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确定PH值的情况下,配制了准确浓度的H2O2碱性溶液,并且利用酚酞做指示剂测定了H2O2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Na2 O2 的性质实验值得研讨。一、教材P .3 2 [实验 2 5 ]最好用大试管 ,取 0 .3 g过氧化钠 ,用滴管滴加 1mL~ 2mL水后 ,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检验产生的气体 ,木条复燃 ,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如果Na2 O2 的量少或滴加的水少 ,产生的氧气就少 ,用图 2 6所示操作通常情况下不能复燃。并且 ,验证完氧气后 ,还可滴加酚酞 ,通常溶液会先变红 ,稍一振荡就立即消失。接着 ,取一只 1 0 0mL的烧杯 ,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 ,加 2 0mL~3 0mL水 ,再滴加酚酞 ,溶液显红色且不会消失。二、教材P .3 …  相似文献   

3.
NaOH、H2O2、Na2O2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使变红后的酚酞褪色,对于这一点中学化学教师基本都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注意到了。然而,通过与中学化学教师交流,我们发现有很多教师对于褪色的机理没有完整的认识。该机理问题相当复杂,也相当有趣,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此问题进行了再探讨,以期为中学化学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提供较为科学的、完整的、可信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基于品红和碱性条件下的酚酞具有相似的结构,对Na2SO3溶液与酚酞类(如百里酚酞)溶液反应进行实验验证和理论探究,对它们之间的反应过程以及酚酞在碱性条件下褪色的原因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学实验教学中,酚酞遇碱变红成为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师生也会遇到酚酞显红后褪色的现象,这一异常现象常被人们认为是试剂变质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容易被忽视。虽然曾经有教师探讨了酚酞遇碱褪色的原因,但是大多处于定性和经验的水平上,很少有定量的研究和分析。究竟哪些因素导致酚酞变红后褪色呢?酚酞遇碱显色应在什么条件下比较适宜呢?这些问题依然困扰着一线教师。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笔者从定量的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谢雕  唐娅 《化学教学》2016,(12):64-66
在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中,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观察分层及振荡褪色现象,酚酞褪色的原因多被解释为碳酸钠溶液被蒸出的乙酸中和.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理论探究,发现酯化实验过程中蒸出的乙酸量较少,不足以中和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褪色的原因是酚酞被乙酸乙酯萃取到了酯层中;以多元恒沸混合物的理论数据为依据,进一步改进了酯化反应的实验装置,证明了实验过程中乙酸不会被大量蒸出.  相似文献   

7.
朱程燕  庄华清 《化学教学》2013,(1):63-64,80
探究了H2O2能否氧化中学常见指示剂使其褪色;证实了"因为H2O2有强氧化性,H2O2溶液可以漂白有色指示剂"的说法是错误的,解释了教材中Na2O2与水(滴有酚酞)反应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与H2O2的氧化性无关;强化了科学假设是需要实验验证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完成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的教学后,为巩固刚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利用已有的实验条件,让学生设计一个探究实验. 问题1.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剂,然后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很容易答出溶液会褪色的结论,实验现象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钠的化合物》一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把水滴入盛有 Na_2O_2固体的试管中,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在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为了说明产物中除了有 O_2生成外,还有NaOH 生成,就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产生的现象却是溶液变为红色后很快褪色。是什么原因使红色褪去呢?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有很多,在各类化学期刊上也有相  相似文献   

10.
已知:当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24%时,滴入酚酞后显无色;双氧水具有漂白性,能使酸碱指示剂等有色有机物褪色.  相似文献   

11.
关于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的演示实验,所有高中教材都只要求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而不要求检验化学反应中的另一种生成物--氢氧化钠,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能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出另一生物是NaOH不是更有利于教学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探讨. 首先,我们仔细观察了过氧化钠和水在试管中反应的实验现象.发现二者反应并不像其他固体物质与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现象那样--固体消失后,产生的气泡很快消失,而是固体过氧化钠消失后,产生的气泡还要持续很长时间,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气泡慢慢减少,如检验完放出的气体为氧气后,立即向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可发现溶液瞬间显红色,而后立即褪色.当固体颗粒完全消失后,加入无色酚酞试液,瞬间变红又立即褪色,且随着固体过氧化钠消失后,间隔时间越长,加入的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也越慢.这是什么原因呢?虽然过氧化钠的氧化性较强,具有漂白作用,但在足量水中,不可能溶有看不见的过氧化钠小颗粒,并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的氧气也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依据上述现象,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判定可能有过氧化氢(H2O2)生成,持续放出的气泡和使溶液褪色均是过氧化氢(H2O2)所致.  相似文献   

12.
研究UV254光照下,Fe(Ⅲ)-EDTA/H2O2对苯酚的催化光降解效能。首先考察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值、Fe(Ⅲ)与EDTA的浓度比值对UV/Fe(Ⅲ)-EDTA催化光降解苯酚的影响,进而考察UV/Fe(Ⅲ)-EDTA/H2O2体系对苯酚的降解效能。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7,Fe(Ⅲ)/EDTA浓度比值为1:1时,经过1h反应,UV/Fe(Ⅲ)-EDTA体系对苯酚的催化光降解效率达61.13%。在溶液初始pH为37时,UV/Fe(Ⅲ)-EDTA对苯酚的降解率均可达60%以上。在中性条件下,UV/Fe(Ⅲ)-EDTA体系添加H2O2后可把苯酚的降解率从61.13%提高到91.30%。反应前后溶液的紫外扫描光谱表明光降解过程中苯酚的苯环共轭结构被破坏。最后对UV/Fe(Ⅲ)-EDTA/H2O2体系催化光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探究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色,甲、乙、丙三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  相似文献   

14.
关于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为什么教材中只要求检验生成的氧气,却不要求检验化学反应中另一生成物--NaOH呢?如能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出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从而推出另一生成物是NaOH,不是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在做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检验生成产物(O2 、NaOH)的实验时 ,当检验O2 结束后 ,向里滴加 0 5%的酚酞溶液 2滴 ,溶液呈现红色 ,振荡 ,红色褪去成为无色。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红色消褪了呢 ?为了弄清生成物和褪色原因 ,特作实验探究。2 分析讨论、查阅资料、设计实验2 1 分析讨论Na2 O2 和H2 O已经反应 ,无剩余Na2 O2固体。生成物有O2 (用带火星的木条已经检验证明 )和NaOH (用酚酞和CuSO4溶液以及焰色反应检验 )。那么 ,是NaOH使酚酞所显示的红色褪了色 ,还是生成的氧气或生成的其它什么物质使红色…  相似文献   

16.
1 实验 (实验时的室温为 9℃ )实验 1 :将SO2 通入品红溶液至品红褪色 ,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无色溶液刚好变红。放置一段时间 (冷却 )后红色自动消失 ,再加热至刚好变红 ,放置一段时间后红色又自动消失。若将褪色的品红溶液持续加热较长的时间 ,则品红的红色不会在冷却后再褪色。实验 2 :将SO2 通入品红溶液至品红褪色 ,敞开放置于通风橱内 ,5天后试管内开始变微红 (室温低、反应慢、反应时间较长 )。实验 3:将SO2 通入品红溶液至品红褪色 ,再加一些盐酸 ,敞开放置于通风橱内 ,两天后试管内开始变微红。实验 4 :用 50ml的大注射器抽取实…  相似文献   

17.
唐纪轩 《高中生》2008,(14):41-41
1.品红溶液法将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SO2有漂白作用,可使品红溶液褪色,CO2无此性质。2.高锰酸钾法将气体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能使之褪色的是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相似文献   

18.
高中化学讲 Na_2O_2与 H_2O 反应时,除了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生成的 O_2以外,教师普遍补充了用酚酞试液去检验溶液的碱性,证明反应生成了 NaOH。教师当然可以想到,无色酚酞在变红之后,很快(1 min 之内)又会褪成无色。对于这一现象,学生在瞬间会感到奇怪,但仔细一想 Na_2O_2与 H_2O 反应后的溶液成分是  相似文献   

19.
SO2的漂白性是指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但SO2在许多反应中使物质褪色,并不表现漂白性. 一、SO2(水溶液)的酸性1.在稀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通入SO2气体,红色褪去,表现SO2的水溶液的酸性.SO2+H2O=H2SO3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教材上安排了好几个酸碱溶液与酚酞试液作用的实验 ,具体操作时 ,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如 ,向稀盐酸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 ,溶液有时会变浑浊 ;向NaOH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 ,有时溶液先变为红色 ,以后红色逐渐消失 ,有时甚至红色迅速消失 ,学生往往会问 ,这是为什么 ?1 酚酞试液通常是 1 %的酒精溶液 ,可在天平上称取 1 g酚酞加酒精 5 0ml溶解 ,再加蒸馏水至 1 0 0ml。如果配制的酚酞试液浓度过大 ,而酚酞又难溶于水 ,当滴入大部分是水的稀盐酸中时 ,自然就有一部分不能溶解的酚酞变成固体析出而使溶液变浑浊。2 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