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忠 《小学生》2011,(6):63-63
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相似文献   

3.
信息科技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1.教师需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信息通道通畅意识。即自己通过言语、声调、姿势、板书、表情等手段向学生发出的信息能否为学生明白、接受。要具有这种意识,教师应在发出各种信息的同时,意识到自己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段在发出信息。这里有两条信息反馈通道:一条是自己对自己信息发出后的反馈,一条是从对象的信息里得到的反馈。 二、学生做的意识。即要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一步去完成学习中的各个步骤。学生能做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做,暂时不能做的,也应为学生创造条件,而不应由教师包办代替。 三,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有一个正确评价的意识。教师应训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意识进行评价和有意无意进行强化的意识。即训练学生能把自己做为一个客体来对待的意识。为了强化学  相似文献   

6.
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涂金辉 《吉林教育》2006,(10):26-27
传统教育中,教师扮演的往往是权威、主导角色,而学生则处于服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敏捷、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使教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树立生本意识,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方面,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继续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教学为代表的信息教学根据其教学特点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运用自主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依托现代教学理念,突出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的特点,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课堂教学倡导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唱主角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淡化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角意识,动摇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固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同时也要考虑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浪潮正冲击着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这就要求本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学法组织,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会用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教师围绕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够让学科教学产生更多亮点。教学生成随时可能出现,教师要有信息捕捉意识,科学处理生成资源,积极调整教学进程,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学习体验,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幼儿师范的舞蹈教学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创造性活动,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是外因,学生自身是内因,但教师这一外部条件却是关键因素,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要贯穿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把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相似文献   

16.
孙丽梅 《成才之路》2010,(26):55-55
教师的设问艺术是培育广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得力举措。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有效输出正确、全面的知识信息,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要改变传统语阅读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读和悟的弊端,应以探究性阅读为本,强化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需要教师和学生增强创新意识,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8.
这里讲的主体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的思想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要素有机整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路人,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能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能不能把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课堂教学论》第55页)然而.在日前的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其根本原闪是教师缺乏主体意识。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我们认为。教师要牢同树立主体意识。并把这种意识真正地转化为教师自身内在的需要.继而形成日常的教学行为.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证明,传统技能培训式课堂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要求,教师要做的是有效地引导,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0.
信息提取是学生在阅读中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学生提取信息速度的快慢及提取信息的准确与否,与其阅读质量密切相关。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信息感知、信息意识、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评价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