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教育》2006,(3):42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钻研教材是教师最不可或缺的教学基本功.通过钻研,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丰富教学行为手段,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因此,我们提倡认真研究教材.只有研究,才能深入理解;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正确运用;只有正确运用,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研究教材对教师来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四川教育》2006,(2):42-42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钻研教材是教师最不可或缺的教学基本功。通过钻研.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丰富教学行为手段,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因此。我们提倡认真研究教材。只有研究,才能深入理解;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正确运用;只有正确运用,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研究教材对教师来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从2005年9月我市进入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越发感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原有课程体系下,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师只要吃透教材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去钻研教学大纲;但在新课程体系之下,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只有首先理解了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进行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一、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正确深入的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有好的设计和好的教学过程,才能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支架、平台。花费大量时间钻研教材、多角度理解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在不偏离教学的重难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5.
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师对教材理解得透彻,讲起课来就不会以概念解释概念,以词解词,停留在定义加例子,死板地解释课文上.如果教师能讲清道理,深入浅出,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可见,唯有深入钻研,才能融会贯通;唯有透彻理解,才能运用自如. 钻深钻透的标志是:能够高屋建瓴,驾驭教材,而不是为教材所局限,作茧自缚.钻深钻透,并不意味着钻牛角尖,而是要下工夫融会贯通.教师要理清知识间的关系,挖掘知识的本质,明确教材的来龙去脉,创造性地去掌握运用.那么,教师怎样才能钻深钻透教材呢?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它取决于教师对数学教材的理解程度。只有教师通过钻研理解教材,掌握了教材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才能把自己的思想修养、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学者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谈钻研理解数学教材的一些看法。1 全面整体地钻研理解教材钻研理解教材,首先要从全局了解整套教材的内容,编排意图,掌握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教材体系间的联系,做到对各阶段的教学目的,各章节的教学任务胸有成竹,再用高等数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钻研数学教材,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师只有通过钻研教材,掌握了教材的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才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教学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那么,教学教师怎样钻研理解教材呢?笔者认为,要树立如下钻研教材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数学教材的钻研和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研、理解教材的过程,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只有通过钻研理解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才能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才能把自己的思想修养、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学者经验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能力.正如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所说:“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相似文献   

9.
“分数与除法”这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只注重分数与除法形式上的关系,对于分数作为“商”的意义不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从而实际应用中学生还是不能灵活地运用。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以教材为本,深入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只有准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更深入地挖掘教学资源,创造性地用活用好教...  相似文献   

10.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备好课就必须认真地钻研教材。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钻研教材应从以下三条途径入手。第一条途径———从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教材是编者根据教学的总体目标、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等特点精心编写的。只有站在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了解编排的体系和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教师钻研教材时应当注意:1.浏览初析,整体把握全册教材;2.深究细研,整体把握一节教材;3.要纵观全册,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并以编者的…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教师而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备《云房子》一课的感受. 一、深入钻研教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多次指出: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例子"和"凭借".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只有深刻理解教材、把教材吃透,准备充分,才能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上课才能轻松自如、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材既是教师备课、执教的材料,又是小学生学习、复习的主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较好地完成数学教材的教学任务,就必须熟悉教材,钻研教材.钻研教材,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师只有通过钻研教材,掌握了教材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才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教学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那么,如何钻研小学数学教材呢?  相似文献   

13.
薛珍宝 《甘肃教育》2013,(24):42-42
一、熟悉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内容 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考核的依据。因此,教师要重视大纲的学习.只有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驾驭教材。要理解教材,不能只读一课或一个单元,必须通读全册教材,有条件时应通读全套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教材对音标和拼读规则的教学安排。  相似文献   

14.
就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而言,通行教材版本很多,比如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物理工具,也是传播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教授数学技能的信息载体.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揣摩教材,领悟其思想精髓,才能掌握数学教学的内核,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教学目标能否实现.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程度,教师对教材理解正确、深入、全面.就能制订精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认真钻研教材、很好地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费源,钻研教材是教师最不可或缺的教学基本功。通过钻研,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丰富教学行为手段,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因此,我们提倡认真研究教材。只有研  相似文献   

17.
正一、高素质的数学老师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根本更新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是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教学的引领者、帮助者,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构建知识.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切片"分析,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考试大纲和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对教材懂、透、化,知晓数学知识体系和教材的育人本质.只有这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广大高中教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深入学习、钻研教材,研究新教法、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深入钻研教材,是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教学创造的智慧源泉."瞻前顾后"地钻研教材,就是对教材统观全局,在教材的系统中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每一部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瞻前顾后地钻研教材,别有洞天地取得了丰硕的收获. 一、研究教材的整体结构,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对教材的钻研,不仅要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要研究这部分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所教这部分知识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是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增强意识性,注意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钻研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只有有效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才能深入领会编者的编排意图、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结合学生特点,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预设,开展有效的教学。此外,吃透了教材,才能对教学过程中众多生成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出现课堂冷场或课后补习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