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讨论 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讨论,曾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今天我们再次将其拿出来,还有没有讨论的必要?还有没有讨论的空间?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历史学、历史教育学的发展,中学历史研究者对构成历史课诸要素、历史学习目标、教学形式的认识都已发生极大变化;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教师关注的重点也由绝对的教材权威移向“用教材教”,由绝对的教师权威移向“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的评价体系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冠以新教材观、新学生观之名的理念在思想层面被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讨论,曾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今天我们再次将其拿出来,还有没有讨论的必要呢?还有没有讨论的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历史学、历史教育学的发展,中学历史研究者对构成历史课诸要素、历史学习目标、教学形式的认识都已发生极大变化;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教师关注的重点也由绝对的教材权威移向"用教材教",由绝对的教师权威移向"以学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讨论,曾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今天我们再次将其拿出来,还有没有讨论的必要呢?还有没有讨论的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历史学、历史教育学的发展,中学历史研究者对构成历史课诸要素、历史学习目标、教学形式的认识都已发生极大变化;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教师关注的重点也由绝对的教材权威移向"用教材教",由绝对的教师权威移向"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的评价体系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冠以新教材观、新学生观之名的理念在思想层面被广泛接受。然而先进的理念是否能真正转化成为教学行为?教师和研究者究竟应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4.
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讨论,曾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一堂好课的标准”仍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观点有价值、有意义、有影响,为中学历史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然而,转换角度审视当下的历史课堂,我们发现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公平的角度,对一堂“好课”的标准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家都想给“好课”一个比较准确的界定。下面,笔者以初中历史课为例谈谈一节好课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问题》上展开了“上好一堂中学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的专题讨论,我认为这个讨论很重要,很有现实意义。一个教师弄清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并且能想方设法讲好某一堂课,就有希望讲好第二堂第三堂课。有好多教师问我怎样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我总是劝他们花最大的精力讲好一堂自己最喜欢的课,然后从这堂课中来总结经验,摸索出教学规律和自己应该走的一条路子来。一个名演员,每个戏上都得见功夫,但总有那么几个“保留节目”、“拿手好戏”。一个好教师也一样,每堂课都得用力,但要有那么几堂课讲得特别出色。我们经常举行观摩课,就是做出一堂好课的样子来给大家看,让大家共同研究。这种“解剖麻雀”的方法,是我们总结教学经验的捷径,历史教学是由一堂一堂接连不断的课组成的,弄清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总结了一堂好课的经验,就能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教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陈莉 《学语文》2014,(3):15-16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时的课、真实的课。其中“丰实的课”,指的是生成性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好课”的标准,人们有着个性化的理解,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从课堂教学的宏观层面上看,依然存在着很多共性。在此,笔者把“一堂好课”定义为“一堂家常好课”,也就是说既是公开课也是日常课。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关注思维培养,对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一堂好课没有固定的标准,但一堂优质课一定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作为一名教师想打造一节思维型的好课,是有可以遵循的标准的。深入了解学生;深刻理解教材;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把课上好。受到学生的欢迎。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这可谓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好课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喜欢,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这是教师的立“教”之本。要让学生喜欢。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其中让历史课堂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识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笔者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个常话常新的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该论题的研究就从来没有间断过。从2013年第11期至2014年第11期,《历史教学》杂志社总共刊登了16篇有分量的文章来讨论历史好课的标准。本次讨论,可以说是近30年来最为集中的一次。其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全面梳理和呈现了进入21世纪后、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识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笔者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关于“好课标准”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一堂课的评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和评价,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可谓“各花入各眼”。同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上课,同样按照新课程标准去教学,为什么产生的课堂效果却千差万别呢?其实,再好的理念也需要教师去践行.再好的课程标准也需要教师去落实,教师的认知能力和专业水平决定了课的优劣。好课需要预设,好课更需要生成,课程标准中生硬的文字只有有效地融入变化万千的课堂中才能产生神奇的功效本期“专题”栏目,  相似文献   

15.
陀立钧 《广西教育》2009,(35):49-49
现代的历史课堂更多地提及“历史学习”,历史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学习平台。在学习中,学生由原来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学习绝对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协作者和合作者。那么,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呢?  相似文献   

16.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养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笔者窃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养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笔者窃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养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笔者窃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自新课标施行以来.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言论很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课改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心灵冲击。一时间群雄纷起,百家争鸣.语文大花园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况。尽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开放性大讨论,但由于地域的差别。教材的差异,学生本身素养的高低之别。都会带来对“一堂好课标准”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浙江经济发达地区学生素养较为不错的现状.探讨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教师的功底在课堂上得以凸显,教师的价值在课堂上得以实现。教师之于课堂,犹如演员之于舞台,苍鹰之于蓝天,将军之于沙场。那么,怎样的课算是“好课”,虽说一堂好课难以设定绝对的标准,但总还有些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