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珊 《山东教育科研》2012,(17):25-27,31
教师的教育信仰是教师对教育终极理想的精神诉求、情感认同并以之为行为准则。是教师对教育应然价值超越实然状态的境界追求。教师的教育信仰随着现代社会的去信仰化以及教师自由意志的沦丧而逐渐迷失,教师陷入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生存困境。探索教师的教育信仰的文化源.释放其文化力,使教师的教育信仰回归教育的本原,最终在现代语境中得以重建。为此,必须关注教师的存在、重塑教师的自由、提升教师的人生境界并建立教师对教育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2.
所谓生命教育理念,是指关于生命教育未来发展的理想的观念,它是未来生命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终极的范型。[1]生命教育理念昭示了生命教育发展的一种"应然"状态,它具有超越现实功利性和指向未来前瞻性的功能。如果高中思想政治课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就会失去它的终极追求,就会被现实的功利所驾驭。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主张世界观教育是关于理想与信仰的教育,系指向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在信仰内容上主张用哲学主义的信仰取代宗教信仰以引领正确的世界观。这一思想在今天具有现实意义。教育应有超越于现实的精神追求,应重视理想和信仰教育,重视哲学等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道德主体,必须以实现教育的终极价值为己任。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帮助和促进人的精神的完满发展,促进心灵的丰盈和健全。教育的终极价值超越于教育的工具价值。如果工具价值僭越终极价值,就会导致教育的工具化。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必须具有教育良知,具有对教育终极目的的理解,具有对于好的教育的深刻认识与信念,不断追求教育的终极价值的实现。教育良知使得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形成对教育行动的清醒和敏感的反思,使教育工作与教育的终极价值相符合。有良知的教师是文明社会的促进者,是文化崇高精神的保护者,是优秀人性的培育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一种形而上、超越性、彼岸性的存在,表达了对人的价值追求、存在方式、生命理想的终极关怀。在工具理性至上、功利主义盛行的现代语境下,知识教育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信仰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导致青少年信仰教育的缺失。对此,我们应当在知识教育基础上拓展教育的人文内涵,开辟由知到智、由智到德的生成路径,实现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6.
教师内心所持有的追求教育之善、真、美的信念,是推动教师进行持续的自我更新与专业素养提高的内在动力。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其自身对善、真、美的信仰,是实现教育活动之终极价值必备的信念根基,也是教师专业精神培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教育信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育信仰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并对教育活动的极度尊重和信服,以之为教育行为准则的一种终极的价值追求.它包括教师的生活信仰、专业信仰、学科信仰和学科教学信仰.教师的教育信仰直接影响到教学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理性审视传统生命教育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现存的信仰本质论,可以看出生命视角下的信仰本质是"精神生命说"。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导下,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避免生命教育丧失根本价值,走出生命教育误区,很有必要。帮助青年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对生命的终极价值关怀,探寻生命教育和信仰教育的契合点,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生命教育,用生命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促进青年信仰的自主生成和理性选择,构建精神生命教育体系,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这门艺术因为智慧的存在而折射着生命的光彩。正是教师对教育智慧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成就着教育事业的神圣和崇高,也使教师真正体验到“为人”的存在,从而获得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是指向教师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裨益于教师的幸福人生并切实赋予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关怀是教师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指向。在以实用功利取向或工具理性为价值的教师教育中,出现了知识至上、思想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普遍现象。从生命视角彰显富于人性的教育关怀,是教师教育的责任担负与价值承当。复归人性、理解生命、关照生活、珍视情感、激扬生命是人文视野下教师教育生命关怀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教师教育的伦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活动.教师教育是关乎教师生命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师教育应内在地关注置身其中的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属性与价值追求.实现教师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提升,是教师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教师教育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特质,探明教师教育的生命向度,寻回教师教育的生命意义,实现教师教育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的超越,使教师教育成为富于人文关怀并有益于教师幸福人生的伦理实践,是教师教育走向纵深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12.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具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担当起教育责任,才能活出自身的生命价值,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具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担当起教育责任,才能活出自身的生命价值,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道德文化及其现代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元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德文化占据主导位置,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儒家道德文化倡导个体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追求,井形成一种崇高的理想主义信仰,它主张个体发展和社会追步的有机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儒家的理想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先秦儒家在封“生命本质”的追问中,寄托了一种封人类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的人文和道德的“终极关怀”和信仰追求。当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的现实,先秦儒家的道德文化及其中所蕴涵的深刻教育价值无疑会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也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是现代教育最成问题之处,也是教师教育最大危机之所在。然而究竟何谓教育信仰,何谓有教育信仰的教师在现代教育研究中仍隐而不彰。文章从什么是教师的教育信仰,为什么现时代需要迫切地唤醒教师的教育信仰,教育信仰的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信仰的内涵,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教师信念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基础,是教师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师信念作为一种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起支配作用的观念系统,应当包括教师的生命信仰、社会理想及职业价值观,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师对所教学科课程的意义、教学方式与策略的价值判断,以及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途径的选择等.理想的教师信念各部分之间应当呈现相互关联的层级关系,以此构成完整有序的信念体系.依据这一结构关系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信念教育,能够为使教师成为主动追求自身专业发展的人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乾玉 《教书育人》2006,(10):37-38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它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从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马克思认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教师选择教育这一职业并具有教育信仰是与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亦即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的。信仰教育并选择教育而且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将使人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随着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转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使人们在多元价值理念的判断与取舍中,迷失了生命价值,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社会的冲击,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生命应具有的自由、价值和差异."大一统"的道德约束和规训化教育使人精神贫瘠,甚至选择了对生命"自我"的放弃.教师教育应该重视生命化教育,应该帮助个体成全健全的生命,使个体发展的可能转化为现实;使个体有尊严地活着,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成就个体最大的幸福感,使生命在润泽中成长.  相似文献   

19.
挖一方池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人们谈论现实和理想的关系时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可见,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或冲突是经常发生的,也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作为教师,我们也经常遭遇教育理想同教育现实相冲突的情形。面对如此问题,到底该怎么办呢?梭罗先生在《种子的信仰》一书中写道:"如果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学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当下的教育在重视“何以为生”之时,却忽略了“为何而生”这样一个终极的教育目标。对物质追求的迷失和生命意义的缺失,生存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意义感的消失,人际关系的淡薄和孤独感的产生,功利主义对教育的统治和理想信仰价值的弱化,我国特有的忌讳死亡的观念等,使得生命教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亟需重视。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和感悟生命的意义。通过建立生命至上、生命平等的科学生命观,开设生命教育课,让学生在生命情境中体验生命的宝贵和力量,把生命教育置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以期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