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大量优秀的小说可以作为史料使用。在使用小说作为史料时,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文史互证,二是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是作者生活的时代,而不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有些小说,经过仔细分析,可以作为史料使用.小说中虚构的故事虽无个性的真实,但有通性的真实.本文从五个方面说明小说的史料价值: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全貌或一部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折射出真实的历史事件;觇人情而征人心;提供具体细节.  相似文献   

3.
要正确理解小说人物,就必须注重审视作家创作与时代、与生活的内在衔接。 小说是生活的映象,是时代的记录。一部小说的审美价值,就在于艺术地浓缩时代变迁的规律,准确观照历史发展的轨迹。毛泽东主张把《红楼梦》作为历史来读,从特定的视角来看,正是强调的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4.
吴迪 《华章》2011,(18)
平安时期被称为是古代日本文学的全盛时期,通过对日本史料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在日本平安时代的撮关政治背景下,女性作家以道长全盛时期奢华的后宫生活为背景,创作了大量的日记、随笔和小说,出现了女性假名文学的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5.
马德清作为彝族的一位当代小说家,其创作的艺术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其长篇小说《厚墙裂痕》,不仅在史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彝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的民族志资料,而且从小说语言、叙述姿态和小说结构三个方面凸显出其创作与生活同构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中华文学基金会2013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之一,青年批评家晏杰雄的专著《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最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者将宏观把握与作品细读相结合,为当下文学创作提供了一部史料性与前瞻性兼具的理论文本。作者指出,当下是长篇"好小说"与"好看小说"能够高度同一的时代,正因为先有了"好看小说",他才真正做到发自内心地"看好小说"。这是一份热忱,又暗含了动力寻找的过程。他细细梳理当代文学的趋  相似文献   

7.
俞露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593-594
作为研究荷马时代希腊史的唯一文献资料,荷马史诗不仅具有史料的价值,而且叙述了古代希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可称得上是古代希腊人的神圣的权威作品,同时也是我们了解荷马时代希腊社会的必读之物。  相似文献   

8.
《烟壶》是著名作家邓友梅京味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乌世保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主要人物,在他的性格中既有传统旗人生活给他留下的烙印,同时作家又赋予了他新的时代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真正有意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家,作者通过对那个时代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运用熟悉的艺术样式,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生活。这是一面历史的镜子,作为小说创作,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而作者真实准确地塑造了生活在一个矛盾冲突非常关键的时代的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矛盾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日韩三国都有反映“万历朝鲜战争”的小说。这些小说对“万历朝鲜战争”的描述有同有异。首先各国小说都描写了战争的性质、爆发原因和结局,但是对战争的理解有所不同。小说作者都立足于本国的立场,基于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观点去描述这场战争。因此,这类小说不可避免带有政治性和时代局限性。比较分析中日韩三国的相关小说,揭示中日韩三国对“万历朝鲜战争”的主流认识与态度,并提出此类小说的文学价值和史料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傅斯年先生在1920年提出“史学即史料学”的观点。他主张研究历史要动手动脚找材料,历史学要进步须扩展史料范围,采用新工具,这无疑对史学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但他又认为对史料的处理只须“把材料整理好”,“事实自然明了”,“反对疏通”,并说史学只是纯粹的学术,“没有一般的用处”。然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史料只是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而现实功能才是历史学得以存在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研究相关历史的重要史料,从该回忆录的第一卷来看,其具有回忆录在史料方面通常具备的特点、价值和缺陷。为了在历史研究中更好地利用回忆录提供的史料,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回忆录在史料方面的特点、价值和缺陷。  相似文献   

13.
从事史学研究时,面对史料不足的情况,在没有确凿而充分的证据之前,应该不轻易否定前人的结论.而应该抱着理性的态度,尊重前人的成果。在可信与不可信之间,宁取前者。过分疑古与个人的性格、经历、思想倾向和治学方法都有一定关系。疑古主义学者在学术上起过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其在某些方面确也有过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史记》是对古代历史的一大总结。它首创纪传体,便可不朽。其为著,详占资料,开以金石作史料之先河。这种方法,实旷古所未有。《史记》绝大部分为研究西汉以前所必需之资料,且司马迁具有远大并进步之历史见识,故虽成于汉代之书,若论其价值则不惟空前,即后世之作亦鲜有能与之匹配者!《史记》多奏不谐之音,统治者对其多有不满。不过,正统人士一方面认定《史记》"是非颇缪于圣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迁有良史之才,其书乃实录一部——光从此义就有深入研究《史记》之必要。尤其是司马迁之精神,更应是今日为学者之楷模。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汉字构形的史料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特别是古汉字中象形、象意字)构形本身就是很珍贵的史料:从中既可反照、印证众多文献的正伪;又可补充现存史料的不足;还能进一步发掘其中所含民族心理、习俗等文化内蕴,从而更深入认识这些文化现象。以甲骨文、金文、小篆有关字的构形为材料,从文化学的角度挖掘其中蕴藏的深层文化、历史等内涵,同时征引传世文献、出土文物加以证明;又,对楷书字形,则用溯源明流法进行科学的探求。通过对3个甲骨文、4个金文及小篆、2个楷书构形的剖析,将语言文字学、史学、文化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中小学教材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中小学教材改革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民初教育改革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历史使命。随着历史的发展,教材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白话文教材法定性地位的确立,标志着中小学教材由近代向现代的根本性转变,使教材内容与形式获得了内在和谐,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普及。  相似文献   

17.
《三国志演义》与《东周列国志》是虚实结合和羽翼信史的典型代表,但学术界很少对两部小说作比较研究,尤其忽视对《东周列国志》的研究,这与其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很不相称。通过素材与模仿、史实与虚构、艺术结构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三国志演义》的素材不仅来源于三国史料,也接受了列国故事的影响;冯梦龙辑演《东周列国志》,虽然仿效《三国志演义》的表现手法,但整体上仅仅是对历史材料作艺术处理,限于“信史”的创作观和历史素材的特点,致使结构松散。  相似文献   

18.
苗族口述史歌是苗族历史文化在民间口头传承中的折射反映。对黔南苗族口述史歌进行介绍分析,认为在翻译整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其史料价值、民族学价值、民俗学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比较研究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法在历史科学研究中被普遍采用。没有比较,就不能有鉴别。历史科学的研究非常注重史料的鉴别。因此,我们要利用史料研究问题,就得先鉴别史料的真伪。要鉴别史料,就得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史料的可靠度,才能得到准确而重要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史研究当然要搜集材料,但史料并不是史学,最后赋予史料以生命的或者使史料成为教育史学的,是要靠教育史家的思想。任何一种教育史叙述或解说,不可避免地是根据某种哲学的前提假设出发的。本文试图从教育史研究前提假设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