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高考历史第39题是材料解析题,它涉及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历史认识问题,立意很好。但是,由于命题组的疏忽,参考答案多是材料要点的机械重复,有悖于“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导向,结果是落点太低,引起了广大考生和历史教学界的广泛议论。  相似文献   

2.
1.以学科主干(基础)知识为考查核心。2004年文综全国卷(以下简称2004年卷)历史部分的命题选点仍然以学科基础知识为主,以学科主干知识为核心。如:第12~15题(“中国古代和近代科技”题),第16~19题(“文字资料和文物的价值”题),第20~23题(“古今中俄(苏)关系发展演变”题),第24题(“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题),第37题第(2)小题(“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影响”题)、  相似文献   

3.
2004年科综合(全国、浙江等省新课程卷;本刊全国卷Ⅱ)第37题(下称“整体世界题”),乍看平淡朴实,实则奇巧精致,立意深远:凸显新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隐性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介入时事,现实性强。“整体世界题”融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于一体,是一道典型的材料型问答题,时间跨度达二十个世纪,空间涉及六大洲,材料丰  相似文献   

4.
【备考提示】以“十年”和“百年”为单位的“周年”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在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中对周年问题的考查多有涉及,如江苏历史卷第20题考查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160周年);对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30周年)的考查,有宁夏文综卷第34题、广东历史卷第15题、上海历史卷第38题“中国的1978”等;  相似文献   

5.
“赤壁之战”题是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的一道历史选择题。该题如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见图)一触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日:“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相似文献   

6.
在2005年的高考试题(含文科综合卷题、文理综合卷题和历史学科卷题)中,有一批以考查中外宪法为内容的题目。如:“文综”全国卷Ⅱ中的宪法是立国之本题(第16—18题)、美国宪法三个修正案与美国公民选举权变化题(第37题)。“文综”全国卷Ⅲ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9条题(第32题)、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与黑人地位改善题(第37题)。“文综”天津卷中的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称路易十六为“国家第一公务员”题(第17题)。文理综合广东卷中的1954年我国颁布宪法题(第40题)。文理综合辽宁卷中的宪法反映国家政治文明状态题(第10—12题)。历史…  相似文献   

7.
中学师生对历史材料题司空见惯,但未必由于司空见惯而驾轻就熟,实际作答的情况往往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随着历史材料题呈现的形式和角度的不断变化,历史材料题越来越像一个禁锢学生思维的“魔咒”——直接影响着学生得分的高低。如何解开这个“魔咒”,笔者不妨在此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8.
综卷的命题出现了一个新趋势:第48题(历史选作题,属选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般不在《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中命制,随便命制一些平常的材料解析题,实际上是貌似选修的非选修题。说貌似选修,是因为人物模块的试题就命制一个“考试范围”以外的“人物”,如,2010年的人物是“曹操”,2011的人物是“钱玄同”.2012...  相似文献   

9.
充分肯定世界上各种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重视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是近几年历史高考的显著特色。如2004年全国卷Ⅳ文科综合“历史上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题选择题(16—19题),上海历史高考卷37“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题;2005年全国卷Ⅲ文科综合“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经常见到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主题选择题(12—15题),北京文科综合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主题选择题(12—14题);2006年全国卷Ⅰ文科综合37“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题(详见后面相关例题)都体现了这一点。这样的命题思路跟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讲的精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孤证不立”是史学研究的准则之一。对2008年历史高考广东卷第4题,不少老师便以此条准则去解释该题的正确答案。笔者认为,该题考查的不是考生对“孤证不立”这一考据原则的把握,而是考查考生从史料中合符逻辑地推理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今年的广东卷又有试题直接强调史料与结论的关系,使笔者觉得有必要对这几道题作些分析,以说明“孤证不立”与“材料不充分”之间的关系。首先是2008年广东卷第4题:  相似文献   

11.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看,图片入题比较普遍,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就试题言,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还有改错题。就图片言,既有历史照片,也有历史地图,还有文物图。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图片入题与新课标教科书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相辅而行、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之“教学建议”中要求“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阐述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的认识”,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引起了很好的反响。2011年第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使此类开放性试题在全国卷中独立“门户”。2012年第41题“评析‘冲击一反应’模式”,进一步巩固了这种题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历史材料解析题融阅读、辨析、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规律为一体,是测试历史学科能力的“多面手”:历史材料解析题又以提供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基本特征,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活、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全、答案简明扼要等特点,在高考历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解析材料题呢?解析材料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里不妨将之归纳为读、审、找、答“四步曲”。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客观题部分总体来说继承并发展了2005年的命题风格,着眼于考查考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难度不大,仍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原则。笔者调查了苏北近400名历史考生的客观题答题情况,发现第3题失分人数较多,而这道题并不难,问题出在哪里呢?还是先来看题吧:  相似文献   

15.
为便于读者对试题的了解。两道历史主观题(材料解析题)转录如下: 38.(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6.
肖焕 《科学教育》2006,12(1):51-52
材料解析题是对历史学科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性考查。它融阅读、辨析、理解及阐述本质和内在规律为一体,是测试学科能力的“多面手”。因此,近年来材料解析题已渗透到高考的各种题型之中。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审、读、取、结”四步解答法,供大家参考。为说明其解答思路,现以2005年河北文综卷(全国卷1)的37题为例:例: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材料二在20世纪…  相似文献   

17.
高考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注重能力目标的考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是无法彻底摆脱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命题的束缚。实行新课程以后,高考试题逐渐变化,2008年的能力考查已经涉及“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这一动向应该引起教学的充分注意。本文仅就广东卷第4题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全国卷41题和江苏卷22题都属于历史论证题。这种题型一般的模式是向考生提供一则或一组与已学知识相关的材料.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材料,确认其史学意义、价值:或尽可能地提取材料中蕴涵的有效信息.支持某种阐释或观点;  相似文献   

19.
王叶军 《历史学习》2003,(10):26-28
历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有“一幅古代到现实高度浓缩的历史画卷”之美誉,其“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弘扬时代主旋律,凸现活的历史教育”、“强调学以致用,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命题理念、命题的角度与技术乃至于命题的知识载体都起到了引领全国高考与中学历史教育的潮流。纵览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37题(长城题)借鉴了2001年上海卷37题(燕王夫人墓题)和2002年上海卷28题(秦砖·汉瓦与东汉·画像石题)而且与2003年上海卷第28题(唐代妇女三彩陶俑照片)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上海高考卷的特色。其一,命题立意现代化1.以考…  相似文献   

20.
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卷(文字版)第39题第3问的相关材料及问题如下:(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