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任永斌 《贵州教育》2022,(10):36-38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中外历史纲要》成为本轮新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使用的新教材。相较于旧教材的专题史编撰体例,《中外历史纲要》不再使用模块的形式编写教材,而是使用通史体例编撰,这种编撰体例为教学实践中运用大单元教学方式提供了条件。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为例,以历史核心素养为主旨,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建设,国家教委在“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教育学教材改革实施计划,确立了教材改革的目标(编写《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制定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大纲”,编写一套系列教材,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任务和指导思想。近期又通过举办“《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高级研讨班”,围绕《纲要》编  相似文献   

3.
现行中师《文选和写作》(以下简称《文写》)教材,是将相同文体的文章编排在一起。构成一个单元,并以单元作为一个教学的综合单位。这种编排体例,对《文写》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如何分析处理教材?运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已成为教师《文写》课的教师极其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令人关注,是因为原来的以单篇课文为教学单位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行中师《文写》的以单元作为一个教学的综合单位的新教材、新体例的需要;以单元为一个教学的综合单位的单元教学教法,人们正在研究之中。一种具有模范性质的单元教学教法尚未为人们普遍接受,尚未出现。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将“比较法”运用于单元教学过程做了尝试,得出了“比较法”用于中师《文写》单元教学和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比较法是单元教学的一种恰当而成功的方法。现在就引入运用的理论和比较法具体的运用作肤浅的探讨,并以之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谁(2022年版)》提出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要求,数学实施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实施单元教学应认真研读《课标(2022年版)》对本单元的课程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从而准确制定单元教学目标;研读单元教材,明确单元教材的设计意图,有的放矢的组织课堂教学;研读本单元所承担的培养核心素养的任务,更好的实施核心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省《义务教育试行教学计划(第十五稿)》精神编写的《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指导纲要(送审稿)》(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有关教材也开始试行。我们纲要编订和教材的编写工作,充分吸取了现行大纲和教材的精华,并结合我省的教学实际,从国情和乡情出发,使之适应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并体现面向发达地区的农村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刊发于《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94年1期)的《比较法用于单元教学初探》拙文中,认为“现行中师《文写》以单元作为教学单位的教材体例,是由系统论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同一文体的系统化的体例,具有同中求异的特点,为比较法的运用提供了条件,决定了‘比较法’能够运用于现行中师的《文写》单元教学的教材”之中。 拙文只是对现行中师《文写》单元教材编写体例的指导思想及某种思想指导下编写的教材为比较法的运用‘作理论性的探讨。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如何进行教学实践呢?如何操作呢?现以中师《文选》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实践为例谈一下操作的过程。 这个单元是议论文单元(属议论文中的驳论)。含鲁迅先生的《文学和出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恩格斯的《论权威》,斯大林的《什么是列宁主义》,马南邨的《吴汉何尝杀妻》(属课外阅读课文)几篇典范的驳论文章。教学实践时,我按如下步骤操作: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统编版新教科书的推广和教学的不断深入,一线教师的总体感受是课程总体容量很大。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讲述从旧石器时代到秦汉间的长时段历史,但每节历史课只有40分钟。有限的时间和庞大的信息量形成了矛盾,这对教师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徐猷 《中学生物学》2011,27(2):61-62
教师围着教材自转,学生围着教师旋转,师生围着课堂公转,这个似乎百年不变的"教学原则"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如今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浙江省教育厅提出了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案例,就单元教学的前提——吃透教材和学情,教学的关键——融合统整、设计任务,教学的挑战——开发量表、落实评价,展开论述,给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本单元带来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单元目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实行有目标控制、以一个单元教材作为基本教学单位的整体教学。本文专门说说初中语文单元目标教学如何备课的问题。 (一)备课的基本要求 1.把握三点:(1)领会《大纲》精神,“纲”是教学的根本大法,是语文学科教、学、考、评的法规文件。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目张。《大纲》的要求就是定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省《义务教育试行教学计划》的总体思路,我们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义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改革以学科为中心,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和教材体系,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客观规律、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小学语文教材体系。 纲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主要出于这样一些考虑:  相似文献   

12.
初语一册第八单元是记叙文单元中的一个辅助单元,选了三篇文学作品(古白话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童话《皇帝的新装》、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这一单元在初语一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怎样它同初语二册教材又有什么联系? 这一单元以前的十五篇记叙文都是写真人真事的,而这一单元中的三篇文学作品所写的人和事,都是虚构的,都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选材组材上,这三篇文学作品充分印证了《记叙的顺序》中的有关知识。教学本单元,应该起到复习和  相似文献   

13.
一所谓单元教学,是以教材单元为基本单位、按单元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30年代初,夏尊、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开明书店1934年出版)率先在教材编写中把文选和语文知识构成一系列的单元,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大变革。这套课本供初中教学用,每学期一册,每册18课,一课其实是一个单元,每册都配置四项内容:(一)文话(文章知识);(二)文选(范文,一般是两篇);(三)文法或修辞(汉语知识);(四)习问。四者形成语文知识、文章范例、练习相互配合的统一整体。编者在《编辑大意》中说:“本书编辑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与国文课以科学性,一扫…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伊始,教育部确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明确将信息技术课程正式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为此,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组织有关教师和教研人员编写了广东省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一套3册)。本套教材编写体例灵活,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知识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性  相似文献   

15.
人以类聚 ,物以群分。在语文单元教学中 ,坚持类聚性原则 ,把某一方面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 ,不仅有利于教 ,也有利于学。现将本人近年来这方面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形成文字 ,就教于诸位同行。一、研究教材 ,把握教学单元在全册中的地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 )·语文》是根据教育部2 0 0 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实验修订稿 )》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实验修订版 )》的规定 ,遵照 1 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在两省一市进行实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实验本 )·语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教材为例,对新课程体系下初中物理教材的特色做简单的分析。一、教材的内容和编排形式完全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目标,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则提出了物理课程的具体改革理念。“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以《纲要》和《标准》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初中戏剧教学为何没有"戏"戏剧教学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长期受到冷落,一直处于被轻视的状态,甚至在很多学校是一种摆设。其原因主要有:1、比重太少。戏剧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比重偏少,一般一套教材只有一个戏剧单元。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戏剧作品不多,仅有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威尼斯商人(节选)》、《变脸(节选)》、《枣儿》和《音乐之声(节选)》等四篇。苏教版、语文版等所选戏剧作品的数量和篇目都差别不大,也是三四篇,只不过换成《茶馆(节选)》《陈毅市长(选场)》《一厘米》等罢了。也许是基于这样的入选数量,现在农村初中语文戏剧教学远远不够,甚至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几乎是空白。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利用教材打通课程与儿童的生活通道,上好每一堂品德与社会课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已逐步推行。为了更好地熟悉和推进新教材,宁波市举办新教材单元说课,是对新教材落地的有益尝试。通过观摩、分析和反思宁波市高中历史新教材单元说课,我们认为单元设计要具备三"大"特征,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教材带来的教学挑战:大观念"指路"、大概念"铺路"和大问题"引路"。  相似文献   

20.
<正>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分上下册,除去活动课,共有52课,一方面总体容量偏大,知识点密度高,概念多理论性强,叙述过于浓缩;另一方面,教学课时有限,学生水平又参差不齐,目标要求与学生实际能力之间有差别。这些矛盾的存在,要求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厘清概念、揭示联系、明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