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阅读是人类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也是信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过程。”最狭义的阅读仅指文字阅读,狭义的阅读包含图片与动态图像阅读,而广义的阅读似乎也可包含“听”,乃至其他感觉等接受信息的途径。受众的阅读习惯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主要是指受众在进行阅读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包括阅读的动机、阅读的心理、阅读的方式等等。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多种新媒体以丰富的形式大量的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发现了利用新媒介进行阅读时的优势,更愿意使用这种方式阅读,进而阅读的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受众阅读习惯的转型。通过对受众阅读习惯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受众阅读的心理和动机,对于传播者而言,传播出适合受众兴趣和要求的内容来获得更多的受众,新媒体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创造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而这种发展变化又进一步影响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可见,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与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内容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行为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本文在分析新媒体传播特性对受众阅读行为影响的基础上,从政府、媒体及受众自身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亓国  聂颖  史春薇 《青年记者》2016,(35):47-48
新媒体以网络、数字、通信等技术为基础,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打破了传者受者之间的界限,在传播内容、方式、途径上进行相互融合,形成了媒体立体化传播格局.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媒体形态也不断变化,受众拥有了更多的发声平台,如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随着这些自媒体的盛行,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和评论者.以网络和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给受众带来更加炫目的传播方式和阅读体验,②也使报刊编辑的受众意识和角色定位发生了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春荣 《大观周刊》2011,(15):17-17
随着网络文学的日益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也日渐增强,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参与,使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流通渠道、受众层次等诸多因素都在发生微妙变化,从而直接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走向。文章具体阐述了网络文学作品质量、网络文学批评、传统文学等多种因素对网络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科技的革新不断对传播媒介进行着创新,新的传播媒介层出不穷。作为阅读工具的传播媒介不断更新,使得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新媒体使用方式之一的触屏阅读,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不但改变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方式,更加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5,(12):62-68
文学改编不仅是艺术创作,在文化工业体系中,它还是文化商品的一种生产方式。在新媒体时代,文学改编通过多种媒介类型传递内容,并使文学价值增殖。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文学改编的生产过程、产品及受众特征,揭示文学改编的工业化生产属性;本文还将文学改编置于文化产业语境中,分析改编产业中文学内容的媒介循环模式和文学经济的延伸与增殖。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不断发展,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受众的思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迫切需要根据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本文立足于从受众角度出发的新媒体营销理念,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受众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及新媒体营销概念和特征,并据此探讨了企业应该采用的营销策略来捕获受众,取得市场营销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阅读方式伴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变化革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新媒体阅读满足了受众的公共信息需求,本文以新媒体阅读对受众思维的影响为视角,探讨新媒体阅读方式嬗变对公共信息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传播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已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受众阅读需求的变化,出版业的经营模式、管理策略以及人才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出版业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出版传播要素也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传播学为视点,总结了新媒体传播的五大特点,分析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传播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的影响,并提出在新媒体出版方面的建议,为我国出版业在新媒体背景下更好地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被广泛使用后,"积极受众"、受众能动性等概念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注意。本文认为,与电视传播不同,新媒体孕育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在传播方式上,体现为受众参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开放性文本的出现、媒介对受众个体的社会化建构;在传播文本方面,体现为意义的"内爆"和本文的失真。同时,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受众的参与空间、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之相应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信息内爆"弱化受众能动性、碎片化阅读削减传播效力、媒介成瘾导致受众行为失范、复制技术降低受众创新力。新媒体对"积极受众"的建构与解构并存。  相似文献   

11.
在新经济时代,新媒体日益成为广大受众获得新闻的首要选项。新媒体成了众多热点新闻首发媒体,成为受众了解新闻信息、交流思想情感、感知社会舆论的便利渠道,曾经忠实的报纸读者也逐渐把新媒体作为获取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受众的渐行渐远,阅读、收听、收看习惯的变化,使得传统媒体要生存,就得接受挑战,应对挑战。传统媒体只有在新媒体的...  相似文献   

12.
李文健  闫恺 《传媒》2016,(18):89-91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电视新闻模式受到巨大挑战,受众新闻接受模式也发生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2012年起开始"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三步走转型战略",通过全媒体转型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通过对央视新闻频道转型的讨论,将有助于从新闻传受方式、基于阅读习惯的内容生产、降噪与精确信息的获取等方面,加深对全媒体转型中受众新闻接受模式变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田瑾 《传媒》2017,(19)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受众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产生的影响力也更广泛.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的体裁、形式、载体,以及受众的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这使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实践中受到了挑战和冲击.笔者结合近年来经常见诸各类媒体的关于移风易俗、反对"天价彩礼"的报道,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如何进一步坚持客观性原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视角下,多种元素发生了变化,而电视节目的服务对象——受众,其心理特征和欣赏水平等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新背景下,电视节目要因时而变,作出相应的变革措施,在日益复杂和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品质突破自我。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媒体视角下,节目受众的变化及现阶段的特点,并据此提出几点改进编辑工作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媒介融合背景下,包括新闻叙事在内的新闻生产发生了重大变革。与此同时,新传播形态带来了传统新闻传播顺序与格局的变化,受众的记忆方式和内容偏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媒介融合的逐渐深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共生的关系越来越明显,而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尚有欠缺。新媒介技术环境下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在情节组织、发声位置和叙事方向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新闻叙事策略则可从故事、叙事框和受众体验等路径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基层新闻传播事业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新闻报道不仅要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质量,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写作技巧.随着受众阅读心理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闻媒体为了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有必要将文学手法融入到新闻写作中,实现新闻报道内容的创新.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新闻写作运用文学手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地提出文学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17.
李慧 《出版广角》2019,(24):39-41
媒介多元化发展让文学创作者、传播媒介主体走向协同共进、多维融合与博弈角力。文学传播主体的这种融合与角力为用户的多元化阅听提供了丰富渠道,使得文学传播客体(受众)的消费行为随之产生视觉性偏好及互动性、娱乐性体验需求。伴随着受众文学消费行为的不断嬗变,文学传播客体亦开始对文学内容生产、传播媒介及消费服务产生了深刻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和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传统媒体必须作出改进创新。近年来,《中国劳动保障报》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不断强化新媒体思维,使报道更快、更深、更活,从而更加贴近读者,建立起新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9.
需求拉动创新——从受众使用看新媒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受众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这既是新媒体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也促进了新媒体优势的发挥,受众的使用与新媒体自身功能的开发相互作用,使得新媒体的形态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0.
纵观当今社会,新媒体的发展在当代的社会文化和传播语境中早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也为整个社会信息文化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传播速度更快、阅读更便捷、资讯更前沿更及时、受众更广泛、大数据搜索引擎等优势也使得新媒体不断普及,并被广泛接受.但此外,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信息需求增加、资讯膨胀和传播分异,也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