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区教育是通过各类社区教育课程具体实施的。社区教育课程作为社区教育的核心,它的建设有哪些特点?它跟普通学校教育的课程有哪些联系与区别?社区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如何构建?在中国社区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时期,开展对社区教育课程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按照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特点,加强社区教育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资源建设,从而促进社区教育在新世纪高起点、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技教育是浙江省温岭市三星小学少先队腾飞的一大亮点。从1995年开始,学校便创建了"小队化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如何让科技教育亮起来?如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小发明家?学校少先队促使科  相似文献   

3.
社区教育是以社区的学校为中心,借助学校和社区其它文化机构,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需要进行的广泛的教育活动。既然社区教育以社区的学校为中心,那么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发挥程度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区教育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社区环境对学校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因此,学校不应该脱离于社区而存在,而应积极发挥它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一、学校是社区教育的中心1.学校是社区的文化中心。学校不同于工厂、商店等实体,在于学校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不但对学校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社区环境也…  相似文献   

4.
你儿时的生活是快乐的吗?你的孩子生活在你给他创造的氛围里是快乐的吗?你自己的求学经历充满快乐吗?你的学生在你给他创造的教育空间里是快乐的吗?——在这样的提问面前,你能够坦言自己是快乐的吗?如果正视现实,你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并无多少“快乐”可言。我们的教育,无论是来自家庭的,还是来自学校的,都没有把“快乐”确立为教育的主题。仔细深入省察来自家庭或学校教育的悲剧,我们不能不痛彻地呼唤:还教育以快乐!  相似文献   

5.
作为学校,在社区教育的过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彼此之间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实现互惠?笔者和同仁们做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如何将社区开发为学校德育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新课堂,成为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新课题。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好社区实践活动,把学校所在社区作为学生全面教育的校外课堂,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让学生的社区实践活动成为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区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7.
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和互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与社区是有着紧密关系的。任何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之中,社区对学校的影响也同样是客观存在的。学校与社区隔离,学校对社区封闭,学校孤立于社区,崇尚知识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学校关起门来传授知识,不重视生动的社会实际,与社区完全隔绝,这是传统的学校观念。而在实际上,社区是教育的基础,离开社区的生活,离开社区的成长,学校无法单独完成教育的目标。学校与社区沟通和互动,是把学校和社区看做为不同的社会实体,同时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双方的相互参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育人才。学校与社区的沟…  相似文献   

8.
社区快乐小队社区快乐小队,是上海市虹桥中心小学所在乡镇,为解决挂钥匙孩子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项传统特色活动。由于政府直接领导,教委、妇联、团委、工会、青保委与学校一起,凝聚合力联为网络,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运行机制,致使活动蓬勃开展、有声有色,自198...  相似文献   

9.
社区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区青少年教育是整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产物。如何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发挥社区的有效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国内外社区青少年教育模式各有不同,宁波市"四点钟学校"是一种探索,其实践对社区青少年教育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打造"快乐成长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学校以"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是最优质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办"优质特色,社区满意"的学校为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透过美国的"社区学院"看我国县级电大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给以学历教育为主导的县级电大带来了冲击。面对未来,县级电大如何重新定位,如何走改革发展之路?本文通过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县级电大的比较,认为建构社区开放学习中心是县级电大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了学校社区一体化的观念,以及这一观念下的社区开放学习中心的办学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2.
快乐一路     
曹珊 《福建教育》2005,(4A):60-60
学校离集镇四里多路,步行得四十分钟,看一场电影无疑是一次野外拉练,可孩子们实在抵挡不住动画片的神奇魔力。12:30,集合铃一响,随着“噢”的欢呼声,孩子们雀跃拥出教室。一个念头从我心头闪过:“与孩子同行,如何?”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校如何向社区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公立学校属于社会公众,通常在不妨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情况下,对社区所有个人、团体、组织开放。本文从如何向社区开放学校设施、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以及为成人和老年人提供教育服务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改善和发展当前我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社区教育属性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与社区的双向参与和沟通合作是学校发展与社区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也由此具有了鲜明的社区教育属性,并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相容共通、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合作以及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有序共享.而学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社区发展与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相应的组织制度建设乃是学校发挥其社区教育功能的几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5.
为孩子的快乐人生奠基,要做到"快乐"与"奠基"两者不可偏废。首先,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为孩子的将来奠定扎实的基础,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快乐,不能仅为今天的快乐而快乐;其次,要保证孩子这个为将来奠基的过程也是快乐的。确立了这样一个办学理念,那么如何让它转化成教师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学校工作中去,并达成这个目标呢?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结合部地区在实现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往往是超常规的、跳跃式地发展。农民的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对子女的期望与家庭教育水准,对学校的要求与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等,常常有明显的差距。如何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优化校外的育人环境,整合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力量 ?我们经过多年实践认为:把家长学校办到村里,建立家、村、校教育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是城郊结合部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村校合办家长学校符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社区特点。首先,城郊结合部地区以村为区域行政单位,村组织、村镇企业、家庭、学校、…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保康县两峪小学是一所乡镇级全寄宿制山区小学,下辖七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学生居住分散,学校服务半径20公里。学生在校寄宿后,就有了大把的时间,这大把的时间做什么,怎么做,就成了我们研究的课题。通过近五年的尝试,我们认为微量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课程,没有微量课程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开发、利用好微量课程,能使小学生全面、和谐、快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空中英语课堂"的开通、"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更是方便了广大农村学校、特别是一些英语教师贫乏的地区.那么,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快乐学英语呢?  相似文献   

19.
<正>"艺体2+1项目"是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刚刚跨进校门,如何让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呢?根据学生在幼儿园的基础以及国家体质测试项目,把跳绳作为学生要掌握的一项运动技能。由于一年级的要求和幼儿园的不同,如何让学生爱上跳绳、学会跳绳呢?通过这几年的尝试,有点心得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20.
李春生、康瑜在《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撰文指出,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向是从人文关怀出发对教育本真的追问。学校和社区作为教育过程实现的重要场所,在历经了三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二者隔离阶段,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附学校阶段,学校社区的合作阶段)后在终身学习思潮的推动下,继续走向对话与融合。本文通过对当前学校和社区关系的反思以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出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新走向。终身学习背景下学校和社区关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