。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春,我们在分析高考“综”试题的走向时,认定“红色旅游”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出题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在为成都市命制“综”诊断性测试卷时,便在第37题(中部崛起题)中设计了如下一个小问:“江西省正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请你为去江西的旅游选择三个必去的景点.并说明必去的理由。”虽然后来四川考生使用的“综”Ⅲ卷中没有“红色旅游”方面的题目,但综观各地试卷,可以清楚地看出“红色旅游”的确是2005年高考的一个热点和亮点,其突出表现是北京“综”卷第40题(35分)、天津“综”卷第39题(40分),上海“综合”卷第16题(14分).而且都是分值很高的大型综合性题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我们当初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5.
有机实验和无机实验是构成化学实验的两大部分,全国理综考试对实验的考查,多集中于无机实验,而对大型有机实验题考得很少.上海高考题却时常考查有机实验:2001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7题涉及了天然气合成氨的综合问题;2002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6题考查乙炔和溴水的反应机理问题;2005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6题考查了溴苯的制取装置。第28题则考查了对废旧塑料进行加工回收的实验.  相似文献   

16.
叶子 《历史学习》2010,(4):19-21
2002年(上海)历史卷第28题的推出,让材料解析题在考查学习能力方面又向前跨了一步,这是一种在材料分析基础上的着重考查“发现”历史信息能力的试题。这种试题与以往的材料分析题相比有些不同,它提供的材料和解题所需要的史实在具体内容上与课本没有直接联系,但认真分析会发现,在思考问题的方法上是有联系的,或者说是一种思想方法的迁移。  相似文献   

17.
题1 (全国理综卷(Ⅱ)第28题)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8题(“土地政策题”)要求考生回答“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和中国共产党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的各自性质和影响,以及从中获得的历史启示”。该题给人以亲切、平实之感觉,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与《考试说明》的命题精神相吻合的一道好题。  相似文献   

19.
吴玉山 《中学理科》2006,(11):85-86
[原题][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第28题]已知某纯碱试样巾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20.
刘怀敏 《物理教师》2008,29(12):25-26
2008年全国理综(卷I)第17题出现了以月球运动为背景的一道题.一时间关于月球的运动引发了众多师生的讨论,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考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