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和新策略,它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生成的新情境、新内容、新方法和新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它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生成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谈及生生交谈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没有激情的过程。"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新课堂的显著特征,因为有了生成,课堂才呈现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问题。面对一些难以预  相似文献   

3.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精彩有效的课堂"都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真正有效的数学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及其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就是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中随机捕捉和适时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过程.叶澜教授曾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因此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随时抓取在课堂中即时突发的新信息,及时筛选,合理取舍,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从而使课堂在不可预约的精彩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陈用平 《快乐阅读》2011,(10):109-11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一种预设,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它更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境、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而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则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应该树立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重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新的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动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动态生成。笔者就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如下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许伟 《教师》2013,(22):46-46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交往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用爱心尊重学生,创设民主的情境,增强学生自信;创设激励的情境,激励学生思考;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从而使课堂动态生成得以呈现,使课堂充满活力,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完全按预定的程序运作, 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是当它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下学生的智慧、灵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许多数学知识往往只有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才能涌现和生成。教师必须关注课堂的互动生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探索,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促使有效的课堂生成。一、创设问题情境,捕捉资源生成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内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是珍贵的教学延伸点。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生成性问题情境并允许生成错误,展现学生的真实学习;围绕议题主线设计辨析式活动任务,在活动中有效纠错、动态生成知识;鼓励学生不断研究错误,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容错、融错、镕错过程中包容、化解、超越错误,在动态生成中转误为悟。  相似文献   

10.
燕宪昌 《文教资料》2007,(4):118-119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开发未曾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等信息,利用动态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呈现动态生成的勃勃生机。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忠实执行预设教案的过程,而一些关于生成的文章理论性太强,难以具体操作。本文主要论述通过利用个体差异、错误遗漏、多元理解、疑点困惑等随现的动态资源,提出生成美丽课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形态.它是指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具有弹性的预设前提,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成性课堂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开放动态且多元化的课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郭文平 《考试周刊》2010,(51):69-69
动态生成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热门的话题,是课改倡导的一个新理念。当数学课堂中出现了动态生成时,教师应及时捕捉、悉心收集、认真筛选来自于课堂生成的资源,对那些由课堂生成的无法预设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作出随机的应变、随时的调控、随势的引导。这样就能有效利用互动生成的课堂资源,把它变成精彩的一瞬,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的程序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是当它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下学生的智慧、灵性得以充分彰显时,实  相似文献   

14.
预设和生成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平衡好二者关系,才能保证教学计划高效完成。教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预设和生成的平衡:创设情境,引导生成;尊重学生,参与生成;把握课堂,动态调整生成。  相似文献   

15.
张红梅 《小学生》2010,(5):52-52
在课堂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是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  相似文献   

16.
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着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叶澜教授认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师生的动态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开发和利用好动态生成性资源,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广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动态生成”也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勇敢地暴露意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为课堂孕育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叶澜教授在其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思路开展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与原计划不同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一、动态备课。用教学预设促成生成  相似文献   

19.
数学的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彰显其活力和生命力。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使创设情境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抽象理论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设计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练习巧妙化,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20.
刘李治 《化学教与学》2011,(8):40-41,66
动态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诉求,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五彩斑斓的,蕴含着无穷生命力的。本文从对化学课堂中生成性教学的认识出发、积极构建生成性教学的策略,并且对生成性教学进行了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