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南朝宋刘义庆及其门客撰,是一部笔记小说集,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逸事。《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比较突出,它善于用素描式的笔法勾勒人物,揭示人物个性。鲁迅曾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的体制多为零章断简,文章短小精悍,并且它以史笔为法,旨在记载现实的人和事,同今天的新闻写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世说新语》的短文章之所以能写得引人入胜,经久不衰,首先贵在简约,简约在下笔之先,也就是谋篇布局的技巧。例如《阮光禄焚车》篇: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用了大量文学艺术的编纂材料的方法,对后世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以《世说新语》的编撰问题为主要内容,探究了刘义庆主编的《世说新语》编撰形式,并研究了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小说的萌芽阶段出现的《世说新语》,不仅展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哲学、宗教、文学以及士人之生活风貌、心理状态等社会诸多方面的状况,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个美的人物形象。本文着重探讨《世说新语》中的人物之美。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作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简笔勾勒,形神兼备。聚焦《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对于饱学之士抱有肯定和赞扬的基础上,它为我们刻画出了风流倜傥,超然脱俗,同时又胸怀天下的文人形象,集中体现了人文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是一部有影响的笔记小说.本文从刘义庆的经历和交游、《世说新语》的内容、社会风气等方面分析其成书过程,得出《世说新语》既成于众手.又主编负责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人物消息,是以消息形式报道新闻人物,反映某个特定人物的思想和事迹的新闻体裁,同样具备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结构特征。它是新闻载体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采写人物消息应注意把握住下面几种技巧:一、一人一事法。一人一事的写法,在我国的史书和古典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就是通过一件事情来写一个人的。此种写法最大优势在于主题集中。篇幅短小,给人印象深刻。运用此法采写人物新闻,不一定  相似文献   

7.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16):66-66
《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余世存2005年3月定价:28元编者余世存采用《世说新语》式的体裁,记录了从晚清到民国,再至新中国成立后这段历史时期大量历史人物的奇闻逸事,包括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同治重臣;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先锋等。  相似文献   

8.
日本尊经阁文库所藏宋本《世说新语》,首尾钤有“睢阳王氏”藏印,本文考证其为宋代商丘藏书家王洙之后裔,借此考察了该本在中日两国的流传情况.论文复从避讳及刻工入手,钩稽相关文献史料,并对尊本《世说新语》及所附汪藻《叙录》的刊印地区和时间,作出了最新探考.最后,论文还梳理了董弅与汪藻之间的交游关系,指出汪氏《叙录》对于董弅校刻《世说新语》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从新闻学视角探讨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世说新语》,从该书的史学性质入手,本着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论述,进而从思想和艺术方面简要分析该书的新闻价值。《世说新语》的史书性质梳理史学家钱穆把史学分为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处于萌芽阶段,当时大量记述的是神灵鬼怪的志怪小说,少数记人事的小说如《世说新语》,则多记上层人士的谈吐和轶事。这些小说,大抵篇幅短小,文笔简约,缺少具体的描绘。到唐代传奇产生.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唐代传奇内容除部分记述神灵鬼怪外,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面较过去更为广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曾为20世纪初的文学史研究者忽视,到鲁迅、刘大杰等人始引起关注。其研究的领域也由单一的文学艺术价值的探讨逐渐转向多元的哲学思想、社会文化、士人心态等方面的挖掘。宁稼雨教授的新著《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着眼于新的角度,对《世说新语》中表现出来的东汉季年至南朝初期的士人精神风貌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浩浩洪流中,《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是一部出类拔萃的杰作。它饮誉今古,蜚声海外,目前已成为一个国际性很强的研究课题。本文即是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成的。一由于晋宋时代的文献资料所存无多,因而《世说》的许多基本问题至今仍然使研究者深感困惑,如它的作者、成书时间与过  相似文献   

13.
边让见袁阆原型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真相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关涉边让的史料甚少,故今难以确知其见袁阆原型故事的究竟,但依据《世说新语.言语》首条所提供的事实与线索,并结合当时的背景、边让的生平事迹及对《世说新语》作综合的考察,尚可推知:边让见袁阆原型故事或当发生在光和元年至三年间,即其年龄约在27—29岁;原型故事的真相则关涉边让一次追求仕进失败的政治人生活动。对原型故事发生时间及真相的探讨,将为研究《世说》"言语"门首条的深层创作动因及其叙事意义,提供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刘义庆(403——444年) 鲁迅写过《选本》一文,从文学史研究的角度衡量了选本的作用,对于选本的好处和缺点均有正确的说明。文中说道:“至今仍存、影响也最广大者,我以为一部是《世说新语》,一部就是《文选》。”《世说新语》编纂者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是南朝宋武帝刘裕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第十《规箴》:“郗太尉晚节好谈,既雅非所经,而甚矜之。后朝觐,以王丞相末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王公知其意,每引它言。临还镇,故命驾诣丞相。丞相翘须厉色,上坐便言:‘方当乖别,必欲言其所见。’意满口重,辞殊不流。王公摄其次曰:‘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复谈。’郗遂大,冰衿而出,不得一言。”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注曰:“‘冰衿’不可解,余初疑‘冰’为‘’字之误。乃观唐写本,则作‘冰矜’,点画分明,其疑始解。盖郗公不善言辞,故瞑怒之余,惟觉其颜色冷若冰霜…  相似文献   

16.
在近年来书史和阅读史的全新研究趋势下,文章拟以《世说新语》中的阅读文化史料为切入点,浅析其在阅读载体、阅读行为和阅读内涵等方面所保存的文化细节和背后意味,简述了"清谈"这一文化符号体系的流变和异化,进而展现《世说新语》在当代书史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哈佛所藏《世说笺本》1826年日本刻本和哈佛、韩国所藏《世说新语补》1586年刊本是配套的训诂书,前者为笺注本,后者为被笺本。从文本内容看,《世说新语补》和《世说笺本》均具有较好的文学价值。《世说笺本》不仅有与传统训诂一致之处,如以释词为核心,也注重解释单字,也解释句意、段意、语法、修辞、文体等。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个性,即两用史注之法。征引训释成果时,除了采纳中国学者旧注之外,也精采日本学者的训释成说,显示出其作为日籍著述的域外特点。打破了传统训诂不引文学评点的惯例,在其广征史籍、中日、传统小学文献的同时,也精简录入并注解文学评点,甚至自身也加入文学评注。  相似文献   

18.
孟蕊 《声屏世界》2004,(7):20-21
财经界成功人士的创业传奇、经营谋略、成功素质和人格魅力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近年来各级电视台纷纷推出财经人物访谈节目,中央电视台有《对话》,京、津、沪电视台则有《财智人物》《时代智商》和《财经人物》:很多城市电视台也不甘落后,如深圳电视台有《财富大家》,大连电视台有《第一访谈》等等。但是这些节目无论是从嘉宾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以其独有的精神人格魅力,享誉古今。但人们往往忽略了该书形式体例与其精神人格魅力的关系。作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最大的形式特征就是以类相从的体制。那么,该书各个门类的类目名称有多少是沿袭古人,有多少是编者独创?独创者表达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和编者的何种匠心?沿袭者又与传统名称的内涵外延有何变异?以上二者与该书"新语"的  相似文献   

20.
去年年底,看到消息说中华书局重新印行了余嘉锡先生的著作集,一套四种,包括《四库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笺疏》、《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余嘉锡论学杂著》,令人欣喜。市面上尽管已经有不少余先生著作的版本,但我还是看重中华的版本。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