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每次读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我都会被深深地感动,总禁不住潸然泪下。我一直在想,老舍笔下的母亲,不就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农村妇女吗?是什么原因让我每读此文便如此动情?思来想去,惟有两个字——真情。《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正是老舍的真,深深地打动了我,想必也深深地打动了众多的读者。老舍是一位动人的“真者”。作为儿子,他在用真心深情地回忆自己的母亲。事不须大,惟需有真。多少年过去了,他还那么分明地想着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母亲是如何为自己筹备上学的资金。那时,母亲是“作了半个月的难,含泪…  相似文献   

2.
老舍与北京     
张书迎 《招生考试通讯》2006,(10):I0003-I0003
文章先介绍老舍的作品,再介绍老舍其人。介绍老舍作品,突出其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不论是人情风俗,还是景物地貌,处处表现其中鲜明的“北京的符号”;介绍老舍其人,着重于其人生阅历和对北京的热爱之情,而这正是他能写出具有鲜明“北京符号”的作品的主要原因。二者相辅相成,很好地扣住了文题,深化了主题。 值得指出的是,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与他熟读老舍先生的大量作品是分不开的,文章对老舍作品语段的引用,无论是用自己语言转述,还是直接引述,都恰到好处,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丰富了其思想内容。阅读和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昝莹秋 《中国德育》2007,2(10):54-55
读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我感动于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眷爱。作为母亲,揣着一颗殷切的心,带着对教师无比的信任,而且是“以自己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的,将她的“欢欣诚实又颖悟的男孩”交给了学校,交给了教育。她直言不讳地追问教师:“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各种方式的知识的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  相似文献   

4.
教训怎么买     
庄越 《上海教育》2009,(11):62-62
我是一个母亲,同时也是一个教师。所以比其他母亲更能理解教师,却也觉得教育自己的孩子比其他母亲更难。儿子在学校遇到的许多问题,我常常很难单纯地站在母亲或者教师的立场上,回答他问出的“为什么”。更多的时候,为了让儿子更适应学校的文化与制度,我选择了与他的老师一个鼻孔出气。  相似文献   

5.
老舍,1899年出生于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的一个贫困家庭。母亲在41岁的时候生下了他,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在老舍一岁半的时候,阵亡在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巷战中。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母亲柔弱的双肩是怎样支撑的呢?老舍笔下的母亲,虽然不识字,却是他遇到的“真正的老师”,因为她给老舍的是“生命的教育”。沿着这条线索,老舍塑造了一个感人的母亲形象。母亲勤劳朴实而且做事总是那么仔细认真。母亲帮人家洗衣服挣钱养家,手常年浸泡在水里,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简单的一句话,一个不断在搓洗衣服的母亲的身影就如在眼前。这  相似文献   

6.
任何优秀的作家,不管他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的还是忧郁的,都热爱自己的故乡,甚至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着特别的依恋。因为他的心扎根在那里,所以在其作品中总是扩散着乡土气息。作家老舍的作品,乡情特别浓烈,而其乡情又和他的个性熔铸起来形成自己的特点。所以老舍说:“我之爱北平也近乎爱自己的母亲。”这决非随便说的。  相似文献   

7.
签名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以其生活节俭、治学严谨、文风朴实而赢得广大群众的尊敬和爱戴。然而,这位艺术大师无论何时何地也忘不了自己的母亲对他一生的影响。他常对人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他接触过不下20位教师,其中有给他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他的真正的老师还是他的母亲。尽管母亲不识字,可把性格传给了他,给了他生命的教育。老舍的一生是艰苦的。父亲早年抗击八国联军阵亡。那时他才一岁半。他是靠母亲给人洗衣服和缝缝补补带大的。老舍的母亲很爱花。她的小院里  相似文献   

9.
签名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  相似文献   

10.
母爱如根     
梁丽 《中国德育》2013,(20):78-79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里这样写道:“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这句话引起我很多的联想。有时自己仿佛也像瓶子里的插花,虽也在迅速地成长着,但总有一种没有根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4月2日晴读了《爸爸妈妈辛苦啦》这篇文章后,老舍孝敬母亲和邓小平爷爷孝敬继母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老舍把妈妈的辛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说:"母亲是我刻骨铭心的真正的教师,她传给我做人的性格和习惯。"我们也应该像老舍一样,知道心疼自己的父母,感激自己的父母,他们一直在教我们做事,教我们做人。邓小平爷爷希望继母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就把老人接到身边。还抽时间做老人喜欢吃的川菜,陪着老人聊天。我也想,在妈妈孤单的时候,陪着妈妈聊天;在爸  相似文献   

12.
老舍是民间社会的代言人,这样一种叙述身份确立了老舍的写作立场和写作姿态,因之而产生的贯穿于老舍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那种贫民视点使得他的小说不仅仅具有了一种浓郁的“平民精神”,而且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其与“底层”人民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相融一致的“平等感”。也正是由于这种贫民视点,使得老舍能从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文化的热潮中脱颖而出。造就了老舍小说独树一帜的文化批判性。  相似文献   

13.
我在报上看到这样一段对话:男孩:“妈妈,没人跟我玩。”母亲:“自己玩,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小男孩看母亲不理他,自己跑进房间打开了电视。过了一会儿,小男孩又跑出来,他蹲在妈妈旁边看她刷刷洗洗。过了一会儿,男孩又说了:“妈妈,没人跟我玩。”母亲:“你老说没人跟你玩,而我忙都忙不过来。”母亲继续忙自己的。小男孩又站起来进了房间,但没过多久,他又出来了。就这样,小男孩走进走出……看了之后心里很有感触,因为女儿也经常为没有玩伴而烦恼,她经常不知所措地问我:“妈妈,我现在可以干什么?”我也很困惑,我们该做什么?鸽子妈妈没有同伴玩是…  相似文献   

14.
杨开秀 《课外阅读》2011,(6):246-246
我们学校有一位教师,可以说集各种荣誉于一身,领导欣赏他,同事佩服他,本学年学校领导安排我和他教一个班(六年级),他是班主任,我是副班主任,他教语文,我教数学,我感到荣幸之极,俗话说,和“英雄”站在一起,自己也“英雄”了,和“优秀”教师在一起,自己也“优秀”了,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态踏上了和他教一个班的旅程。  相似文献   

15.
平凡与自豪     
《学语文》2005,(11):23-24
[题目设计] 记者采访一位名人的母亲时说:“你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相似文献   

16.
爱的泉水     
爱,是人生之泉。一个人心中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他就不会有人生的绿阴。———题记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凡是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我曾一度相信这种传言。那时,心高气傲的我,将自己的平常、普通全归咎于母亲未把我生在零点。于是,在我和母亲间曾发生了无数次争吵,每次争吵我总是负气地说:“你为什么不把我生在零点﹖这样就用不着你操心了”一天,和母亲激烈的争吵过后,我冲进了自己的小屋,蒙头便睡。过了一会儿,母亲进来了,她温柔地掖着被角对我说:“欣儿,其实你是零点降生的。这些年妈不告诉你,是怕那些话宠坏了你。”…  相似文献   

17.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记者前去采访他的母亲。记者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自豪。”“是哪位?”记者掏出笔准备大书特书。“噢,他在外面挖土豆呢。”母亲深情地说。读了这则故事,我惟一的感受是,杜鲁门的母亲真是一位好母亲。养育儿女是一项艰辛而又快乐的工作,父母对子女充满期望是很自然的事。孩子尚未出生,父母已在心中有了一个理想宝宝:漂亮、健康、聪明而又乖巧;孩子出生后父母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出色,听话,受大家欢迎。因此天资优异和…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生日快到了,想送给母亲一件礼物。可母亲却说:“什么也别买,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我什么也不缺。”送什么呢?——我绞尽脑汁地想;送什么又能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呢?我一直没有好的想法——因为送什么都不足以表达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标题中的这句话出自老舍。他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说:“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老舍不是一个教育家,但他的话透着人生的智慧,是从自己的人生中总结出来的。生命承载着一个人的梦想、痛苦、幸福等等,如果没有生命,一切都化为虚无。但是由于每个人都先有了生命,后有对于生命的感知,所以人往往会忽略生命,去追逐生命之外的东西。直到有一天,生命受到了威胁,才意识到生命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母与子     
言止善 《小读者》2013,(5):47-47
要了解在母亲心中儿子的位置,最好能记住这位母亲的故事。 她就是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杜鲁门的母亲。杜鲁门当选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