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转型,使“丁克”家庭这种新兴的家庭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对当今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丁克     
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一定数量结婚后不要孩子的家庭,人们通常管这种家庭才‘丁克’徐庭。丁克是英文“DINK”的译者,意为“双职工而无子女的家庭”。“丁克”现象在欧美、日本等国是很常见的,据统计,美国有一半家庭无子女。“丁克”家庭在我国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缓解了人口的增长。丁克  相似文献   

3.
"丁克"家庭作为多元社会必然的社会现象,背后反映的是现代人价值观的变迁,其存在有相应的外在社会条件,更有内在的心理根源。"丁克"们选择"丁克"家庭模式主要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伴生出来的种种特殊心理动因的驱使。现试图深入"丁克"们的内心世界,探究"丁克"现象产生的心理原因,以期增加对"丁克"现象的理性理解。  相似文献   

4.
时下,国际上很是流行丁克家族。什么是丁克家庭呢?就是不生孩子,只有夫妻两人的家庭。丁克家庭的成员一般都来自工薪阶层,有稳定的收入,消费水平也很高,他们是社会的中产阶层。这似乎跟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那些青年颇为相似。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会妨碍他们夫妻的生活。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它悄悄在中国出现,以前这样的家庭会被别人议论,甚至被别人怀疑有生理问题。而现在,这种家庭已经开始被外人理解和接受,有关的调查中,六成多的人同意夫妻可以不生育孩子。这些被调查者中,有一部分自己已选择了这样的生活,而大多数则只是局外人。  相似文献   

5.
SOHO     
《小学教学设计》2007,(12):14-14
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是在家办公、在家上班的意思。“SOHO族”是一种思维观念,最近又有了新说法:随时随地办公。据IDC(国际数据集团)称,现在家庭办公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家庭为基础的商业开始小型化、上世纪90年代,低价位电脑的出现,使得许多家庭商业也开始采用时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攻击性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随着人生理心理的发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但是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会赞许的目标,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本次调查侧重于小学生对社会有害的攻击性。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害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希望这样的结果能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20世纪欧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西欧的家庭结构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如:传统核心家庭继续存在,单亲家庭和同居家庭增多,同性恋家庭、丁克家庭等新形式出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职业妇女的增多,节育手段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谈永珍 《天中学刊》2008,23(3):41-4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丁克"家庭开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前沿的大、中城市出现并不断增长,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学家们的重视,更是一个伦理问题,是社会转型和急剧变化背景下人们道德观念转换、伦理秩序调整的写照.因此从伦理的视阈剖析"丁克"现象涌现引发的伦理困惑,揭示其深层原因,对于今天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常认为我国古代的家庭依次分为“汉型家庭”和“唐型家庭”两种类型,本文指出宋代的家庭类型界于这两者之间,可以称之为“宋型家庭”,而且这种家庭类型在宋代定型以后再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变化。文章考察了“宋型家庭”的结构特征、规模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从生到死都难以逾越“家庭”这一魔方的影响与制约。中国是个重视“家庭”而忽视“个人”的国度,是家庭主义价值观念最发达的典型。家庭的兴衰荣辱与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有罪株连九族,这种观念必然导致家庭强大的向心力。因此,“家庭”为社会普遍关注,从漫长的封建社会走过来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要延续,生儿育女是必经过程。传统社会生产力低下,形成了"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生育观念已经根本改变,人们根据自己的精神需要选择多元化的生育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其中有一种就是能生育而不生育的无孩子的家庭生活方式,即丁克家庭。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丁克家庭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二十余年并在数量上不断发展,尤其为年青一代的80后家庭所认同。人们选择丁克家庭首先是具有一定的新的家庭和生育观念的基础,其次也有中国现代生活中迫于"房奴"、"车奴"、"孩奴"等巨大压力因素的影响。总的说来,丁克家庭生育观念的选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2.
古巴比伦时期,女祭司阶层开始兴起。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称为“特殊的妇女”。在家庭中她们摆脱了“父权”、“夫权”和“子权”的控制,享有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她们不能被丈夫随意抛弃,享有财产继承权,可以独立自由处理家庭中的不动产。女祭司具有的宗教职能、高贵出身及具有的丰厚嫁妆是其在家庭中享有极高地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丁克,“DINK”的音译,是英文DOU BLEINNOKIDDY的缩写,意思是“无子女的家庭”。中国传统的幸福家庭一般是由丈夫、妻子及孩子组成,而丁克家庭的首要特征就是没有孩子。丁克族有这么一说,两口之家,浪漫和谐;远离摇篮,事业有成;减压解捆,无牵无挂;自挣自花,早达小康。 但是,中国历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家训,一对夫妻不生孩子真的行得通吗?没有孩子,二人世界的浪漫能延续多久?没有孩子,生活是否缺乏了一种甜蜜的责任心和负担?没有孩子,晚年的精神又何以寄托?  相似文献   

14.
黄祺 《宁夏教育》2013,(2):42-42
面对现实的教育环境,有人迎战,有人则选择逃离。最近几年,“在家上学”从个别名人家庭蔓延到普通人家庭中,做出如此选择的家长相信,他们能够给孩子比学校教育更好的教育。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家庭选择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06,(8):53-53
近年来,美国“在家教育”呈上升趋势。据估计,大约二三十万美国儿童离开学校、在家里接受教育。不过,采用“在家教育”的多为白人家庭。现在,华人家庭也开始这种尝试。  相似文献   

16.
家庭作业一直是社会研究的课题,然而,这种每晚必做的功课是一件让许多学生头痛的事情,也是家庭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因此,一种新的家庭作业形式——交互式家庭作业,即教师和家长参与到学生作业中,简称TIPS,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中小学开始实施,其独特的优势对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业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区的社会转型急遽,改革开放成果卓,经济发展迅猛,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生活愈益多元化,与此同时,带给人们的挑战也越来越大。父亲,这种传统观念中的家庭“顶梁柱”的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以及对这种现任的角色认同;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以及对这些地位和关系的理念看法;所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以及对压力和  相似文献   

18.
美育开始于家庭,成长于学校,完成于社会。家庭是美育的天然摇篮,学校是美育的重要阵地,社会是美育的广阔原野。体育是一项体现着美和力量的育人活动,美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应体现的特征,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会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我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曾说:“德育、智育和体育与美  相似文献   

19.
代孕在今天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能够搜索到相当数量的有关代孕的网页和相关的词条。诸如“制造婴儿”等新词汇也随之诞生,一些网络还开展了观点对立、非常热烈的“代孕大家谈”。从20世纪末起,医疗工作者开始了对于代孕的研究,也开启了学术界研究代孕的先河。研究的目的除了探讨解决相关的医疗、法律、道德等社会问题,笔者认为,更根本的还是回归到代孕技术应用的初衷,解决不孕不育者的痛苦,增加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巨变,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种新的家庭模式已经出现,即“421”家庭模式.这种新的家庭模式的产生实质上标志着家庭发展的新的阶段的到来,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对“1”的教育成为“421”家庭中最受“4”和“2”关注的问题,对于“4”的赡养问题也给“2”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压力,而对于“2”这对作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第一代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手心里捧大的一代来说能否同时扛起两头重担也是非常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