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校园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标志,教育部从2000年起启动了“校校通”工程,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校园网建设的热潮。几年过去了,调查显示有部分先期已建校园网的学校收效显著,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校园网利用率不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有一些学校正在酝酿建设校园网,如何建好、用好校园网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校校通”工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校园网建设的高潮。然而,在校园网的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如片面追求硬件设备的先进性,不加强师生信息素养的培训,不注重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攀比等,结果造成许多学校高投入低产出,校园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当前未建网或正在建网的学校,研究和总结校园网建设中已有的经验与得失,避免新的浪费,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全国众多的普通学校,资金、设备、人员的配备都相对紧张,因此讨论如何建设适合普通学校校情的校园网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根据我们的…  相似文献   

3.
转变思路重构话语体系 2000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引发全国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当时,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何克抗教授曾用路、车,货、人的比喻,形象地概括了教育信息化涉及的主要内容,即建网(校园网),建库(资源库),建队(培训教师)。一时间,“建网,建库、建队”成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最频繁的词汇。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国家教育部发布《校校通工程》文件以来,各地教育部门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校校通”工程的思考和建设。作为“校校通”工程建设最终目的的“校校通”,它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校校通”,而是要打破原有校园网建设中形成的各个信息孤岛,将所有学校校园网通过各种方式连接起来,然后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已时过一年,在这一年中全国各地校园网、数字化的卫星宽带网、宽带互联网及教育城域网争奇斗艳,似乎都在为“校校通”工程增添特别的景致,尤其是校园网工程的建设更是热火朝天。校园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师的全员培训也被提升到学校整体规划的重要地位。然而,“校校通”工程到底进展得怎样,实际应用又如何?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福建省部分市县的领导及一线教师,了解到一些福建省“校校通”工程进展的情况,也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某些点或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去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00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作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基础点,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现结合耀华校园网建成后两年多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对中小学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校园网资源建设以及在校园网应用中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等方面,介绍我校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供教育界同行参考。 一、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领域 1、服…  相似文献   

7.
面向用户,量身客制“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对全国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作用非常大,很多地区已经制定出了当地实现“校校通”工程的具体规划和目标。需要强调的是,不提倡将“校校通”等同于校园网,就是不希望造成浪费。“校校通”的目标并非是要每所学校都建起庞大的校园网,关键是要让90%以上的中小学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用经济的成本获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部“信息技术课程”和“校校通”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大多数学 校都具备了网络环境,特别是高校。但同时高校校园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 出。本文通过对PKI技术的粗略分析,提出了在高校校园网内建设PKI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2003,(2):7-8
经历了校园网预热的2000年,度过了项目启动的2001年,在2002这个“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年,“校校通”工程被纳入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基本解决了基础设施的配备。“校校通”工程实施以来,全市中小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成绩有目共睹。但同时要看到,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  相似文献   

10.
自教育部2000年10月提出“校校通”工程以来,全国中小学校掀起了一场校园网络建设的高潮。据统计,全国目前拥有校园网的中小学已达6000多所。建设校园网,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传统教育,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但纷纷上马的“校校通”、校园网工程还存有很多问题,或是“有硬少软”、“重硬轻软”,或是硬件设备投资过于高档,教学软件数据库建设、师生信息技术培训跟不上。这使“校校通”、校园网在建成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指导中小学校的“校校通”、校园网建设工作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于2000年11月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目前在已经实现“校校通”和校园网建设的地区和学校,如何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到底能为学校做什么?重庆七中的做法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部“信息技术课程”和”校校通”工程的进一步普及,各级各类学校都具备了网络环境。但同时校园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起来。本文通过对校园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分析,提出了网络安全防范和校园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育部“信息技术课程”和“校校通”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大多数学校都具备了网络环境,特别是高校。但同时高校校园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PKI技术的粗略分析,提出了在高校校园网内建设PKI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康庄 《湖北教育》2003,(4):52-53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精神,我省中小学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同时加大了校园网工程、多媒体教室等硬件的投资力度。但学校投资巨大的硬件环境并没有产生大家所预想的高效益。如何使“校  相似文献   

15.
“校校通”工程的启动,不仅引发了全国性基础教育校园网建设的高潮,而且许多省份也陆续建成了以市、县为区域,立足为基层学校服务的教育城域网。2005年中,江苏省拨出7.7亿元已人民币的专款,用于加快苏北、苏中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校校通”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0月,教育部发布通知启动“校校通”工程。此后,全国各地“校校通”的建设便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发展着。2000年,全国仅有3000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校园网;2001年底,有1500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2002年底,全国中小学建立校园网和局域网的已达26000多所。此外,各地城域教育网也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至今方兴未艾。当硬件建设完成了,网络平台搭建好了,资源问题便凸显出来,教学资源的匮乏逐渐成为“校校通”工程的“瓶颈”。没有丰富的网上资源,越来越多投入巨资建设的校园网络成为一座座“信息孤岛”;没有丰富的网上资源,“校校通”永远只能停留在物理层面的“通”。教育资源的建设作为“校校通”的核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企业的关注。“资源”问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不能轻描淡写,但资源建设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究竟该如何建设资源?如何共享资源?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有没有可供推广的建设模式?本期专题中的《北京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调研报告》揭示了一个地方的学校资源建设与使用现状,此外,我们介绍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情况,还选取了几个在资源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典型地区,对他们的建设经验与模式进行了介绍。同时,教育企业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提供商,为教育资源的建设付出了很大努力,本专题也给予了关注。本期专题将视角对准资源库的使用者——学校和教师、资源库的制造者——教育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试图揭示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途径。我们相信,这些努力汇集在一起,就会对“瓶颈”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正式启动,很多学校都在着手建设自己的校园网。搞好校园网建设、构建现代化教育环境,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育资源共享是时代的需要。那么,如何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充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已构成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大舞台,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一技术应用将会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将会带来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建设校园网,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传统教育,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但纷纷上马的校园网实力不一、规模不一,出现了许多问题。问题一:“有硬无软”和“重硬轻软”。有的学校花巨资添置硬件设施,运行后,不重视软件建设,造成硬件设施闲置。提到“校校通”便认为是要校校都建网;提到校园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浙江温州苍南县拥有学校200多所,包括23万人左右的师生队伍。2002年开始启动的教育城域网是当时国内第一个教育局自主所有权的高速宽带IP网络,覆盖了区域内的高校、中小学、教育局等各级教育机构。“校校通”并非“校校网”。一味地建设校园网只会造成盲目的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并使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难以统一管理。有鉴于此,苍南在  相似文献   

20.
2000年起,教育部决定用5至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随着“校校通”工程的逐步推开,校园网建设不仅在城市甚至在农村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越来越多的校园内部实现了联网,有些还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甚至有一部分学校已经开始通过因特网进行远程教学的实践。但是,透过这种繁荣景象,我们仍然能看到校园网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缺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