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科书是通过文字和非文字符号来呈现教学内容的,非文字符号具有直观形象、寓意丰富、整体传达、一目了然、审美感人、强化认知、记忆深刻、模塑心灵的传播优势。集合性结构符号是教科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文字符号,它既是一种心理模塑结构,同时也是一种情境结构和视觉组织结构。在教科书中应该充分利用非文字符号营造良好的知识和文化信息交流界面,巧妙地呈现、传达内容,在提高认知效率和效果的同时,更好地陶铸、模塑学生的学科认知结构和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人们喜欢使用图像进行表达,这似乎出于一种天性,最早的文字就是一些简单的图画."商业插画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关注.商业插画艺术作为广告传播的一种形式是现代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离不开大众传媒这一传播载体,商业插画艺术的这一特点注定了它总是打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和文化特征.分析商业插画艺术与流行文化的内在联系,对于引导人们欣赏插画或者创作出符合社会文化需要的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文教学中,要实现最优效果,一个语文教师,除了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外,更主要的是善于选择教学媒体。根据信息论的原理,“媒体”是指运载、携带信息来往于信息源与接受者之间的任何东西,而“教学媒体”是以教会别人为目的传递信息的任何东西。从传播理论可以知道,一种教学内容信息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符号去呈现。如:文学符号、语言符号、静止图像符号、活动图像符号,以及其他一切目视符号和音响符号,而不同的信息符号对教学内容信息都有不同的呈现功能。现代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文字符号、语言符号的呈现,使学生感知到信息源的存在,教师借助对信息源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其中所蕴藏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以及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文字符号组合的方式方法、文字材料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等等的总体的综合性的感知和领悟。  相似文献   

5.
儿童插画,它是插画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儿童看的图画,多用在儿童杂志或书籍里面,比如封面,童话故事书的插图,颜色比较为鲜艳,画面生动有趣.造型或简约,或可爱,或怪异,场景也会比较Q,通过文字和图画结合的方式来给孩子讲述故事,对于儿童的认知能力一般是插画多于文字.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容易的理解故事,简单迅速的读懂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6.
李景霞 《课外阅读》2011,(9):310-310
语文能力是指能够顺利的完成语文活动而在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固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读能力。听和读能力是个体通过对声音符号和文字符号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作者思想的能力,说写能力是个体将自己的意图通过声音符号和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其他的语文教学内容都应该围绕语文能力的训练展开。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插画是指穿插在图书、报纸和杂志中的文字和图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随着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插画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以其独特的视觉传达魅力迅速掳掠了人们的喜爱,并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中.文章首先分析了插画艺术对平面设计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和视觉语言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插画在书籍装帧中的艺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插画,它是一种独特的图形艺术形式,是书籍装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用来对文字进行视觉化翻译的造型艺术。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插画,这一古老而又时尚的视觉艺术形式,跟随时代的步伐,在书籍装帧中越来越显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学以文字体系为研究对象,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文字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符号系统,它在全部符号事实中占据着什么地位,文字学应该以什么状态的文字体系为研究重点,这才是问题的症结。  相似文献   

10.
一、在阅读中品读语言文字之美作为人类交际所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的文字语言,它的美首先在于诉诸口、入诸耳的语音之美和诉诸书、入诸目的文字之美,这是语言文字的外在形式之美。语文学科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教学课件主要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这六种信息符号来表现教学内容。文字,作为抽象符号和图形的补充,是观众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文字显现在屏幕上称为字幕,它给人的视觉感受,因其形、色有别于图形,在生理上易引起人们感官的注意;在心理上,则由于通常用来强调突出画面的重点和关键内容而令人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12.
板书,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时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以及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绘制的图表。 板书是我国教师上课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及效果。课堂教学板书技术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尚一贾克·桑贝是闻名于世的法国插画(插图画家)大师,替诸如《纽约人》之类的世界各大报章杂志画插图。桑贝的插画简洁、生动,具有幽默感的同时充溢着浓浓的人情味。难能可贵的是他图文俱佳,他的文字功夫也属上乘。他的二十几种绘本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三十多个国家流传。本期“阅读”介绍的两篇作品均出自他一人之手。  相似文献   

14.
“二次约定”是描述文字体系创建模式的一种崭新的语言符号观,并且这种对上一级符号的模仿和重建已成为文字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构建机制。“二次约定”事实上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模仿’’和“复制”.不仅在文字体系内部,而且在文字体系之间也存在对已有符号的仿制和传播,这与模因论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用模因论的属性分析文字体系的“二次约定”,有利于我们重视模因在文字符号及其构成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汉字三题     
O·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辅助和扩大语言交际的重要的工具。可见,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表示的是一种听觉符号,而文字则将这种听觉符号转化为视觉符号。正如清代陈澧《东塾读书记》中所言:“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相似文献   

16.
符号意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完成从文字语言、数学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建立符号意识,可以准确表达数学思想,避免日常语言的繁杂、含糊不清.本文主要通过准确把握符号意识的内涵、科学建立符号意识的方法与符号意识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形成使用符号的能力等方面来研究符号意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浅析电视教材的视觉噪音陈楚扬电视教材主要是通过电视画面来传递教学信息的,而电视画面则由不同的视觉符号所体现,如图像符号、图画符号、特技符号、文字符号等等。这些符号是电视教材编制者与学生共享的信息物化形态。电视教材编导和制作人员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信息并...  相似文献   

18.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存在的唯一理由就在于表现前者。”索绪尔的这一著名论断深刻地说明,文字最主要的功用就是记录语言,把语言这种听觉符号转换为视觉符号,从而突破语言“不能传于异时,留于异地”的局限,使语言既能在空间上流布,也能在时间上承传。汉字作为汉语的书写符号,具有一般文字共同的功能,但是,由于汉字是一种体系独特、个性鲜明的文字,因此,汉字还有一些其他文字所没有的特殊功能。本文探讨汉字的三种功能:沟通功能、艺术功能、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地名的产生与中国古代对地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地名,是人们对特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其形态特征共同约定的语言符号。它既是一种语言符号,也就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表现。但不能由此认为它一定是文字符号,因为世界上存在许多有语言却没有文字的民族。  相似文献   

20.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也是文化的一种符号.本文将通过梳理、分析<说文>中与建筑相关的文字,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