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近问世的上海一份综合性文学月刊——《建设者》,为鼓励青年的创作热情,于1月举办“原上草”退稿征文大赛。凡参赛作品一律为退稿作品,附有报刊的退稿笺。体裁包括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短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一个刊物刚问世,不是去请名家赐稿,“以壮刊势”,而是刊登其他报刊的退稿作品,这大概称得上是“国内首创”了,其精神可嘉,  相似文献   

2.
743张退稿条     
著名的英国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有志于写作,但开始向许多出版社和文学报刊投稿时,得到的却是743张退稿条。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写作。后来,他的作品终于问世了。当他到七十五岁逝世时,  相似文献   

3.
看到一本问世不久的沈阳市科普创作协会主办的《青年科学》杂志。刊内《稿约》一文中,有句十分触目的话:“本刊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凡不用稿件一律在两个月内奉还。”对于该刊编辑部这番心意,作为业余作者中一员的我来说,感到很是动心,禁不住想说几句。我看到的报纸、杂志不齐全,一律退稿的编辑部是否还有,不得而知。据我所看到的,都是申明不一一退稿,三个月内如不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云云。作者写出文章、作品寄向报刊后,往往要想到报刊编辑部收到没有?有何不足?能不能刊登?由于不便一稿两投,即使作者感到自己的作品尚有发表的价值,也只能眼巴巴地耐心等待。有些文章是有时间性  相似文献   

4.
常常看到一些报刊刊登“征文启事”,其中一条是不退稿,有的是五千字、一万字以内的不退稿。其中还有一条是等“三个月以后未被采用,请自行处理。”对此,业余习作者感到极不舒服!有如小学生只交作业,而老师不发还作业一般。业余习作者写的作品,有多少超  相似文献   

5.
我不理解这样的“概不退稿”杨润近些年,全国大多数报刊实行了“概不退稿”的“政策”。我是个爱耍点小聪明的人,总以为天下没有感动不了的上帝,就在寄长一些的稿子时附上足够的邮票,并注明“如不能刊用,烦请退回”的字样。然而这一招并不灵。我又想寄退稿还需信封,...  相似文献   

6.
平时阅读报刊,常见这样那样的征稿启事。天长日久看得多了,竟也看出一点“门道”来。譬如对于应征稿件的处理,不管采用与否,大抵都是不退的,但在具体表述上却显出不同的“风味”:有一种是“一律不退”、“一概不退”或叫“概不退稿”的,硬语生言,干干脆脆,使人读来也好、听来也罢,总有一种生味与辣味;另有一种与前者反差鲜明,代表语言叫做“恕不退稿”,恕者,宽容别计较也,虽说也是不退稿,但使人读来、听来却有一种甜味;再有一种叫做“一般不退稿”,那意  相似文献   

7.
近来的报刊上鼓励人们敢为天下先的文章很多。但我认为,舆论宣传本身也要敢为天下先。我的一位朋友写了一篇触及时弊的稿子寄给某报的有关专栏,不几日,收到退稿,附着的退稿信上曰:“大作拜读,写得很深刻,很有战斗性”。想必这是一篇好稿子。可是,这退稿信上接着写道:“但在目前的气候中谈这样的问题,风险太大,故只能退还给您了。望鉴谅。”后来,这位朋友将稿子转寄其它报刊,登载后,多次被转载,也没引起什么麻烦和风波。  相似文献   

8.
对于“爬格子”的人来说,都有过被退稿或“石沉大海”的苦闷。然而能否减少退稿呢?我认为从作者方面作一些努力是办得到的。 1、认真研究报刊特点,有的放矢地投稿。如属工、青、妇内容的稿件,你投给老年报刊,恐怕就难于被采用。 2、注意取材和选材。尽可能用有特色的新鲜的材料,少点大路货,多点新鲜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些。 3、选择特殊的观察角度写稿,稿件的生命力会强些。哪怕是题材相同,只要角度选得好,写出的作品仍有使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9.
写稿的免不了要收到退稿,编稿的免不了要把稿件退回去。不管对谁,退稿总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我自己既是作者,弄点文墨,自然经常要得退稿;又作编者,在编稿过程中又得经常地要把有些稿子退回原作者,对此自然就感慨颇多。诚然,写稿是一项极艰苦的劳动,倾注了作者的心血。作者完成了一篇作品,意味着一个“孩子”的出世,一件产品的诞生,对自己的作品总有些偏爱。编者是作品的第一个读者,把稿子退回去,意味着对这“孩子”宣判了“死刑”、这个产品的被淘汰。这终究是令人伤心的事。于是,写稿者与编稿者之间,就有了议论纷纷。但是,退稿有时候却可以变成好事。退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业余作者,近年来经常向各级报刊电台投稿,迄今为止已左国内近八十家报刊电台上发表稿件三百七十余篇。通过投稿,我发现绝大多数报刊对作者都是很尊重的,但也确有部分报刊从不同程度上“冷落“了作者。据我归纳,目前报刊对作者投稿作出的反应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日“特别积极型”。报刊收到作者的来稿后,及时向作者发出“收稿通知单”或“用稿通知单”抑或退稿信。稿件一经采用即寄报(刊)样和稿酬。《法律与生活》、《秘书之友》、《人才开发》等报刊就属于此种类型。二曰“积极型”。报刊收稿时不向作者发出任何“信号”,若刊用就寄报(刊)样和稿酬,不采用则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笔者收到了解放日报的来信,里面是一张《退稿通知单》及原稿,上面写着:“沈哲文读者:寄来的信稿已收到,经研究不准备刊用了,现将原信稿退还给你……” 我们的报刊在对来稿经研究不用后,是否应该给作者寄《退稿通知单》,让其心中有数,再作努力呢? 笔者以为,答案是肯定的。诚然,给作者寄《退稿通知单》,会增加一点工作量。但是,一张铅印的《退稿通知单》,填个姓名、日期、标题,是完全可以做到,也是应该做到的。 给作者寄《退稿通知单》,体现了编辑对作者的尊重。如果作者从编辑那里得不到尊重,还有谁愿意写稿呢?…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大陆还是海外的中文报刊和出版社,在退稿时通常都比较客气。相比之下,外国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稿子被退还之余,还不免被编辑“直言相告”,甚至是挖苦讽刺。一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曾得到过这种待遇。  相似文献   

13.
我现在担任省、市和中央10多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与特约记者。1986年被采用的文稿近百篇。许多年轻的朋友问我:“何以有今天?”说起来真是中药铺里的抹布——酸甜苦辣都有啊!我今年52岁,搞通讯报道工作已有30年的历史。但开始搞这一工作时,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每年写稿10篇或20篇,都如石沉大海,可谓“屡投不中”。后来写的许多稿子也被纷纷退了回来。这时我想自己充其量是个初中生,不是干这一行的“料子”,再加上听到一些冷嘲热讽,便决心“洗手”不干了。可有一次,无意中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则名人轶事:世界著名的英国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有感于写作,但开始向许多出版社和文学报刊投稿时,得到的却是743张退稿条。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写作。后来,他的作品终于问世了。当他到75岁逝世时,共  相似文献   

14.
媒体搜索     
《新闻传播》2006,(8):8-8
吉林两大报业集团获政府资助解困;百度软件牵手深圳报业;绥化报人“重走长征路”采访组凯旋;首个传媒业责任保险问世;首张有声报纸在合肥问世;新闻博士必读“四书五经”;广州倡导报刊入室经营;  相似文献   

15.
同书法、诗词等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对联在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中兴之兆。不仅对联组织遍布各地,征联活动此起彼伏,而且对联报刊林立,对联书籍也竞相问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我们仔细阅读传媒所刊对联作品时,会发现部分对联的作(撰)者往往有好几个“版本”。据笔者观察,对联作  相似文献   

16.
平时阅读报刊,常见这样那样的征稿启事。天长日久看得多了,竟也看出一点“门道”来。譬如对于应征稿件的处理,不管采用与否,大抵都是不退的,但在具体表述上却显出不同的“风味”:有一种是“一律不退”、“一概不退”或叫“概不退稿”的,硬语生言,干干脆脆,使人读来也好、听来也罢,总有一种生味与辣味;另有一种与前者反  相似文献   

17.
这些年文摘报刊盛行,许多文摘类报刊,动辄发行几十万到上百万份。文摘报刊的盛行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是因为文摘报刊选录的文章,大都具有新意,一也;言之有物,不尚空谈,二也;短小精悍,无“裹脚布”之既长且臭,三也。即使原文较长,文摘报刊也只选其精髓,而弃其“穿靴戴帽”的部分。读者花极少时间,就能尽览报刊精华,能不乐乎!我个人就自费订阅了好几种文摘报刊,它们对我写作杂文随笔征引材料,提供了极大方便。我所发表的杂文和随笔作品,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靠文摘报刊所提供的材料而写成的。文摘报刊的盛行,为“文摘体”文章的出现提供了基础。“文摘体”,又可称为“电报体”。据说美国著名作  相似文献   

18.
我在厂里是搞宣传工作的,工作之余,有个嗜好、喜欢“爬格子”。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我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在写作实践中“摸、爬、滚、打”,不断从退稿中吸取“养料”,摸索投稿的“路子”。在报社编辑、记者的帮助下,我写的文字变成了铅字,见报的稿件也渐渐多起来了。近年来,我在上海和首都20多种报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消息、通讯和评论。  相似文献   

19.
报刊诗话是近代报刊发展的必然产物,两者的结合为我们研究诗话提供了新视角。诗话在《著作林》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陈栩,在编辑诗话过程中亦偏好“香奁体”诗歌,亦坚守传统诗性。曾随陈栩学诗的潘普恩,其诗话创作受陈栩影响较深。两人的诗话作品继承了传统诗话的特点,力求以期刊存诗记人记事,也借期刊传播其诗其人其事,折射了报刊赋予诗话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有些同志,崇拜名人,看不到群众的力量。时下许多报刊追逐的“名人效应”,便是一例。有的报刊对送上门的“凡人”的作品不屑一顾,却千里迢迢派人找名人“不吝赐作”。一面是众多“凡人”大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