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吃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食品的日益重视,食品科学也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科学家发现食物除了提供营养素,也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食物与健康到底有着怎样的神奇关系?或许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斌能够解释这个问题。"慢性疾病的防控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对数量庞大的糖尿病病人来说。"张斌主要从事碳水化合物营养学研究,他研究的低GI食品是糖尿病患者可安心食用的食物。低GI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会相对较慢,让血糖值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能带来更长时间的饱腹感和能量供应,从而缓解病情。这是目前从食品方面应对糖尿病,值得一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饮食治疗是目前糖尿病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而饮料是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故本文主要论述了目前中国专利文献公布的糖尿病功能性饮品,糖尿病功能性茶,糖尿病功能性乳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09,(11):34-34
如今,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弥补饮食上的限制,只要是标有"无糖"字样的食品,就大胆食用。殊不知,如果食用无糖食品不当或食用过量,不但不能降低血糖,反而还会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目前市场上无糖食品的真正含义,合理控制无糖食品的摄入。  相似文献   

4.
张秀珍 《科学生活》2009,(11):24-25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最近几年,我国糖尿病人数增长较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糖耐量低减者近2000万人,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第二大国,仅次于印度。本刊特别策划"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的特征是使骨折风险增加,导致的因素可能包括较低的骨转换和骨质疏松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积累。人们担心骨质疏松症的药理治疗方法,特别是抗再吸收疗法,可能对于糖尿病不是很有效。本综述目前临床试验和观察已经评估了抗吸收疗效的研究和糖尿病患者的合成代谢疗法。研究表明,双膦酸盐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的骨折。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已经是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进一步评估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疗效,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以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饮食控制配合降糖药物(对于2型糖尿病)或者胰岛素补充相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低血糖症(hypoglycemia)、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DKA)、非酮高渗性昏迷(nonketotichyperosmolar coma)。严重的长期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衰竭(又称糖尿病肾病,是发展中国家成年人中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视网膜病变(又称糖尿病眼病,可致盲,是发展中国家非老龄成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神经病变及微血管(microvascular)病变。其中,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阳痿)以及伤口难以愈合。而足部难以愈合的伤口则可能导致坏疽(gangrene)(俗称"糖尿病足"),进而导致患者截肢。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发病原因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属于多遗传基因。目前人类根据对糖尿病患者体内某些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诸如下丘脑神经肽、c肽联合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瘦素等物质。在糖尿病患者体内这些物质的含量有的提高,而有的却发生了相应的下降.主要是对这几种物质进行介绍,以使人们能更加准确地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从而研制出能更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治疗缺乏特异性药物,主要是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等三个方面来延缓肾脏的损坏。金匮肾气丸源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具有填精益髓、温补肾阳,阴阳双补的功用。文章中医对DN的认识出发,综述了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金匮肾气丸理法方药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防腐剂是指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它是人类使用最悠久、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品种主要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及其钾盐、对经基苯甲酸乙酸和丙酸、丙酸钠、丙酸钙、脱氢乙酸等。  相似文献   

10.
青鸟 《科学生活》2014,(10):14-18
糖尿病眼病是目前眼科患者前来眼科检查的重要原因之一,多种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这些眼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患者。糖尿病眼病变如洪水猛兽般随糖尿病袭来,患者该如何治疗来保视力呢?  相似文献   

11.
正流言:速冻饺子、速冻肉丸、冷冻青豆……很多人觉得这些食品冻了很久,都是没有营养的。真相:其实,速冻食品的营养价值一点也不低。1.冷冻肉类的营养价值不比鲜肉的低肉类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和矿物质。在温度极低的条件下,蛋白质和矿物质并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冷冻肉类的营养价值并不比鲜肉的低。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而引起的 ,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常见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高血糖和糖尿。糖尿病在治疗上除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外 ,饮食的调节和适当的体力劳动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管理好糖尿病人的膳食 ,是关系到治疗糖尿病成败措施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了解和掌握糖尿病人的基本膳食疗法 ,做如下介绍。1 合理食入食物 ,不是进食越少越好有些病人认为 ,多食入食物血糖浓度便会升高 ,少食或不食便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笔者认为 ,这种误解是不科…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泵是目前糖尿病强化治疗的重要手段,是糖尿病治疗的前沿技术,相较于其它给药途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介绍了胰岛素泵使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应用及存在问题,并总结了其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人体无创血糖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胰岛素或其受体异常所致,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10%的成年人身患此病.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约有四千万人,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到201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达到二亿二千万人.对糖尿病的治疗最重要的是经常进行血糖测定,以血糖浓度为依据通过饮食、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等进行血糖控制。常规的方法是通过频繁的静脉取血测量血糖进行检测和胰岛素注射来对血糖浓度进行控制,从而减少或减轻由糖尿病导致…  相似文献   

15.
目前抗1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主要是以胰岛素与合成降糖剂为主。然而这些药物常常导致低血糖、胰岛素功能障碍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目前,新型的二肽基肽酶-Ⅳ(DPP-IV)抑制剂被认为是安全有效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因为DPP-IV抑制剂可以在降低血糖的同时维持体重,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却不引起低血糖。DPP-IV抑制剂有助于保护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胃抑制肽(GIP)的降解,这些激素有助于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延缓胃排空和调节饱腹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DPP-IV抑制剂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是糖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是导致慢生肾衰竭最严重的重要原因.其中糖尿病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为20%~30% 其发生主要与高血糖有关.同时高血压、脂代谢素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遗传等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医学营养疗法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措施之一.本文就来谈谈糖尿病肾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85%,往往伴随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近几年,大量的文献报道,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临床症状,调控血糖和血脂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应用.文章主要从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深圳特区科技》2005,(6):106-106
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和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治疗2型糖尿病原创药物——西格列他钠(CS038),获准6月下旬正式临床试验。这是我国目前唯一自主设计合成、并具有全新化学结构和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是由深圳微芯生物科技公司自主研究开发的。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糖尿病足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代谢紊乱及多种诱因:如皮肤水泡、动脉血栓、胼胝、外伤、毛囊炎、脚癣等所致。治疗上应抓住控制糖尿病、防治感染、改善血液循环和治疗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等四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作为一项直观检验方法,主要就是借助人体感觉器官对食品质量予以评价,是确保食品健康安全的主要手段。对于食品感官检验技术自身来说,其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科,涉及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多,并且食品感官检验技术作为目前较为常用的检验方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与应用。本文在分析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基础上,阐述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应用,之后研究其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