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笔者当时写这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友爱》案例的时候是参加区里的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后来看到"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的通知后,抱着参与的心态,也报名参加了,没想到还拿到了一等奖,当时的心情很是激动。心想如果案例能发表就好了。没想到笔者的案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友爱》还真被  相似文献   

2.
<正>细读了康智力老师的案例《巧用小垫子,有效提高跪跳起教学质量》一文。从案例中,笔者能感受到康老师是一个热爱体育教育事业、有抱负、不畏困难、敢于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好老师!读完案例后,笔者有三点感触,与大家分享:一、"以写促思",共享智慧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已成功举办了3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其目的是给予全国体育教师一个"以写促思"的机会,鼓励教师们学会思考,让一线体育教师都能将体育教学中精彩片段、睿智教学方法等,通过案例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宗旨是让一线体育教师能  相似文献   

3.
<正>依据《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规程》的规定,经"《中国学校体育》一线话题志愿者服务队"筛选组的筛选,报编辑部批准,四川省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等41个单位,积极组织本地教师研训体育教育教学案例的撰写,踊跃参与本次案例征集活动,获得"优秀组织奖"。现将名单公布如下(见附件1)。电子版证书2月29日已采用邮件的形式发送到负责报名教师的邮箱,请及时查收。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单位,在4月30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笔者很荣幸地成为"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征集活动"一线话题志愿者服务队中的一员,并且积极撰写了一篇案例参与活动。虽然自己撰写的案例未能入围,但是通过阅读来自全国各地教师们的优秀案例后,笔者逐渐找到了自己案例的差距和不足,首先笔者的案例就没有选好题目。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看文先看题"。在"入围案例"中,许多案例题目吸引了笔者,并因此对案例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4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举办"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以来,得到了全国一线体育教师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已经成功举办三届,笔者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每一届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一、三种角色,不同收获转瞬之间,5年三届的案例评比活动,笔者经历了三种不同角色。(一)组织者2014年,笔者毛遂自荐,撰写了《体育教学案例的研究与撰写》一文,被一线话  相似文献   

6.
我的心里话     
<正>感谢《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案例《拾起学生心中的"掉棒"》是笔者的第1件作品。在此之前笔者认为写文章去投稿甚至发表,对自己这样1名年轻的体育教师来说,是1件多么遥不可及的事。当笔者看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要举办全国性的"案例评选"通知时蠢蠢欲动,就想提笔写点什么参与活动,一时却感到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0月8日,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开启之际,太和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召开了"如何撰写体育教育教学案例"培训会。初听"教育案例"与"教学案例"2个词,似乎没什么差别。但教研员王勇分别讲解了这2个词的界定后,笔者知道了到二者同中有异。教育案例,是以典型教育事件为主,突出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采用教育智慧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笔者,看到了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上交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案例,没想到获得了一等奖,既惊喜又意外。作为写案例的新手,笔者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撰写这个案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经同事推荐,2018年10月2日我加入了《中国学校体育》读者群。在体育同仁们交流讨论的言语中让我在《中国学校体育》官网的"一线话题专栏"中遇见了前届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获奖名单,并通过网络对部分获奖案例进行了深度学习,期待着自己也有机会能够成为获奖案例之一。盼着盼着,2019年9月初我终于见到了《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规程》,生怕漏看了每个信息点,仔细阅读与揣摩。带着期待在2019年10月最后一天投出了我人生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的参评案例《玩转"木砖高跷",体现合作守规》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一等奖。通过参加此次案例评比活动,笔者收获了很多,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重贯彻"健身育人"的课程理念,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体育教学无痕融合,并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制订合理适切的教学目标,体现体育的多种价值和多元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1.
<正>欣闻笔者的案例《爱孩子,请从细节开始》获奖,并刊登在2018年第12期《中国学校体育》"一线话题"栏目中,情不自禁地想起笔者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美好往事。一、初识杂志,亲密接触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初次亲密接触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那时笔者刚参加工作不久,学校为了提升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给体育教研组订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在1993年,笔者参加了由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委联合举办的全国冬季体育锻炼优秀方案评选活动,荣幸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的"案例选登"里,笔者拜读了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淳化初级中学赵晨老师撰写的《巧用一"棒",突破难点》一文。通过认真研读、分析对比给笔者带来了一些别样的感受与思考,愿与全国的同行们交流与探讨。一、"反思"表述谁是主体赵老师的教学案例是通过观察陶老师的公开课——《站立式起跑》后,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巧用一棒,突破教学难点的教育教学故事。在简介了此次案例背景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我的教育教学案例参加了"2014年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通过评委组评审后,我的教学案例有幸荣获一等奖。在享受获奖喜悦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故事,其中有两点特别的感悟想与大家分享。一、鲜活的案例来源于真实的教学实践记得刚开始提笔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时,对"案例"的认识还比较陌生。通过上百度查询以及同"中国学校体育QQ群"的同行们交流,才对教育教学案例有了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2014年"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的参评教师。以前我没在意教案与案例的区别,所以就交了一个我获得最高级别比赛课的教案参加了此次案例评比,没能获奖开始我很疑惑。现在通过学习《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上的文章,我搞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和我有一样困惑的教师们共享。一、案例与教案的内在界定教学案例是"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富有深刻道理的教育教学事件"。它包含具体的处置方式和特有的教学理念,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15.
<正>撰写案例是为了记录精彩瞬间,反思经验教训,案例中的反思部分能反映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凸显出通过事件得到了哪些启迪,提升了哪些育人理念,收获了哪些教学方法的重要板块内容。近日笔者学习了《中国学校体育》2020年第5期案例选登《一节"玩"出来的体育课》一文。笔者除了整体感觉很有收获外,还对作者案例反思部分的描述特别感兴趣,觉得对一线体育教师如何写好案例反思有一定借鉴作用。一、收获与体会1.从教学效果反思。形式服从效果,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校体育》2020,(8):89-90
<正>一、问题的提出纵观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征集的1715篇案例,笔者作为筛选组的志愿者,明显感到这几年大家对如何撰写体育教育教学案例(以下简称:体育案例)有了基本共识,写出了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体育案例,给人以启迪,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笔者同时也发现,这些体育案例中案例背景与案例反思存在的问题较多。为此,在一线话题栏目组的支持下,笔者对如何撰写体育案例中案例背景与案例反思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描述:近年来,笔者学校增至56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学校人均体育活动的场地面积大大"缩水",上课场地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后,体育课的课时数增加,十几个班同时在操场上体育课成为常态,这么多班级如何在操场上"同场竞技",如何解决在多班上课的问题的基础上上好体育课,成为笔者学校近几年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一、未雨绸缪早打算每学期的开学之初,在确定课程安排  相似文献   

18.
<正>刚刚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6期山东省房文涛老师《不吐不快——读"让小垫子在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文的感想》、江苏省王素芳老师的《写在校稿之后——有话可否说》的两篇文章,笔者一是欣喜,二是感动。欣喜于在人心浮躁的今天,还有许许多多像房老师一样的一线体育同行们,能静心读书,潜心研究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改革前行的路上,原来我们并不寂寞,还有那么  相似文献   

19.
【现实背景】近几年来,"阳光体育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笔者所在的学校将"趣味运动会"作为实施"阳光体育活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新背景下就出现了新的问题。我校占地面积为60亩,学校目前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000多人,平均每班近45人,校内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田径运动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7月,学生运动会科报会期间,笔者遇见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秘书长陈永利先生。陈先生对学校体育工作有着很深的感情。说到学校体育,陈先生谈起了最近教育部出台的"三个办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两个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陈先生认为,教育部出台的"三个办法、两个标准"是一组"实招"。文件加强了实效性与指导性,所提要求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特别提到的六处要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校长要听体育课——每学期不少于4次大家都说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需要看校长,校长重视与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