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一般而论,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课题,并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校心理教育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学校心理教育系统的构建新疆师范大学孟凡丽心理教育(也称心理辅导)是按一定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构建现代学校心理教育系统,是实施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乃至全面素质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心理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实施心理教育,而实施心理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心理教育能力。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揭示心理教育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探讨心理教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王彬 《教书育人》2001,(16):34-36
所谓“心育”即心理素质教育。它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培养、完善受教育者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要求将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这一轨道上来,并明确强调,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然而,在今天的教育中,心理素质教育尚未被摆在应有的位置上。人们往往过于强调了教育为经济服务的一面,而忽视了教育使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另一面,其结果是造成目前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且心理素质问题已发展成为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一种心理能力。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心理教育即是幸福教育,更确切地说,心理教育是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其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的教育。一、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高中阶段作为青年阶段的开始,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不平衡性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教育是心理教育的核心内容,现有的心理课和心理咨询方式不能解决心理素质教育问题,而实践活动却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真正实现心理教育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入心理素质教育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渗入心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把心理教育列入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老师心理素质,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心理教育原则,建立愉快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实施心理教育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任务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排除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心理教育必须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实施心理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心理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主要包括:教会学生能对自我心态进行有效调控;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耐受能力;学会心理保健,培养良好的心理生活习惯;塑造健全的性格品质,优化心理素质结构,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会产生一系列心理矛盾,其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与受教育者主体的接受心理之间的矛盾是该过程基本的心理矛盾。各种矛盾的运动和发展都是有其规律可循的。不论是在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发展方面,还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互动的过程中,都有众多的心理规律。其基本心理规律可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必须适合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渗入心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把心理教育列入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老师心理素质,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心理教育原则,建立愉快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人们都把“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给予专门强调。在国外, 50年代就已着手实施心理教育,到 70年代人本主义畅行后,“心理教育”更被视为中小学教育的重点课程。   心理教育的涵义   对心理教育及其任务存在多种解说。目前普遍可以接受的看法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心理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教育。   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各说不一,基本统一的大致有几条:第一,认知正常。能基本符合实际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客观事物,正常评价外界,恰…  相似文献   

16.
心理教育对于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在调查分析中发现中学生中存在许多不正确的心理,如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等等,下面笔者就以学生中存在较普遍的逆反、自卑、嫉妒三种错误心理为例谈谈这几种错误心理的成因及矫正的对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为心理素质教育或心理卫生教育。它是教育者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科学的、系统的育心工程。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心理健康,完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教育引起个体行为变化,个体的心理素质起到中介和过滤作用。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是制约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因素和性格因素,影响智育效果;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制约德育的实现。无论知识接受转化为智能的智育.还是道德情操养成的德育,都是教育受体的个体心理内化与外显的结果。心理素质教育和良好素质结构的完形,是教育效果最佳实现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当前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涉及到如何才能对学生做一种深层的品质培养,这实质是要求心理教育的介入。教育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文化养料,只有通过个体心理机制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到人格特质中。心理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由于心理教育充分重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为美育潜移默化的方式找到了支点和途径。语文美育作为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强化与促进心理教育的功能效应。   语文美育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系统,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是语文美育中的心理学因素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0.
本通过对心理素质的讨论,定义了什么是教学心理素质教育以及它包括的四个方面:学习心理的培养,最佳心态的培养,耐性的培养,自我 修养的培养,在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指出从奇,知,思,议四个方面入手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本的最后还提出了解决在数学心理素质教育中解决几种心理负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