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扩展的生产函数作为分析的框架,构建了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分析模型.利用中国25个省市区1981~2000年的GDP及其构成数据、劳动力投入数据、商品出口以及它们的派生数据所构成的截面数据,计算分析了中国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变化对区域增长的作用情况.对模型的估计发现:(1)不仅区域资本、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对区域增长的作用是积极的,而且区域出口的增长对区域增长的作用也是积极的.其中,以资本投入增长对区域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大;其次是劳动力增长的作用;再次是出口增长的作用.(2)区域出口波动对区域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且这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谈金融危机背景下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对确保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投资和消费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两大要素,长期以来,消费需求不足已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消费对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不能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应适当提高消费率。政府应适当增加低收入者和农民的收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找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了解增长动力的演变规律,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解析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动态变化;同时运用DEA方法,从要素供给角度分析中国各地区劳动、资本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合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角度,探讨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特征和问题.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来源由前期的消费转变为出口后,近年来又转变为投资,而资本要素一直是中国各省市增长的主要要素驱动力.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投资主导阶段,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伴随着效率下降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1990~2009年黔川桂三省各自三大需求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三省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消费对三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降低,但对贵州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仍十分显著;投资对三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提高,并已成为三省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从经济增长方式上看,贵州已由消费主导型变为消费、投资并重的方式;四川由消费驱动为主、投资驱动为辅变为投资驱动为主、消费驱动为辅的方式;广西也由消费主导型变为投资驱动为主、消费驱动为辅的方式。另外,出口对三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将技术创新分解为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成果三个层面,采用1997—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和 C—D 函数,对技术创新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已十分明显,但其地位尚不牢固,投资和要素驱动仍是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技术创新人才和投入是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技术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显著。因此,应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进和培育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重庆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6.
在要素区际流动性不断增强背景下,自然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趋于减弱,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区间增长传递的重要因素。将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纳入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区域市场规模和创新外部性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应建立和完善城市群主导的空间治理体系,强化区际创新溢出效应,提高区域空间关联网络化程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分解方法对经典的Cobb-Dauglas生产函数变型,取得可以度量投入要素变化对经济影响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1990年以来长春市的数据,分析了各次产业中投入要素的经济效应。比如,第一产业劳动投入虽然具有规模效应,但会降低投入要素效率。而第一产业资本投入具有负的规模效应,但能提高投入要素效率。由此看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加强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机械化程度等手段来有效促进第一产业的投入要素效率,这些政策都将引导长春市的经济走上良性增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的增长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来拉动。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日本经济正在调整,必然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出现波动,能否保持强势还有待观察,俄罗斯经济仍处在不稳定之中。整个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世界经济特别是国际金融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周边国家货币贬值效应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压力进一步增  相似文献   

9.
选取安徽省1990-2006年数据,以进口、出口和FDI作为对外开放的替代变量,并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了对外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实证检验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的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安徽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传递的,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贡献较小,目前安徽省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由要素投入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中的消费拉动悖论及其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必须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入手。本文认为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的现实与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数据的结论出现背离,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悖论。求解悖论的关键是在增大消费需求的常规思路基础上,创新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提出通过降低投资与净出口以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与风险,从而提高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率,增强消费需求拉动的资金及产业支持,达到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协调拉动。  相似文献   

11.
以往学者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时,通常将用索洛增长核算模型测算得到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简单加总取均值,忽略了各个地区占整个区域或国家的比重。基于收入函数相关理论,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时,应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加权处理;从决策单元、子集和总集的层面对索洛增长核算模型进行改进,得到进行加权处理(权重即地区总产出占整个区域或国家总产出的比重)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根据改进后的索洛增长核算模型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算结果较改进前GDP增长率有了一定的提高;而对于西部地区,改进前显著低估了劳动贡献率和TFP贡献率,但却较大程度地高估了资本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利用信息熵和塞尔指数对京津冀都市圈1993~2003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西北张承地区与京津唐地区之间的差距。引起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制造业部门持续向沿海地区集中,扩大了中国的区域差异. 从NEG视角,提出以下理论假设:市场潜力的区域差异是改革开放时期促使区域之间的不均衡经济增长、尤其是制造业不均衡增长的重要因素.选择了1978~2006年的panel数据以验证理论假设.分析结果表明,市场潜力和制造业总产出具有协整关系.市场通达性在解释制造业空间不均衡时是统计显著的.因此,市场通达性能够促进制造业部门增长的空间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在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文章采用教育年限法推算出云南省历年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利用1979-2004年的经济数据分析了劳动力数量与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这说明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云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06 2008年我国体育产业统计资料,在对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数分解法研究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总体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体育产业的各行业劳动生产率也基本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在2008年有所下降,甚至有的行业出现了负增长;资本深化是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体育产业的劳动力配置结构未能促进生产率增长;我国体育产业各个行业间的关联性差,制约着生产率的增长.并提出保持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1999—2009年在中国A股市场首次发行上市的IPO公司的经验数据,从事后分析的角度研究公司上市之后融资约束与劳动力雇佣增加及公司业绩成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缓解IPO公司的融资约束,能够促进公司上市后增加劳动力雇佣;IPO公司加大对劳动力资本的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其上市后的会计绩效和基于市场表现的公司业绩。因此,大力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上市公司扩大对雇佣劳动力资本的投入,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提高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17.
物质流分析是制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政策、克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的重要工具。利用统计学、主成分分析和超效率 DEA 分析等方法,对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物质投入存在明显的有规律的省际和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间的差异尤其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有人口密度、人均物质资源蓄积存量、人均 GDP、产业结构、R&D 投入及矿产资源禀赋强度等,社会经济综合成分、二产比重及人口密度二维成分和资源禀赋单成分是解释其大部分差异的三个主成分;天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新疆等省市区的相对物质综合利用效率大于1;根据物质投入强度和物质利用效率,31个省市区可划分为四个类别。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国际化并最终成为世界通用的国际货币,是中国经济实力从区域到全球范围不断强大的必然结果。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加大参与国际贸易结算、资本项目投资和作为国家财富储备数量的重要前提,是中国经济实力继续快速发展最强有力的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