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杨槐 《中国教工》2010,(5):15-17
在举国高擎“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中国工人伟大品格。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充满激情、感人至深的讲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应该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刊刊发《知识型劳动者尊严探析》和《高校教职工幸福指数实证解析》两篇文章。力图为读者进一步了解知识型劳动者群体的“幸福状况”和“幸福追求”,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提供一些理性思考和现实参照。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掷地有声的承诺温暖人心,让人振奋。尊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是人的"精神之盐"。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更有尊严、更幸福  相似文献   

3.
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他在3月5号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再次提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尊严"。这是2010年以来温总理第三次提到"尊严",也是"尊严"一词首次在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相似文献   

5.
"有尊严的生活"命题的提出和强调,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提高个人幸福指数、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无一不和人民群众的尊严密切相关。在制约人的尊严实现的诸多因素中,提高人口素质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老龄化问题分别构成人的尊严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当务之急和社会前提,这也是人的尊严在当代中国实践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代社会理性和科技文化的过度张扬,现代学校教育也随之全方位受到科学化和技术理性化的影响,教师职业被简化为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背离了教师对惬意与幸福的应然追求,无法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所本应体验到的个体尊严和幸福。教师如何过上一种有尊严的幸福教育生活?需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存在哪些可能的路径,有尊严的幸福教育生活才能成为现实?显然,这需要重构教师的教育生活,让"人真正成为教育的目的",给教师创造"自由和正义"的学校制度环境,还教师以全面丰富的生命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7.
牛锐 《高中生》2012,(18):10-11
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被尊重。温家宝总理郑重地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总理  相似文献   

8.
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就在于获得幸福。"幸福"已成为我国社会当下的高频词,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创新点,也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从哪里来?如何创  相似文献   

9.
教师与尊严     
尊严一词成为2010年最重要的词汇之一。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总理又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0.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2010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句话赢得全场代表委员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让人民活得有尊严"拨动了我们时代脉搏中最柔软、最庄重的那根弦.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讲了一句让人肃然起敬的话,他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幸福”这个词听得多了,“尊严”却比较陌生。我们终于可以谈论人的尊严了。  相似文献   

12.
本期话题有尊严地生活 在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有尊严地生活"成了2010年一个温暖的热门词汇。尊严闪射的是人心最亮丽的光芒,它并不借助其他事物而灼灼,其本身就是一个发光体。  相似文献   

13.
正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验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幸福,是幼儿生命教育的当务之急。一、引导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是对幼儿实施自我保护教育的基础1.教师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诠释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呢?究竟什么是幸福教育呢?康德认为,"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为终极目标"。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关口,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巨大,一波波的"技工荒"暴露了我国劳动力供求市场结构性矛盾.此种情况下,国家适时提升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把职业教育放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使之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没有任何一种教育能像职业教育这样关系到人们的择业、就业和尊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这番话,体现出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含义.这也让人们想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表态:"让劳动者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  相似文献   

16.
张明芳 《生活教育》2014,(19):107-109
淮安六中秉承"构建幸福校园,成就幸福人生"的核心办学理念,牢固坚持"以爱和责任,让每一个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核心价值追求,培养"有爱心,有尊严,有情趣,负责任"的现代社会公民。寓爱于教,寓情于教,把幸福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各项教育活动之中,上升到教育理论的层面。初步形成有特色的校本教育观、校本管理观、校本质量观,并由此构成学校幸福教育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对于教师的生活而言,幸福与尊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期所选三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对此做了各自的诠释。但毕竟只是“一家之言”,真诚期望更多的读者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现代消费主义无限复制着种种触手可及的快乐,或廉价或奢靡的欲望满足几乎成为幸福生活的内涵。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古典德性幸福的回归与复兴的时代背景。现代德性幸福传承儒家"君子之乐"的精神典范,着眼于幸福生活的主体之维,致力于培育与塑造自觉、自愿、自律、自由的现代人格,以克服当下社会幸福主体的迷失与异化。自由人格与幸福主体的精神境界内在关联,它们内在地决定着主体的理性思维、价值理想、生活模式、审美趣味与人生追求。培育与塑造幸福主体的自由人格,改善与提升幸福主体的精神境界,倡导现代社会的德性幸福,是对"生活何以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一问题在社会存在的主体维度上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是儒家传统德性幸福观与马克思"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学说相结合以构建现代幸福观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王啸 《山东教育科研》2010,(14):11-13,16
作为人之生活的根本目的,幸福是人永远无法回避的关涉自身命运的永恒主题,也是道德教育必须予以关注的重大主题。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要求我们充分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尊严,正确理解幸福与道德、幸福与权利、幸福与自由、幸福与关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2010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句话赢得全场代表委员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让人民活得有尊严"拨动了我们时代脉搏中最柔软、最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