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到目前为止,文化背景知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杂学,是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特点的一些基本常识。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它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它一般应与实践课同步进行,而不能脱离实践另搞一套。因此,我认为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语言深深扎根于文化这块土壤,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应系统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文化。文章以一次调查为依据,论证英语语言教学中,尤其是英语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内涵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引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真正掌握英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精读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集语言、文学、文化背景知识与一体,也是英语专业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对精读课大教学进行探讨和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非常大的实际意义。本文根据精读英语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探讨分析精读课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只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外语教学只传授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在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有必要导入文化背景知识。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呢?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5.
外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习,且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差异,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很好地掌握并熟练地对其加以应用,这就要求我们这门语言所变现出来的社会文化背景多加了解,而且可以把它结合运用到学习中。通常我们为了交流才去学习一门语言,因此对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性要多加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门语言并将其运用起来,把语言的枢纽作用发扬光大。所以,要想将英语流畅专业的表达出来,并且在和日本人交流中得体,就要深入的必了解日本文化背景以及传统的风俗习性,老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对这方面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6.
英语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输出水平体现着输入质量的高低。大学精读课作为一门语言输入与输出并重的主干课,在传授英语知识和训练英语技能方面有着其他专业课无法取代的优势。加强精读课中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及语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英语是一门工具课,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教师上课讲解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根据英语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基卒技能。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交际,因此,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吴丹 《考试周刊》2012,(70):113-113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它与其他学科不同,需要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而复习课恰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因此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如何提高英语复习课的效率,就成了老师们一直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习一门语言和运用一门语言都离不开对其文化的深入了解。因此,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学生应学会运用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以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为前提。因而,寓文化背景知识传授于英语教学中是我们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隔阂、障碍、误解也随之在交际中不断突出,而单纯学习他国的语言知识不了解该国家的文化,是无法很好地进行交际的.我们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应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如果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缺少英语的应用能力,会造成交际的失误.因此,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载体,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孤立存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摒弃传统教学中重语言基础知识传授,轻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分析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可从习语、宗教文化、社交文化、历史文化、政治文化、民族心理和民俗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专业泛读课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实践课,它的教学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是一种复杂的双边活动.采取交际法与传统法相结合,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专业泛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以写导读的做法,是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阅读的要求,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越来越被重视了.忽视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高校英语教学培养目的的实现,限制了学生的语言学习.本文从语言教学的目的出发,以语言和语言交流两个大方面讨论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作为英语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在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必须经过一定数量的语言实践,才能真正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作为学生,特别是居住在比较偏远地区的学生,很难有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对话的机会.因此,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营造英语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机会.本人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尽可能多地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在新授语言知识时,营造英语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对SEFC Book 1 B Unit 22 Lesson 86 Britain and Ireland一课的教学体会,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语言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和不同性别的人们用来相互交流的一种工具。因此,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中国的语言学习者来说,英语的学习尤为重要。在如何教或学好英语的研究中,文化被认为是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语的教学速度和不同的学习群体最终所能达到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8.
<正>英语既是一门活的语言,又是枯燥无味的语言。它是一门交际工具,也是一门实践技用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大量地反复地模仿,训练运用。这就是英语的特点。尽管英语教学在农村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无疑都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一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得枯燥乏味,两极分化严重,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这一科的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传授应具有语言知识传授同样重要的地位,在传授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并且注重比较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卉 《中学文科》2006,(6):15-16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而课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传授英语知识和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手段,必须把学生置于语言运用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真正掌握英语。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文教学应进行整体教学法,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