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这是我国《“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发展目标。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訾斌教授从事刚柔耦合智能机器人理论、技术与装备研究多年,他认为机器人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机器人时代进程将被大大推进。  相似文献   

2.
杨玥 《科技新时代》2007,(5):114-115
提到机器人你会想到什么?是变形金刚里面“擎天柱”,还是憨态可掬的“机器狗”,抑或是电影《I Robot》里面的智能化程度极高的NS5?不过在这里我们要谈的不是那些极具科幻感的金属怪兽,而是网络上的虚拟机器人“小i”。  相似文献   

3.
什么都会做又好脾气的机器人米克罗比、有个百宝口袋爱吃红豆饼的机器猫小叮铛、可爱的机器娃娃阿拉蕾……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机器人形象,也都是漫画故事里的主人公。可是要是有哪个成年人提起它们,兴高采烈地讨论机器人的事,一定会被人笑幼稚,“生活中哪儿有啊,哄小孩子的东西也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4.
《世界发明》2005,(11):17
想要换一种更现代的方式来享受这项古老的运动吗?为什么不试试这些遥控的机器人球员?你可以用它们组成一支最多由7个机器人组成的球队,并为它们配上不同尺寸的“球鞋”让它们下场一试身手。在www.firebox.com上售价折合人民币290元。  相似文献   

5.
王鲲 《百科知识》2009,(15):15-16
自机器人诞生之初人类便一直存在着“机器人恐惧症”的想法,但机器人真的快征服地球了吗?真正伤脑筋的,是所谓的“人工智能”。但在担心机器人比人类聪明使人类失去存在的必要,或是机器人奴隶反抗人类主人之前,我们先要问的是,人工智能有可能吗?还是先来看看机器人的历史吧!  相似文献   

6.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自动化研究所主要进行机械制造装备创新设计技术、动静热及精度全面性能试验技术及机床、机器人、检测装备开发技术研究,同时应用自主知识产权进行创新产品开发,开发试验基地设在“陕西省机械制造装备重点实验室”、“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产品制造基地设在对口企业.所长为黄玉美教授,研究所有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高工7人,讲师2人;参加重大项目流动研究人员8人(教授4人);在研博士生18人、硕士生73人.  相似文献   

7.
目前 ,国内首创的微操作机器人 ,在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诞生。该产品的第三代样机被送到天津医科大学泌尿研究所用于转基因试验。据介绍 ,现代生物工程实验关键操作有两种 ,一是切割操作 ,另一种是注射操作 ,即向细胞内注射外源基因。常规使用的手动操作存在效率低、成功率低和对特殊培训人员依赖程度高等缺点。从 1 993年起 ,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就开始研制面向生物医学试验的微操作机器人及控制系统。 1 997年 ,他们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用于生物试验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 ,成功地进行了生物显微切割试验 ;1 999年 ,…  相似文献   

8.
洛阳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建设城市。随着“十大厂矿”的建成投产,国家陆续在洛阳建成了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航一集团第六一三研究所、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石油化工工程研究院、耐火材料研究院、轴承研究所、黎明化工研究院、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拖拉机研究所、矿山机械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第十设计研究院等12家部属科研院所,拥有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外国语学院等4所高校。如何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作用,为洛阳市各方面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如何履行桥梁纽带职责,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如何开展横向联系,加强工作交流与合作?一直是洛阳市科协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7月4日,浙江大学“ZJUNlict队”师生与足球机器人合影 7月4日,记者走进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探访日前在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中夺冠的“ZJUNlict队”。 6月30日,在荷兰埃因霍温落幕的2013年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水之队”获中型组冠军。而经过激烈角逐,浙江大学“ZJUNlict队”在点球大战中以7:6战胜老牌劲旅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小型组冠军、,浙江大学队还获得了小型仿人机器人组季军、、据介绍,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主要围绕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有关控制理论与智能系统、分析仪器与生物传感器、机器人、网络与可靠性技术等科学和技术问题展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面向国家目标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机器人是人类的好伙伴、好帮手。各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的机器人,不仅有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还有能上天下海的太空机器人和海底机器人。现在几乎任何领域都能见到机器人的身影,它们在为人类勤勤恳恳地服务着。目前,各国科学家在机器人的竞争方面主要集中在研制“小精灵”机器人,即微型智能机器人。  相似文献   

11.
可能在20年或30年后,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和人类做朋友了。“聊天机器人”、“家务机器人”、“伴侣机器人”将使人类的生活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12.
机器拾物器     
机器人制造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自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4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机器人的大脑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电脑。但是光有电脑发号施令还不行,还得给机器人装上“手”和“脚”。下面制作的这个硬纸板机器拾物器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机器手模型,可以用它特殊设计来拾起小东西。  相似文献   

13.
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把家务活交给听话又好使的机器人保姆干,那该多好啊。据联合国2004年10月20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到2007年末,家用机器人数量将会上涨6倍,将有410万家用机器人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左右手。由于人工智能、声音及图形识辨科技、无线电脑网络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家庭机器人更“自立”与互动,不再需要遥控。预计“清洁”、“迎宾”、“警卫”、“看护”、“轮椅”这5大领域的机器人将是我们的家庭保姆首选。清洁机器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清洁机器人是德国人制造的RC3000,这是一个只有50厘米长的小机器人,它可以在主人外出时独…  相似文献   

14.
广闻博见     
机器人首次在南极洲探险在经过了数月的“见习驾驶期”之后,名为“流浪者”的机器人终于在南极洲一处冰川覆盖的平原上单独行动了。这台机器人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的一项科研成果,该机器人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坚实装备来探测冰层中的岩石,寻找陨石。这次试验探险标志着人类首次使用独立的四轮机器人寻找坠落到地球上的地外物质。  相似文献   

15.
彭商贤,教授,博导。1950年考入南开大学,后毕业于天津大学并留校任教。历任天津大学智能机械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学术委员,《机械设计》、《机器人》杂志编委,全国高校机电自动化机器人研究会理事长,全国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常务委员,全国智能机器人学会常务理事,国家863智能机器人主题咨询专家、机器人装配专题专家等。于1982年在国内首批创建智能机器人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运动力学、装配机器人及其精度、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及技术、基于网络的遥操作移动机器人系统等。他先后承担了30余项国家科技攻关,863高技术,国家、市基金等项目。曾获“国家科技攻关荣誉证书”、“市级优秀教师”、政府特殊津贴、“国家863高技术自动化领域优秀工作者”、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专利等荣誉;曾被国家863高技术智能机器人主题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1996~2001年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其事迹被国内、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传记研究所录入名人录,被国家863智能机器人主题“迈向新世纪的中国机器人”著作编列为资深专家。发表论文70余篇,部分论文被[EI]和[SCI]收录。与人合译了《机床振动》、《现代经营管理与机器人》、《机械技术手册-机械零件》等国外理论著作,合著《金属工艺学-切削加工》、《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机械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等,多次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和“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奖”。  相似文献   

16.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自动化研究所主要进行机械制造装备创新设计技术、动静热及精度全面性能试验技术及机床、机器人、检测装备开发技术研究,同时应用自主知识产权进行创新产品开发,开发试验基地设在“陕西省机械制造装备重点实验室”、“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产品制造基地设在对口企业。  相似文献   

17.
正12年前,福克斯公司出品《机械公敌》时,机器人更多的只是科幻形象,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机器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随着电影《超能陆战队》的上演,很多人开始期待自己的生活里能有一个像大白一样的机器人陪伴着。日本智库野村综合研究所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调查计算机应用对日本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越来越被现代人们所重视。健康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健康?带着一些问题在上海,在正大生物科学研究院里我们见到了申英玉老师,说到“健康”与“健康管理”,申老师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时代正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君不见造型各异,将光、电、声、像集于一体的机器人已成了我们生产与生活中的最佳助手。从大海深处的“潜水员”到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从危险作业的矿井到抢险救灾现场;从护理老人小孩的家庭医生到擦玻璃的清洁工,从蝙蝠侠、机械恐龙等卡通形象到能歌善舞、喜欢踢球下棋的娱乐性人才,都离不开大显身手的机器人。 今天的机器人,不但能模仿人的动作,有类似人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人丰富的面部表情。在它们身上安装了超声波发射器,他们便会在行走中自动绕开障碍,这样他们就有资格照顾盲人;在它们身上装上数码摄像机和声纳,再配上麦克风和扬声器,他们便会观察和倾听周围环境,并能说出几种语言;在覆盖着橡胶的机械手上装上特别设计的传感器和控制程序,机械手就可以感知陌生物体表面的裂纹、突起和质地。机器人真神奇是不是? 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领域的巨大突破,使设计创造出智能机器人成为可能。如果把人类的智能基因植入机器人中,电脑与人脑实现了直接对接,机器人就有了智能。储存在人脑里的所有信息,都可复制并保存在机器人的大脑中,据此,若干年后很可能出现这样一番景象:机器人统治了整个地...  相似文献   

20.
说起机器人,大家心目中大概都是这类“人形”的东西,其实大部分机器人并“不像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最近研发的“机器人记者”,样子就像一辆四轮小板车。想像以下场景:在阿富汗山区,一名恐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