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科技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伦理和道德的概念和特点 研究学问,弄清概念极为重要.现在很多伦理道德方面的著作把伦理和道德混为一谈,认为伦理学是道德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既然如此,直接称为“道德学”岂不更准确明了?又有望文生义者认为,伦理指如同玉石的纹理一般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然而古今中外讨论的伦理问题,远远超出人际关系,也不一定都属于道德范畴,例如科技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伦理关系,而不是人际关系或道德关系.蔡元培先生认为,伦理学有别于“示人以实行道德之规范”的修身书,它“以研究学理为的,各民族之特性及条教,皆为研究之资料,参伍而贯通之,以  相似文献   

2.
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的相关讨论都植根于对集约化饲养场农场动物的关怀和悲惨生活的不忍,动物福利科学和动物伦理学相互交织,共同形成现代畜牧业变革的道德文化力量。动物福利概念和动物福利科学的兴起蕴含着革命性的道德主张,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道德关系以及我们关怀和保护动物的道德义务,系统变革非人道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讨论动物伦理问题和现代畜牧业的道德转型,不应低估动物福利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构建面向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动物伦理学,不仅需要道德价值和动物伦理的引导,也需要动物福利科学的经验支持,需要动物福利科学家、动物伦理学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不可想象的福祉和危害,使我们科技人员不得不不思考科技与伦理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科技与伦理的思考,科技与道德的辩证关系,科技发展的道德和发展伦理方面深度剖析了科技伦理学的内涵。充分发挥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建立美丽新中国。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伦理”为中心的话语存在着多种言说方式,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伦理主义的决定论、协调科学与伦理关系的二元论以及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等。围绕“科学伦理”呈现出来的问题意识要求全新的研究理路,以非主体的人道主义精神有望超越上述几种研究路向,从而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诚然,研究范式的转换不仅要求孕育了现代科学而又处于强势的西方文明进行反省,亦要求当代生活本身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5.
生命伦理学研究的最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来新兴生物医学技术伦理学研究进行了综述,报告了干细胞研究、人一动物混合胚胎研究、干细胞研究的临床转化、生物信息库、神经科学、合成生物学和汇聚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研究的最近进展。这些新兴生物医学技术伦理学研究,包括“我们应该做什么”的实质伦理学研究,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做”的程序伦理学研究。本文也报告了人们在探讨这些伦理问题的基础上,对这些新兴生物医学技术的政策和管理提出的种种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理论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宋海龙①自然选择的迷雾彭新武①从“马恩对立论”透视自然辩证法的当代价值袁方①科学的问题谢鸿昆①环境伦理学的价值论困境及其症结孙道进①语境的逃离与重建——从实用主义观点看环境伦理的话语建构姬志闯①近现代科技革命与传统思维方式博弈论萧成勇②“科学伦理”研究范式的转换谈际尊②解读信用理念形上原理及其伦理意涵的道德生态陈绪新②公共健康实践的伦理原则探析史军②环境物的“内在价值”——第三种思路曾小五②从生物多样性走向文化多样性盖光②“自然”何以“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科技期刊有着重要作用。对科学文化而言,科技期刊是最适宜的传播工具和手段。科技期刊在传播科学文化中不仅涉及如何快速传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传播什么样的文化问题,即如何使传播的内容是科学的,原创的,真实的。这就涉及到有必要研究科技期刊伦理问题。科技期刊伦理涉及论文发表全过程中反映出的伦理问题,及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反映出的伦理问题两个方面。本研究将探讨科技期刊在传播科学文化中的作用及在传播中各种学术不端的表现形式和应对措施;重点阐述作为科技伦理学分支学科的科技期刊伦理学在传播科学文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防治学术不端提供理论支撑、探讨防治学术不端的方法、研究期刊和论文评价中的伦理问题三方面。特别是后者,尚未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研究表明,符合科技期刊伦理学的传播才能对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略论科技元伦理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科技元伦理学”的概念,并视其为元伦理学在科技领域中的体现,或科技伦理向“元”问题的提升,再就善恶、责任、公正、代价等科技伦理的核心范畴展开了元伦理层次的语言分析,力求使科技伦理的这些基本价值词和道德词明晰化,以求科技伦理的道德原则具有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韩彩英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753-1760
 无论是从历史的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科学和技术都有相互统一的方面,但二者并不是同一的。统一性并不等于同一性或者同质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是确定科学伦理的论域和科学伦理学的学科理论取向的根本前提。而领域间的价值追求差异决定了领域间在伦理道德的理性功能定位和理论取向上的不同。在“科学技术”活动之序列各个片断或环节上,伦理道德考量的重点是应当有所区别的。辩证地把握“科学技术”活动普遍性、一般性道德原则和伦理准则,并与特定片断或环节的领域性、具体性道德原则和伦理准则的整合性的综合建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康德三大批判哲学提出的科学王国和道德王国的分离与统一问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引发的生命伦理、网络伦理和环境伦理等冲突,而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学术魅力的课题。调查表明,在当代社会中两个王国的现实冲突、特别是克隆技术引发的生命伦理,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考察一些哲学家特别是德国哲学家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关系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探索面向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学,实现科学王国和道德王国的统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三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本刊记考在深圳专程采访了致力"成为推动中国半导体设计产业的主要办量'的翱科公司与其创始人--副主席兼策略总裁高秉强及技术副总裁、翱科半导体公司总经理陈凯博士.  相似文献   

12.
科学界有一句格言,“创造的秘诀在于求异”。异,就是与众不同,就是独树一帜。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是属于“特异”一类的人。他们勇于发表异言,乐于坚持异见,善于运用异思。总之,他们的特征是标新立异。“异”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有人曾把“异想天开”贬斥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没有“异想”,何来“天开”呢?异想,使我们摆脱了控制性观念的束缚,使我们超越了常规式思考的限制。有人也将“见异思迁”一词用来讽刺某些在事业上不安分守已的人,这也是不恰当的。须知,这个“异”正是创造本能的体现。山…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从其产生以来,自然界是否存在客观辩证法问题一直是争议的核心。辩证法概念发展的一般哲学史含义同德国古典哲学的特殊转义是造成自然辩证法概念理解分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哲学史背景下对辩证法概念进行文本学考察,是判别自然辩证法概念真实含义及其合理性的最可靠依据,是深入进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前提,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完整性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唐芬 《科教文汇》2011,(8):163-164
喜欢活动、需要快乐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中间包含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在活动化教学活动中,他们要摸、要闻、要尝、要听、要唱、要跳、要画、要写:在和伙伴们一起活动时,要说话、要进行思想交流、要模仿别人,要探索、要创造、要驰骋于想象的天地。他们积极参与其问,兴趣盎然,领悟了学习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满足.从而充分发挥了个性.提高了他们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5.
陈光霓 《科教文汇》2012,(25):86-86,91
讲述故事的游吟诗人和歌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播者。文章以传统西藏的说唱艺人"仲肯"和古希腊诗人"荷马"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游吟诗人的共通之处,说明故事的讲述人在"行走"中不仅完成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流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了凝聚群族认同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16.
蔡鸽 《科教文汇》2013,(2):131-132
0—6岁的儿童年龄较小,生长发育较快,孩子的营养、吃饭问题就成了老师和家长们一个比较关注的话题。而现在的很多孩子由于挑食、厌食导致体重超标、营养不良,本文在基于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生理和家长的教育问题,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参考文献"与"引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晓军  王昕 《情报科学》2000,18(2):180-181,184
"参考文献"、"引文"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析法常用的两个学术用语,针对目前某些文献中对这两个术语使用比较混乱的现象,本文从信息的角度论述了这两个术语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与"世界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经济为全球所瞩目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整体经济的质量和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效益也较过去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外资企业蜂拥挤般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并迎来了其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文献角度与医学原理,分析了《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一句中的"痒"字,对历代医家的理解作疏解,并结合当代学者的观点展开了探讨。同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含义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吴志春 《科教文汇》2014,(36):223-224
“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试图对“根”与“跟”的神话哲理进行阐述,并在文学哲学等领域探讨文化寻根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