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题展示]“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选取角度,以“说‘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佳作点评]说“安”北京一考生“安”者,家有女子也。古人所谓“齐家”然后“安天下”,大概强调  相似文献   

2.
题目出示——请以说“安”为题作文,“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北京2005年高考作文题目说“安”北京一考生我热爱××,首先向伟大的正确的光荣的××请安。(注:此处可由读者自由发挥填入,譬如老婆、  相似文献   

3.
创意话题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也可医愚。”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有选择地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医救愚昧,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以“我与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看法、体会和认识。注意: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素材集锦(1)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3)一本新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  相似文献   

4.
修辞格中的反语分类“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其理论上的定义跟人们言语中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正话”既可以着眼于字面,又可以着眼于字里。“反话”亦然。故把“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对应于“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或者以“正话反说”兼指“反话正说”等,从整体看都有失之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5.
“荼”(音tu)是中唐以前对“茶”的主要称谓,而“荼”于《诗经》始见,于是二者的关系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至今仍存有异议,或同物说或异物说。笔者通过对“荼”和“茶”意的再次考证同时结合植物学的相关知识认为:一、《诗经》中的“荼”和今天“茶”为不同事物;二、今天的“茶”字源于“荼”字。  相似文献   

6.
“说”字四种读音:说s-thod、说(脱)thod、说(税)s-thod-s、说(悦)jod关系密切。脱thod与税s-thod-s通过说s-thod字联系起来,脱thod与说s-thod都是入声字,后者多了个构词前缀s-,从而具有动词的指向标记。及物动词(说)税s-thod-s由说s-thod加上构词后缀-s而形成,声调从入声变成去声。悦jod和说s-thod-s之间构成自动和使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日,小明请“们”字到他的作文中做客。“们”字起初非常乐意,但当它知道小明准备把它安在下面几个句子中时,“们”字满脸不悦,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并且说:“小明,真是对不起,我得告辞了!”说罢,悻悻(xing)而去。  相似文献   

8.
    
“安”字是一个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字,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构词能力强,由“安”构成的词有很多,比如说:安居、安定、安逸、安全、安详、安放、安乐、安慰等。送行时要祝人“一路平安”,睡觉前向亲人说声“晚安”,甚至当我们参加葬礼时,也要祝死去的人“安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平安安,子女则衷心祝愿自己的父母能够安康快乐。一个“安”字,几乎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安”所蕴涵的吉祥幸福的含义,很多地名、人名都用了“安”字,比如:地名有安阳、安源、宝安、安庆、安顺、安信、安化、潮安等,人名用到“安”字的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这说明,表达训练的重点是“有创意”。那么,怎样表达才会有创意呢?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刘勰说:“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文心雕龙·通变》)。前者强调一个“巧”字,其意是说,思想感情要真实,语言表达应巧妙;后者突出一个“变”字,他认为,文辞的气势和感染力,只有变通才能传之久远。这说明前人十分重视表达的巧妙变化。这是因为,写作取材大多是生活中的寻常事物与现象,这些寻常事物与现象,在平时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更难让人们产生审美…  相似文献   

10.
一、北京卷:稳中有变,易于以挥以“说‘安’”为题作文。“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评析]2005年高考前,不少人预测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旋律,将是“和谐与发展”。现在看来,众多试题中也就北京卷的“说‘安’”与  相似文献   

11.
释"封"     
“封”字的本义在继《说文》的“疆界”义之后,一直以郭氏的“经界”说为正解,但以甲骨文字形为据,此说值得商榷。根据音近义通的原则,“封”有“邦”和“豊”两个同源字。同时,以字形演变为线索,我们还可以整理出一个关于“封”字意义引中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释"卸"     
“卸”的近现代常用义是把东西去掉或拿下来。许慎《说文》中说:“卸,舍车解马也。”但在汉代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有用“卸”字表示这个意义的。通过考证发现表示这个意义的古用“发”、“税”、“说”等字,这是古代方言的差别,后通言“写”应是“卸”的假借字。我们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献材料是在东汉,但与许慎所说的本义不同,因此我们认为《说文》中的“卸”字是后人加进去的。  相似文献   

13.
《说文》:“厂,山石之 岩,人可居,象形。”本义是“山崖”,又指“水涯”,是“岸”字的初文。古代常通“庵”(音ān),多用于人名。从“厂”的字中,有一些原从“广”,见下。圭厂厅 原作“厅”,现简为“厂”旁。同样的还有“厕”(原作“厕”)“厢”(“厢”)“厩”(“厩”)“厨”(“厨”)“厦”(“厦”)字等。仄 常指古汉语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与“平声”相对。音zè。厉 易与同音字“历”“利”“励”相混。注意:“厉害”不等于“利害”;“再接再厉”不要误写为“再接再励”;“秣马厉兵”不要误写为“秣马励兵”。丶丶丶丶丶赝 音yàn…  相似文献   

14.
“说”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字,在上古也是一个高频字。但是,上古“说”的用法极为复杂,除了“谈说”“喜悦”等义外,还有“游说”“止息”“解脱”等义。在字形上,也常和“悦”“脱”“税”等字混杂。  相似文献   

15.
“一字重音说”是章太炎先生所创学说。此说提出之后,学术界至今尚未作出充分的认证。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并重点根据《说》的训诂,对章氏之说当补证其四端:一是补证重音字“旁驸本字增注借音”之例;二是重音字“丢掉一个音节,只读一个音节”之例;三是重音字“合音”之例;四是重音字“淘汰不再使用”之例(后三点是章氏未曾论述过的)。最后对“一字重音”现象的发展与消亡过程作了一些推断。  相似文献   

16.
首段“逃亡”二字从反面扣作文题中的“安”,第二自然段“把女儿嫁给了他”一语,从形式上扣作文题中的“安”,文末姜氏说“家安须先国安”,从本质上回答作文题中的“安”——引述历史材料步步深入紧扣文题“说‘安’”。  相似文献   

17.
    
“安”字是一个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字,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构词能力强,由“安”构成的词有很多,比如说:安居、安定、安逸、安全、安详、安放、安乐、安慰等。送行时要祝人“一路平安”,睡觉前向亲人说声“晚安”,甚至当我们参加葬礼时,也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等学者的“一字重音”说不符合古代汉语实际,有商榷的必要,理由有四:1、比较原始的表意图象、甲骨文中的“合文”不能说明“一字重音”;2、“一字重音”说忽视了汉字记音是一字一音节的基本原则;3、“一字重音”说忽视了有些词是单音与双音异名同实的情况;4、记录合音词的字不读复音。  相似文献   

19.
这样"钻"     
[案例]语文课上,我们正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这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突然,一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写得好,因为它把小草写活了。”听了该生的发言,我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为什么说一个‘钻’字就把小草写活了?钻’还可以用哪些字来代替?”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发言:生1:长。生2:冒。生3:顶。……我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作者为什么用‘钻’,而不用‘长‘’冒’‘顶’等其他的字?”(学生沉思片刻)生1:用上“钻”字,就是把小草当作人来写,把小草写活了。生2:可我觉得用上“冒“”顶”,也是…  相似文献   

20.
“安<何>所……”是文言文中表疑问的固定格式。从语法角度分析,当属句子谓语部分的浓缩倒装。在句子谓语部分的主谓短语中,“所”字结构作主语,“安”作谓语。等于说,“所……者(为)安。”如下例:信义安所见乎?(《苏武》)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安所……”格式,与“沛公安在”一类宾语前置句式不同。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二)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