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81年7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成为新中国最早的以“非官方”形式促进中外民间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全国性组织,也是当时唯一具有开展中外民间教育交流与合作资质的全国性行业组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间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十余年来,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各种涉外工作机构业务发展迅速.各地方和教育单位均依法自行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许多境外机构也直接与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在这一发展形势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角色发生较大的变化。为了解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发展历程、所发挥的作用和当前的工作等.我们采访了本杂志的顾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江波博士。  相似文献   

2.
《世界教育信息》2011,(11):2-F0002
2011年9月28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会长罗豪才、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曾经担任过交流协会领导职务的部分老同志、有关教育机构和从事、参与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代表360人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主持。  相似文献   

3.
10月15日上午,数百位中外嘉宾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以下简称“交流协会”)成立25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庆祝会,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发来贺信。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并致词,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作了题为《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的演讲。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贺信中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建立的全国性民间国际教育交流机构,多年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始终坚持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国家外交全局服务,联合各界力量,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成为推动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中国教育界开展对外教育交流的全国性非营利机构。它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成立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同各国、各地区教育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科技交流组织,学校及热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组织、企业、基金会及其相关人士等,在平等互利友好的原则下,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活动。随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深入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政策的提出,协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江波博士,了解了协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文乐 《神州学人》2011,(11):11-13
2011年9月28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以下简称“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这是我国首次召开的全国性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主持,交流协会名誉会长罗豪才,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及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交流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从事和参与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沈健 《世界教育信息》2012,(3):12-16,22
摘要: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召开年度全体理事会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协会2012年工作。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简要介绍了全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情况.并就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协会自身建设、卓有成效开展工作讲了几点意见。文章节选自他在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11年全体理事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28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座谈会并发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会长罗豪才、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曾经担任过交流协会领导职务的部分老同志、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要求协会探索建设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稳步推进行业自律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一讲话精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2011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期间召开了“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圆桌会议”,探讨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以及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青海教育》2007,(1):94-94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10月15日举行了成立二十五周年庆祝大会,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的报告。他介绍说,目前,中国政府与17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建立了教育高层工作磋商机制,签署的政府间双边及多边教育合作与交流协议和执行计划达100多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开创25周年,也是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20周年。为了认真总结我国老年教育事业25年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老年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0月23-25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召开。论坛就国内及国际教育合作交流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其中,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集中探讨了如何进一步促进学生、学者自由流动,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如何促进多元利益相关者协同建设研究生教育命运共同体,协力构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欧洲大学协会博士生教育委员会主席梅丽塔·科瓦切维奇(Melita Kovacevic)女士在论坛中作了主旨发言。本刊就欧洲大学协会及欧洲大学协会博士生教育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发展特色及欧洲与中国博士生教育国际交流发展,对梅丽塔·科瓦切维奇女士进行了专访。科瓦切维奇女士表示,欧洲大学协会能够为其成员提供欧洲高等教育和研究的未来发展政策的独一无二的机会;欧洲大学协会博士生教育委员会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和提升欧洲博士生教育和科研水平;欧盟-中国博士合作项目旨在加强欧洲与中国在博士生教育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促进双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20日,由中国教育部和波兰科学与高等教育部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波兰卜弥格大学联盟承办的中波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波兰共和国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波兰科学与高等教育部部长库德雷茨卡、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杨孟、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杨学义等出席论坛开幕式。与会代表回顾了两国在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悠久历史及卓越成果.希望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来自中波60余所高校的校长围绕“联合学术合作与学生流动”、“科研合作与学生培养”两大议题,就中波教育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两国院校积极展示已有的合作成果.并愿共同努力推动宽领域、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会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波兰卜弥格大学联盟就落实合作协议内容、进一步促进中波教育合作与交流等内容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多项共识。  相似文献   

13.
沈仁 《神州学人》2008,(11):15-16
10月17日,“第九届中国教育国际论坛暨2008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北京开幕。作为该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已有8年的办会经验.并将此活动逐渐打造成自身的“品牌项目”。如今,中国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加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已基本形成,在这样的形势下,协会将以什么样的策略应对?带着这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协会秘书长江波博士。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开放,教育是先声。1981年7月,由教育部、外交部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正式成立。从此我国民间的、半官方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有了专门的组织,到现在已经走过了30年的奋斗历程。今天,各位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常务理事、理事和各界人士的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建设高质戢教育体系,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以下简称“交流协会”)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精准发力.全面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开创25周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20周年。为了全面展示中国老年教育事业25年来的辉煌成就,促进我国的终身教育事业,进一步推动老年大学的办学工作,根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研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个时期,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李延良同志,为纪念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开创25周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20周年,通读了1984年以来出版的《老年教育》杂志和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一系列《老年教育研究文集》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此文。文章采用纪实手法,对我国老年教育事业25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这篇文章将分三次刊登,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职业》2007,(25):112-112
8月22—23日,“2007年日语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这是继2006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合作举办的第二届日语教学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世界教育信息》2012,(4):81-F0003
2012年3月16日,中国教育旧际交流协会文化教育创意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降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中央文资办常务副主任王家新、副主任董德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江波,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忠武等领导与会并讲话。哈尔滨动漫周纰委会和澳人利亚教育基金会分别对文化教育刨意研发中心进行了捐赠,并签署了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上,荷兰高等教育声誉颇高,其高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科学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教育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行业的工作作准备;另一类是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和科学研究能力。荷兰应用科学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相互合作,也希望与中国高校在学术研究、人员流动、联合培养、企业实习及校友会等方面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合作。2012年6月25日,首届中荷高等教育论坛在荷兰鹿特丹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来自中荷高等教育界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就"校企合作模式"和"中荷高等院校合作"等话题展开讨论。文章系荷兰前副总理、荷兰应用科学大学协会主席汤·德·格拉夫(Thom de Graaf)在中荷论坛上的主旨发言,由本刊特约译者、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欧洲事务部周立东翻译,本刊主编熊建辉和中国教育交流协会欧洲事务部金雷审校,标题系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