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到底怎么教?笔者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1.教师有激情。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情感、教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三者融会贯通的过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习的动因,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还要把这种情感"移情"给学生,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自觉、主动、投入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一、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级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  相似文献   

4.
学生评教作为学校评价教师的重要工具,自始受到学校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在强调师生情感关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评教的价值意义受到质疑。通过实证分析学生评教与师生情感之间的互动关系与相互影响,论证学生评教与师生情感的不相容性,提出学校应当容忍含有某种师生"情感"在内的学生评教偏误结果。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情感教学,是教者和学者的个体情感和传统文化情感的交互融合,它不应该仅仅成为考试的工具,仅仅是学生眼中的一道道考试题,那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而不仅仅关注和考试有关的"有用"信息呢?  相似文献   

6.
正"先学后教,融合式对话教学"即以先学后教为模式,以经典教材为媒介,在师生之间展开民主平等的课堂对话教学。"融合意识"首先体现在对教材文本的融合上,不同的文本应有不同的教法。本文以《再别康桥》为例,来谈谈这种课型模式。一、第一次对话:初读文本,把握情感基调诗言志,诗歌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文体,以读为主,所以首先应让学生把握"读"的"情感基调"。我给学生设置了第一个要求:大声朗读文本,  相似文献   

7.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就能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让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语文课教学多年,细思之,教语文就是教做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丰富而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语文应该给学生带来理想,带来希望,带来精神光辉  相似文献   

10.
陈桂凤 《文教资料》2014,(24):193-194
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特别是英语学科的学习,老师经常抱怨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低,教不动。实际上,只要我们注意教学方式方法,把情感注入教学活动之中,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想】语文似乎越来越难教,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很难说清楚。笔者以为,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去理解文本的原味,去体验文本中人物的真实情感。本真也许是最平淡的,可也是最真实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是个性化的,但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他自己的解读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理解与能力的提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逾""走""怒""苦""衰"等实词的含义,进而把握文章大意。  相似文献   

12.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语文学习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赋予给学生一个个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样,在生活中教语文,又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是当前在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正是以情感教育为突出特点对学生进行教文育人教育。本文从生命教育的内涵,教文育人思想具体内涵,教文育人思想对生命教育的启示三个方面阐释对于漪"教文育人"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钟金玉 《教育》2012,(27):38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教学,而要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就要善于发掘蕴含于文本之中和阅读教学之中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巧妙地构架与学生心灵交流的桥梁,创设和学生心心相印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情"与"爱",时刻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初中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明确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层面,这一目标涵盖了"教"与"学"两个方面就教师的"教"而言,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给予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上的指导;就学生的"学"而言,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实际情况,坚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探求欲望,发展他们的个性思维,以三维目标为依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力争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下面笔者就对这方面的探索与实  相似文献   

16.
"生命化的课堂"是师生心灵相约、生命相遇的绿茵地,是师生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激情迸发、个性张扬的领地。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阵地。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呢?首先要树立思想意识,成为教者一生的追求。现在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自己在数学教  相似文献   

17.
<正>文本形式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意志、编者意图、教者理念、学生认识碰撞、融合、发展的一个载体;文本形式是作家思想、情感的造型,同样也是教者、学生思想、情感的造型。两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落差、距离,但这正是不同"期待视野"调试、融合的前提,知识的建构、情感的丰润,思想的提升、人格的陶冶正是基于其上。朱自清就说过:"只注重思想而忽  相似文献   

18.
<正>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认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所以只有还学生一个简约、激情、交流的课堂,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生命涌动、自然生成的课堂。一、还学生激情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一个有激情的老师,才能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  相似文献   

19.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好奇感,美感等情感和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友  相似文献   

20.
"先学后教"存在的问题"先学后教"的流行也产生了"机械化"、"绝对化"的倾向,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问题。追问"先学后教"是否合目的性与规律性,深入考察和反思"先学后教",有助于健康、深入、有效地开展教学改革。首先,"先学后教"在某种程度上难以让学生学到高认知水平的知识。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教师指导下的"准自主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