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古籍整理与出版工作出现了一个兴盛的局面,令人鼓舞。1990年底,新闻出版署在山东烟台召开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会议”,总结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经验,研究问题,进一步组织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92年3月新闻出版署又举行了全国首届优秀古籍整理图书评奖活动,评出优秀古籍整理图书117种,调动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今年5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为大会题词、宋平、李瑞环为大会发来贺信,全国十余家报纸对会议情况做了报导,盛况空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关怀,进一步推动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我有幸参加了近年来古籍整理与出版工作的这样三次大的活动,颇有感触,谈几点意见,就正于从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同行。  相似文献   

2.
出版要闻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初评工作会议近期举行,评审产生了“‘十一五’规划项目(草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以该草案广泛征求学术界意见。在此基础上,修订出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2006—2010年)重点规划》。2005年4月25日,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关于申报“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通知》,截至7月,全国古籍办共收到来自全国86个出版社的376项选题的申报资料。加上由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转来的申报国家“十一五”图书出版规…  相似文献   

3.
出版要闻     
近 日 ,新闻出版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制订“十五”期间(2001—2005年)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通知》。通知称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 ,优化结构 ,提高质量”的方针 ,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使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组织全国古籍出版社及有关出版单位 ,制定“十五”期间(2001—2005年)国家古籍整理…  相似文献   

4.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的规划以及专业队伍的壮大,是我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只有总结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文章以"十三五"少数民族古籍重点出版项目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现阶段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发展现状,并就相关现实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新时期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原是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指导和规划全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机构,由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根据齐燕铭的报告批准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李建廷 《出版广角》2022,(12):26-30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出版业建立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机制,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成果丰硕。在新时代背景下,出版业应在原有古籍工作体制的基础上,在项目立项、编辑出版等方面继续完善,不断提高古籍整理出版的质量,使古籍整理出版真正地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三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学术界和出版界期待已久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在北京召开了。这是一个计划会议,代表们围绕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具体范围和一般进程进行了讨论,做出了为期九年(1982至1990)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这次会议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召开  相似文献   

8.
《当代图书馆》2009,(3):79-79
2009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补贴评审工作已完成,64家出版社的132种项目获得2006万元的补贴,为历年来古籍补贴金额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8月11日在京召开的古籍整理出版补贴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尚之在会上通报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今年的工作,并对补贴项目的出版质量、加强补贴项目经费管理等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9.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下发报送《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执行情况和增补项目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古籍类图书是一个特殊的图书出版门类,古籍整理出版对编辑加工环节的要求较高,对编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较高.文章从工作实际出发,浅议古籍整理出版中的常见差错与防范.  相似文献   

11.
祝晓风 《图书馆》2002,(6):19-19
11月 2 0日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展。这是近年来较全面地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古籍整理出版成就的展览。据不完全统计 ,建国以来经过研究、整理之后出版的古籍图书约为 1万种〔其中丛书如《丛书集成》(收书 4 10 0种 )、《四部丛刊》(收书 5 0 4种 )等只作 1种计〕。而从 1981年至今所整理出版的古籍图书总计约为 80 0 0种 ,占建国后新版古籍总量的 80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远比清修《四库全书》的收书总数为多。1981年以后 ,国家每年约拨出专项经费用以支持古籍整理出版 ,再加上国家出版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使…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国家加大了对古籍整理研究及出版项目的支持力度,古籍整理研究出版成果丰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古籍图书的出版,与往年相比同中有异。同者,2010年的古籍出版仍可分为当代新编纂的古籍文献、校点与注释的古籍文献、编目和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传世古籍浩如烟海,古籍整理出版是千秋大业。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古籍整理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巨大的支持,古籍整理出版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坚持整理与普及并重,古籍普及读物逐渐显现繁荣局面。这是国内有关出版社在“古为今用”方针指导下长期坚持古籍整理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出版日益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可是,目前有关古籍普及读…  相似文献   

14.
此文是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匡亚明同志于1992年5月25日在第三次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上的讲话。本刊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总编室编印的内部刊物《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一九七九年七月三十日出版了复刊后的第一期。今后将陆续编印,大致每两月一期。《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是一九五八年创刊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出版,前后八年共出版七十八期。这个《简报》是根据齐燕铭同志的倡议创刊的,齐燕铭同志当时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并兼任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负责人。他亲自拟定了刊物的名称  相似文献   

16.
“敦煌古藏文文献出版工程”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经典出版工程之一,其主体部分《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先后被列为“2011—2020年国家古籍出版规划”“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分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文章回顾了“敦煌古藏文文献出版工程”项目实施的来龙去脉,梳理总结打造这项文化出版精品工程的顶层设计、出版历程、编辑经验及重大意义,全面呈现几代藏学专家、出版人的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17.
自从党中央发出整理出版古籍的指示以后,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制订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9年规划,中华书局等专业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常用而又急需的古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去年的工作反映出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受到各地的重视。以前搞古籍出版工作的,只是中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和北京语言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古籍整理研究出版现代化国际会议”将于1995年7月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将本着交流学术成果、沟通研究手段、探讨合作方式、弘扬中华文化的宗旨,积极探讨以下课题:古籍语料库的整理与研究,古籍整理研究用的字体与字形、字库与词库,用于古籍整理、研究出版的中文平台,古籍语  相似文献   

19.
古籍整理出版中的版权问题辛广伟古籍整理出版中的版权问题,已直接影响到了有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如某项重点作品已整理完毕,却因版权问题至今不能出版。某学者的一部关于古代经济学的遗著,因修订问题悬而未决,至今不能付榨;有的对古籍原件两个出版社发生版权归属纠...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古籍整理与出版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家对古籍整理工作十分重视,这可以从以下的措施和产生的效果得出结论. 一、古籍整理的资金补贴,从200万元,到400万元、800万元、1000万元、1400万元、1800万元,逐渐增加.这笔资金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带动和鼓励了重点项目的整理和出版,作用巨大. 二、古籍整理与出版的规划,不断完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计划"的实施,不但保证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整理与出版,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上下重视、上下共管、上下齐建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