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宋睿奇 《金秋科苑》2010,(16):277-277,273
明代之前,中国历朝的防务重心都在北方。明朝建立之初,为剿灭东南沿海的反对势力,防务重心南移。明朝中后期,随着日本战国时代的开始,东南沿海倭乱加剧,明政府更加强了在东南沿海的防务力量。倭寇的侵犯成为防务重心南移的直接原因,而究其本质则是明代时期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达区域和对外贸易的重心地区。  相似文献   

2.
明代私人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沿海民众冲破海禁封锁纷纷下海从事走私贸易活动,使明朝海禁政策形同虚设,走私屡禁而不止.然而,海外走私贸易的存在和发展,究其原因,有着现实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出身最卑微的一个,是个真正的草根皇帝。他小时候作过放牛娃,少年时代遭遇灾荒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他作过小沙弥,后来参加红巾军,从小兵做起,成为起义军领袖,并最终削平群雄成为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为明朝前期的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五军都督府,制定了明朝的基本政治军事制度,不仅在明代有开创之功,有些直到清代还在沿用。但另一方面,他生性多疑,性格残忍,广设特务机构,大兴文字狱,屠戮功臣,留下了一段腥风血雨的专制史。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朱元璋,…  相似文献   

4.
李昕升 《百科知识》2023,(13):60-63
<正>向日葵,又名西番莲、西番菊、望日莲、太(向)阳花等,原产于美洲。除了供人们赏玩之外,向日葵还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籽粒也可作为零食。1510年,其驯化种由西班牙人从北美带到欧洲,之后借由葡萄牙人之手传入亚洲,明代中后期才进入中国。一般认为在中国,向日葵沿东南沿海一路传播,且首先引种至浙江。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上,日本只要有机会,就会入侵朝鲜,发展到后来,还以朝鲜为跳板袭扰中国,因此,中国在唐朝、明朝和清末曾经三次帮助东邻朝鲜抵御日本的入侵。不过大家可能并不知道,朝鲜自己也曾有过进攻日本的东征。倭寇一词源于朝鲜大家知道,明朝时中国东南  相似文献   

6.
中国购买俄罗斯的第一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杭州”号,2000年1月4日驶离俄罗斯圣彼得堡,于2月下旬经过台湾海峡驶抵中国东南沿海某海军基地。这艘导弹驱逐舰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最现代化的战舰,也是制约台独势力的强大威慑,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东南沿海,许多小镇都有堆积如山的废旧电器垃圾堆。许多人靠在这些垃圾堆里捡拾金属、塑料、玻璃等废弃物为生。这些废旧电器(主要是淘汰的电脑)都是从发达国家运来的。不光是中国,很多不发达国家都成为他们的免费垃圾回收站。信息时代创造了大量财富的电脑,同样为人类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我国封建社会人口发展和变迁的总体趋势,即随着时间的演进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总量性扩大的趋势;人口的区域分布也随战争地点的变化而变化,随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而转移,总体上是从北方向南方、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从内陆向东南沿海转移。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文章基于2005-2017中国500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微观数据,采用重心模型、空间热点等分析方法,揭示中国500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动态区位演化特征,并就其在地理空间分布格局上是否存在 “依赖”性进行分类检验,进而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两类企业总部热点区和次热区呈现向南移动趋势,长三角是两类企业总部分布共同的热点区;(2)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重心逐步南移,两者重心距离逐渐减少,重心变化相关度增强;(3)制造业企业倾向布局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中科技服务的影响显著增加,另外金融服务、交通运输服务也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业相对于其他地区成本上升的原因,提出其进行产业转移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国内外对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业转移的理论基础仍然是梯度推移论。所不同的是文章对我国的经济区域和经济梯度进行了再划分,并以此划分为依据对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业如何在国内区域间进行梯度转移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东南沿海平原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浙江省平原区为例,说明东南沿海平原区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危害,分析加强东南沿海平原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必要性,并针对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要点。  相似文献   

12.
吴智勇 《知识窗》2004,(3):50-51
惊人的变化 2003年圣诞节,当美国各地身着睡衣的孩子们一大早冲向圣诞树的时候,他们晃动的礼品盒里可能装满了来自中国,特别是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生产的玩具.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中国1953~2007年192站的逐日站点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国极端降水的趋势变化以及出现频数的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年总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持续1d、2d的极端降水事件占总频数的多数,持续3d以及以上的极端降水事件很少。就其贡献比例来说,干旱少雨的西部地区贡献率较高,东南沿海等常年多雨区贡献率则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基于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500强企业2005-2017年微观数据,采用空间热点分析、重心模型等方法,揭示其动态区位演化特征,并就其在地理空间分布格局上是否存在依赖性进行分类检验,进而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两类企业总部热点区和次热点区呈现向南移动趋势,长三角是两类企业总部分布共同的热点区;(2)两类企业总部重心逐步南移,重心距离逐渐减少,重心变化相关度增强;(3)制造业企业倾向布局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中科技服务水平的影响显著增加,金融服务、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也存在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入融合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 务业耦合共生,夯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台湾一水相依.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泉州已成为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1997年4月,科技部批准泉州为全国首批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科技部的关心和具体指导下,泉州市紧紧围绕科技部的<技术创新工程纲要>和福建省科委<关于加强福建省技术创新工作意见>精神,精心制定并组织实施<泉州市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狠抓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营造有利于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侯萍  王超 《百科知识》2021,(24):13-14
在明代之前,我国的海疆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忧患,直到明初,海患的问题开始显现,海防建设就成为了当时统治者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政权巩固,明朝统治者开始重视海防建设.胶东地区海岸线绵长,是京城的第一道海防线,其海防建设尤为重要.对明代胶东地区海防形成的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这一时期海防建设的得与失,可以为当前我国的海防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对高压旋喷桩在东南沿海客运专线施工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以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金秋科苑》2013,(10):8-9
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中国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斥资数千万美元,在巴基斯坦建立地面站网,强化北斗系统的定位精确度。之前,泰国,老挝,文莱、缅甸4国都采用了中国的北斗系统,所以如果能实现的话,巴基斯坦将成为第五个用北斗导航的亚洲国家。就此消息,记者5月19日采访了巴基斯坦防务问题专家、巴国家电视台防务与外交节目主持人苏尔丹·哈里(退役空军上校)。  相似文献   

19.
李恒  杜德斌  肖刚 《软科学》2016,(4):8-12
构建指标体系计算我国31个省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结合重心模型计算出1996~2012年我国科技创新重心和经济重心坐标。输出重心点空间变化图,阐述我国科技创新重心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与经济重心的比较,揭示科技创新重心移动与经济重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重心落在河南省南部,不断向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偏移;科技创新重心不断贴近经济重心,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科技资源禀赋、配置效率和创新环境的差异演变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栅格尺度的中国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唐焰  封志明  杨艳昭 《资源科学》2008,30(5):648-653
运用GIS技术,基于1km×1km栅格尺度,计算了中国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并系统分析了二者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中国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期与适宜性。结果表明:①中国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空间分布大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中国人居环境的气候适宜性整体呈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由高原、山地向丘陵、平原递减的趋势;②基于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中国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地域差异显著,最高值分布在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东南部,舒适期长达12个月,青藏高原和天山山地等高寒地区为全年气候不舒适区;气候舒适期超过半年(6个月)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3强;气候舒适期为12个月的地区,面积不足全国的1%;③中国人居环境的气候适宜性评价表明,气候适宜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3.14%,相应人口占98.22%,临界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各占14.06%和22.77%,而相应人口仅占1.62%和0.16%,人口明显集中分布于气候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