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在一个市对不同体制、不同专业、不同规模的职业学校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该市职业教育发展有“三难”:一是招生难。全市二十多所职业学校只有市职业中专完成了1997和1998年招生计划,其余学校年招生不足百人,有的只有十几人。二是就业难。据调查,目前职业...  相似文献   

2.
孙军 《职教论坛》2001,(11):22-23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如何走出困境,切实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青岛市,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在搞好“招生“的同时注意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就业“,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青岛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市区达96%以上,促进了青岛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从我校高职计算机专业招生就业至今已有7年,毕业生人数为308人,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专业对口的就业率仅为13.9%,共42人。计算机专业对口就业率低,学生就业难,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难。产生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普遍面临"三难":招生难、教管难、就业难.招生难导致教管难与就业难,就业难反过来又影响招生与教管,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招生就业是职业学校极其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对此,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始终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然而,由于历史及社会的诸多原因.“招生难”、“就业难”一直困扰着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最近几年,由于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力的措施,使招生与就业工作有了新的转机,逐渐走出低谷,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据统计,我校2001年至2005年,招生的数字与就业率分别为:2001年571人,就业率为40%;2002年625人,就业率为60%;2003年1041人,就业率为98%;2004年1388人,就业率为100%;2005年753人,就业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成都教育高峰论坛“聚焦职业教育”日前在市礼仪职中举行。据统计,在高校毕业生普遍感到就业难的情况下,目前,成都职教的就业率达95%~98%。其中,机械、电子、汽修、通讯服务等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7.
滨州市注重灵活办学、服务就业、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步入良性循环.在职教生源整体滑坡的情况下,职业学校平均每校招生500人以上,招生总人数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01年已有1 600多名毕业生输送到青岛、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就业,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对口就业率到了95%以上.高等职业学校录取人数超过了前两年的总和.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一些地区出现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外部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自身没有解决好“产品”的适销对路问题。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作了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尝试,并探索出与传统中等职业教育不同的一些新途径和新方法,使全市近年的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线上。一、2003年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分析1.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上海市12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专和职业高中,下同)共计毕业52342人。按教育部规定的统计口径,就业人数为50417人,就…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中等农职业教育办学难的问题日趋突出,有相当一部分中等农职业学校的发展步履维艰, 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具体表现为"四难",即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毕业生就业难。导致农职业教育 "四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因素、社会因素和学校自身因素等。其中,培养目标脱离现实需要, 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不科学,教学内容陈旧,  相似文献   

10.
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是职业学校的职责。当前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比较难,与国家的政策和经济发展有关,同时与大部分毕业生陈旧的就业观念和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也很有关系。当前,从职业学校自身的发展来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为就业率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因此,学校除了狠抓教育质量外,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所谓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检验一个职业学校最重要的标准。就业难就意味着招生难,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将严重阻碍职业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本文讨论的就是基于就业本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职业教育的学制变革已成为众人瞩目的课题。改革传统的职业学校的学习制度,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已显得日益重要。 一、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客观依据 1.实行弹性学制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职业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中初级技术人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几年从总体上来说却陷入了招生难、管理难、就业难的“三难”境地,渐渐呈现萎缩、滑坡的趋势。究其原因,尽管有多方面的影响,但职业…  相似文献   

13.
目前,职业教育除经费筹措难、宏观管理不力、影视导向失误等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外,又面临着新的"三难"处境,即招生难、升学难、毕业生就业难.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除了要把职业教育看成是整个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外,还要着力清除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拜金主义思想和行为,增强法制观念,依法治教,并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专学校面临招生难 ,毕业生就业难 ,办学效益低的困境。湖南机电学校这几年来却稳中有进 ,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现在校生达 340 0人 ,招生范围扩展到贵州、云南、山西、江西、四川等省市 ,毕业生就业率达 75%。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使我们深感要办好职业教育 ,必须将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相结合 ,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 ,必须立足当地经济 ,才能开创职业教育的新局面。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立足当地经济 ,服务当地经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元经济结构和多层次发展水平的社会 ,各地具体的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因此职业教育改革和…  相似文献   

15.
职业学校招生难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庆华 《机械职业教育》2006,(4):26-26,27,29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职业学校经历着“学校招生难、生源质量差,出口不顺畅、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形势严峻.现仅就“学校招生难”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分析 1.两市职业教育发展具有较大的成效 柳州市历来重视职业教育,不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时期,还是“九五”期间全国性的职教滑坡时期,柳州市都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产业来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严格控制1:1的职普教育比例,保证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柳州市的市区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2002年,柳州市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又比2001年有所增长,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部分重点职业学校骨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升入各类高等院校的累计达3000多人,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类职业学校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各种专业应运而生,这对丰富职教内涵、完善职教体系、培养技术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的无序性、盲目性,造成职业学校招生难、办学难、就业难现象,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怎样才能避免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随意性,做到围绕市场定专业,面向需求育人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农业中专第一志愿报考率和新生入学报到率低 ,多数学校第一志愿率只有30 %左右 ,新生报到率除江苏、山东两省有80 %以上外 ,其余省份普遍低于80% ,个别的学校还出现了在校生退学的现象 ,严重的学校退学率高达7 %。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近几年农业中专的毕业生缺少出路 ,就业难造成的。出现招生难的学校 ,其毕业生当年就业率普遍低于50 % ,最低的只有12 %。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提高就业率 ,保证生源的数量和质量 ,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旧市场的消失与新市场的形成中专生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又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高校扩招和普高热的影响下,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招生难、教学难和就业难的“三难”问题.其中的教学难则是“三难”问题中的关键,因为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招生和就业.数学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专业忠诚度是评价专业品牌的直观标准,对学校的办学口碑影响极大,直接影响社会各界对学校专业教学效果的评价。尽管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招生难、生源差、学生厌学、学生流失、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就业竞争力差等问题仍然是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提升专业魅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忠诚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