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不断受到诉讼的威胁,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民间审计已发展到了通过评价审计风险制定审计战略计划的风险基础审计阶段。与制度基础审计相比,风险基础审计的程序和方法都有其特殊的内容,且有着自身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模式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文章对风险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2种模式作了研究和比较,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阐述,风险导向审计是从制度基础审计发展而来,两者的审计步骤基本一致但重点不一样,风险导向审计不受内部控制的局限,弥补了制度基础审计的缺陷。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也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孙伟 《科技与管理》2003,5(5):93-95
从审计模式发展的3个阶段入手,介绍了目前较为先进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基本理论,并对采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具体程序、具体方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内部审计同民间审计一样 ,存在审计风险。本文主要从内部审计组织架构、道德风险及风险基础管理等几方面出发分析其风险 ,并以公司治理理论、期望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企业改革实践探讨了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不断受到诉讼的威胁,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民间审计已发展到了通过评价审计风险制定审计战略计划的风险基础审计阶段。与制度基础审计相比,风险基础审计的程序和方法都有其特殊的内容,且有着自身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信息化应用的背景和电子政务的特殊性,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审计风险。以审计风险理论为。基础,并借鉴COSO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研究框架,并具体阐述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中固有风险的识别、评价方法,以及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识别及应对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审计风险理论包括审计风险内涵和审计风险特征的研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现状和成因的分析,对审计风险的识别及评估,进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试论审计理论的信息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伟涛  张松 《内江科技》2006,27(2):39-39,45
认识审计理论的基础对于研究审计理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证明其是审计理论的基础之一,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来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苗会永 《科教文汇》2013,(35):34-35,38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三个阶段,而正确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同样,对审计项目而言,风险识别也是对审计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因为只有准确、全面地识别审计项目面临的风险,才能对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处理做出正确的决策。本文结合审计项目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联系,从途径、方法和内容三个方面对审计项目风险的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郑佩荣  刘玉晗 《内江科技》2005,(6):19-19,30
审计理论基础是构筑审计理论大厦的根基.狭义的审计理论基础是指蕴含审计思想促使审计产生或通过直接作用审计基础理论决定和影响审计本质的理论.本文以对审计本质的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雷 《科技创业月刊》2012,(10):28-31,34
通过对建设项目审计的发展历程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建设项目审计的理念和方法还比较落后,分析了在建设项目审计中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观点,构建了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流程,提出了应用中一些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起点,是整个审计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然而,目前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本文特对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科技突飞猛进、政治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迎合高度风险社会的产物,代表了现代审计发展的趋势。本文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和要求,提出了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审计发展历经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以及风险导向审计。近些年,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持续发生变化,国内外部分公司相继暴出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会计舞弊丑闻,牵涉其中的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或是陷入旷日持久的法律诉讼,或是被迫关闭。发源于上一世纪80年代并在审计实务中沿用至今的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正面临挑战,独立审计理论、实务需要适应变化的环境推陈出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由于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是评估审计风险观念、范围的扩大与延伸,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从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基本特征、具体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概念的界定 总结出其基本特征,然后以其基本特征为认定标准,从三个角度来探讨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朱世佳  张军虎 《内江科技》2004,25(5):66-66,19
本文从已有的“审计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和审计理论发展本身的角度,对“审计理论基础”研究提出了一些疑问,并给出了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其选择确认标准、审计理论结构关系以及“审计理论基础”研究的意义等角度来认识与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沁沁  伍华达 《科教文汇》2013,(28):168-170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校区基础建设项目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加重了高校基建审计部门的负担。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基建工程审计工作中应合理评估审计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基建审计质量。本文阐述了高校基建工程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从提高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规范内部审计程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校区基础建设项目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加重了高校基建审计部门的负担。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基建工程审计工作中应合理评估审计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基建审计质量。本文阐述了高校基建工程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从提高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规范内部审计程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审计风险及其特征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能够更好的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充分发挥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作用,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全面掌握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进而有利于节省审计成本和克服缺乏全面性的观点而导致的审计风险,针对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