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国总统否决权模式的确立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制衡理论,又有历史的借鉴。授予总统否决权意味着扩大总统的权力,授予总统多大否决权是困扰制宪者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应授予总统何种形式的否决权。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制宪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最终确认了美国总统否决权模式:总统的常规否决是相对否决权;搁置否决是绝对否决权;否决权由总统独立行使。  相似文献   

2.
否决权是宪法赋予美国总统的一项重要的立法武器,总统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否决权以制衡国会立法,关键在于总统如何运作。总统对否决权的运作是相当复杂的,总统运用否决权是多重因素的合力作用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有一幅插图(图一),图下注释为“华盛顿率军横渡冰凌翻滚的特拉华河,袭击特伦顿”。经查证,这幅油画名为《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是美国画家曼纽尔·诺伊苏于1851年创作的。华盛顿位居画面正中,两眼注视前方,副手手擎美国国旗,周围一群水手在奋力划桨。  相似文献   

4.
正一、不同教材对"华盛顿当国王"的不同表述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乔治·华盛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历史选修四《美国国父华盛顿》中都涉及他。众所周知,华盛顿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军总司令、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持者、美国的首任总统,他开创了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先例。同时,华盛顿拒绝"当国王"的  相似文献   

5.
<正> 否决权是美国总统诸多权力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它具体体现了三权的制衡原则,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探讨美国总统的否决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三权分立与制衡的理论。一、否决权的发展历程“否决”一词源出拉丁文veto,意为“我禁止”。作为一种政治权力,最先为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保民官所享有。不论元老院的决议或执政官的命令,凡是有损平民利益的,保民宦皆可行使否决权。保民官卡努留就曾否决了《十二铜表法》中有关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不得当选为执政官的条文。保民官的这项特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而且作  相似文献   

6.
2008年3月20日,美国《华盛顿时报》(The Washington Times)报道说,保存在美国国务院网络资料库中的美国总统竞选人奥巴  相似文献   

7.
党国英 《学习之友》2006,(12):24-26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领袖。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制宪会议主席,随即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2年连任。1796年任期届满之际,美国朝野绝大多数人士要求华盛顿再次竞选连任总统,但华盛顿予以拒绝。  相似文献   

8.
现行统一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选修)上册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指出:“1917年,美国参战……”众所周知,早在1796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在他的《告别词》中告诫美国人民利用其远离欧洲大陆的有利条件,避免卷入欧洲的政治与军事冲突。华盛顿的孤立主义思想长期以来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指导原则。那么,  相似文献   

9.
<正> 华盛顿(1732—1799年),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军总司令,美国第一任总统。长期以来,人们只是将华盛顿作为政治家去研究,在论及美国政治思想家时,表现出对华盛顿及其政治思想的冷漠和轻视。然而,只要深入研究一下美国政治思想史,就会发现华盛顿作为思想家可与潘恩、杰斐逊媲美;他的政治思想不仅具有代表性和创造性,而且深刻影响了美国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在美国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华盛顿著作甚丰。现已整理出版4卷本《华盛顿日记》和39卷本《华盛顿著作集》。本文拟就华盛顿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认同与创新及其特点与影响略陈管见,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0.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最近被人刨了一回老底。有消息称,1789年10月5日,他从纽约社会图书馆借了两本书:《国际公法》和英国《下院辩论》第12卷,还书日期应为当年的11月2日,但是,他一直没有完璧归赵。如今,220多年过去了,华盛顿的还书逾期滞纳金已累计高达3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纽约时报》载文(《参考消息》2001年3月16日转)尝谓,美国开国迄今43任总统中,有22位是爱书人,其爱书的程度,恰与其治国的出色程度相埒。就藏书量而言,老罗斯福达15000册,杰斐逊7000册,菲尔莫干4000册,华盛顿1000册……且征诸美国历史,爱书总统远较其他总统杰出,极不爱读书的两三位总统则排在最末尾。这里面除了好奇心,或者,“行动的巨人照例有高度躲进自身的能力”(尼克松引戴高乐语)之外,读书更与其管理国家的能力成正比。当然,正像几乎所有读书人可爱的小脾气,杰斐逊和亚当斯腹笥充盈,饱学眼高,遂“瞧不起泥腿子华盛顿”。实则后人研究华氏文章和书信,结果显示,华盛顿读过不少书;老罗斯福则爱到旧书店搜寻奇书趣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 美国总统选举并不是全民直接选举,而是间接选举总统.选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选举人,再由选举人投票选举总统,从而形成了美国特有的总统选举人团制度.总统选举人团制度的创立,是美国在建国初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民主与保守观念激烈斗争和相互妥协的产物,是与会者为了平衡各州与国家权力分配相互让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热点背景】(新华社华盛顿8月15日专电)8月15日,美国铸币局在华盛顿的杰斐逊纪念堂前举行一美元杰斐逊“总统硬币”发行仪式,推广即将于16日第三度正式发行的一美元“总统硬币”,期望以此达到帮助国民补习历史知识等四大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兴濂 《学习之友》2010,(12):55-55
1789年1月,华盛顿以无可争议的全票,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1792年12月,他又以全票当选为第二任总统。当时的美国宪法规定总统任期4年,准予连选连任,没有上限。鉴于华盛顿的彪炳业绩和崇高威望,世人普遍认为他会终生连任。华盛顿自己却不这么想。  相似文献   

15.
美国历史发展至今,已有39人君临总统宝座.人们常以“任”与“届”来表达美国总统的排列次序.但是,在使用这两个词汇时,很容易发生混淆和谬误。所谓“任”是指担任美国总统的人次,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首任总统,从他以下,按顺序排列,排在第几位就是第几任.如约翰·亚当斯为第2任,杰斐逊为第3任,杰克逊为第7任,林肯为第16任.值得注意的是,“任”仅指担任总统的人次,而与历任总统的人数不完全吻合。1889年,克利夫兰总统卸任,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2009年1月20日.他在华盛顿宣誓就职,成为白宫的新主人。在庆祝当选的集会和总统就职仪式上。奥巴马分别发表了演说。这两次演说,涉及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许多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7.
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承载者和延续者,伟人则更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人教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介绍了22位历史人物,《美国国父华盛顿》是第三单元第2课的内容。由于时空距离的久远、阅读范围的局限、生活体验的不足等因素,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认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四年一度的总统竞选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今年谁能入主白宫当选美国第43任总统,尚待经过两党数月殊死较量后于11月方能揭晓。美国总统选举起始与1789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自乔治·华盛顿就任开国元首  相似文献   

19.
全美闻名的拉什莫尔山,俗称“总统山”。耸立在南达科他州拉皮德城郊区。山上雕刻着美国四位著名总统的巨大头像。从左至右,这四位总统是:开国元勋华盛顿、《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佛逊、奠定20世纪美国之基础的西奥多·罗斯福和解放黑奴的领导者林肯。四人的肖像十分突出,他们的表情都严肃而庄重。那紧闭着的嘴唇、凝视着远方的眼睛,维妙维肖,颇为传神。  相似文献   

20.
美国历届总统的就职演说从某种程度上浓缩了他们各自的政治思想、施政纲领及作风,也包容了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事项及主要特征,循着他们的话音,透过他们的思想,我们可以寻觅到历史的踪影,对美国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建华等人编译的《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说精选》(以下简称《精选》)一书读后,可以给人如上启迪。从华盛顿到里根(《精选》一书所收篇目截至里根为止),每位总统就职时,都会于其就职日发表一篇就职演说,这已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面对成千上万的国民,历届总统要借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