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雨水管网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担负着收集雨水、及时排除市区和流经市区雨水的任务。随着城市的发展,区域不透水面积增加,降雨造成淹水现象较为普遍。当大强度降雨时,造成排水管网压力过大,雨水无法及时排走,在城区低洼处形成积水,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本文利用GIS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功能,结合SWMM模型,建立雨水管网达标规划GIS系统,实现雨水管网设备的属性数据及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为城市暴雨积水计算提供可视化分析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智能体粒子群算法的松嫩平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越  宋戈  吕冰 《资源科学》2019,41(4):729-739
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方式。本文以松嫩平原典型区域巴彦县为研究区,运用GIS和RS技术,采用Matlab编程,结合多智能体(MA)和粒子群算法(PSO),建立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型,以粮食生产、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为优化目标,设计政府、职能部门和个体三类智能体(Agent),并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目标的决策偏好确定其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基于多智能体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型,实现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结构在时空上的合理匹配及其空间构型和空间组合方式合理配置,建立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型可行;②3个优化方案中,方案1更加偏向于生态安全优化目标的实现,方案2更加偏向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方案3更加偏向于粮食生产目标的实现;在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子目标决策偏好的实现上,3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方案对实现粮食生产、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等优化目标的决策偏好具有显著差异;③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不同优化方案呈现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布局上有显著的分异特征。本文完善和丰富了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可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多目标利用的柔性决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少明  李群  杨立彬 《资源科学》2008,30(2):254-260
水资源系统分析特点是大系统和多目标,包括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维持、社会和谐等多目标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运筹学方法常会遇到“维数灾”问题。论文针对水资源利用多目标特征,结合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水资源多目标利用的耦合关系,建立融合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的水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体系。引入多目标柔性决策理论和决策者目标满意隶属度模糊推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多目标柔性分层决策方法。采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建立基于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柔性决策(FDM)模型,利用模型强大的搜索功能和交互模式求解决策者满意的方案,避免维数灾问题。以2010水平年为例,进行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模拟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目标,实现水资源的多目标优化分配,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将多目标协调优化的柔性决策理论和方法引入水资源系统,为指导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一种宏观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永腾  王辉 《今日科苑》2014,(11):76-78
提出一种节点重要度综合评价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网络重构多目标双层优化模型,在上层优化模型中。以最大化系统可用发电容量确定发电节点恢复顺序;在下层确定恢复路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中。以最大化恢复路径的平均重要度和最小化路径的充电电容为目标。并考虑了线路恢复时间对机组恢复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细胞生理特性的连续动态多步凋亡优化策略其将整个电力系统网络重构划分为多步。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目标鱼群-蚁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侯景伟  孔云峰  孙九林 《资源科学》2011,33(12):2255-2261
为了解决复杂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和丰富智能优化方法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建立了以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多目标鱼群-蚁群算法。经济效益以区域供水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社会效益以区域总缺水量最小为目标;生态环境效益以区域重要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约束条件包括供水、需水、水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等。多目标鱼群-蚁群算法融合了人工鱼群算法的快速跟踪变化和跳出局部极值优点以及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正反馈优点,并将人工鱼群算法中的拥挤度概念引入到蚁群算法中,避免了蚁群算法初期可能早熟的问题。通过实验仿真,此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寻优性能,能有效地找到优化解,从而为解决复杂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0)
低影响开发(LID)理念被越来越广泛地认可和重视,它对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给城市雨水管网系统的规划带来了变化。目前基于LID理念的雨水管网规划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已经有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多资源均衡问题,将改进的微粒群算法应用到多资源均衡优化中来,利用微粒群算法原理中粒子飞行中位置的进化过程来搜索各工序活动的最优开始时间方案。通过算例证明,该设计的目标函数可以更好地反映多资源均衡程度,同时以粒子群算法来解决此类问题具有搜索精度高,计算结果较为理想,贴近实际的特点,反映了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多资源均衡优化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文章提出的算法对于工程网络计划中的多资源均衡优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地处平原,排水管网采用分流制,污水直接通过城市排水管网输送到齐齐哈尔氧化塘,雨水通过城市雨水管网经劳动湖排入嫩江。现以齐齐哈尔为例重点讨论如何管理城市排水管网。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电力配网的施工建设,做好电力配网的施工建设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该要积极做好对电力配网的施工建设,一般来说,开电力配网的改造设计要施工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关于施工环境和施工技术以及设计的规划方案等方面都应该要考虑进去,所以这对电力配网改造设计和施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更好的做好电力配网的改造设计和施工控制管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的电力配网改造设计和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关键要素展开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基于物联网平台下的REST架构体系中,实现生产作业过程的优化调度的关键是进行作业线的支配集优化控制。传统的生产作业线的支配集控制算法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柔性工业控制,迭代步数较大,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生产质量—效率—成本控制的多目标模糊贴近度数学模型构建的物联网平台下的REST架构体系,实现对生产作业线支配集优化控制。开发REST物联网架构体系的工业控制系统平台,计算REST架构体系下的作业线模糊贴近度特征,得到多目标模糊贴近度数学模型,构建REST架构下的多目标作业线物联网络模型,进行优化目标控制函数设计。实现对REST物联网架构模型下的支配集实现优化控制。以某大型工业生产企业的生产作业线控制平台为例,进行实例仿真,得出该算法对多目标的作业线控制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预测效果较好,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新跃 《科技风》2011,(15):168
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等处于不同层次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城市防洪工程城市防洪工规划方案是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依据,其综合评判是一个多目标问题。如何科学、客观地将一个多目标问题转化为一个单目标问题,以便在一维空间中实现综合评判,仍是目前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综合评判的研究焦点。为此,本文在提出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综合评判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层次结构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综合评判的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从具体到抽象、从定量到定性、从局部到整体处于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贴近度法优化城市内河水质监测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小青 《科技通报》2005,21(3):360-363
根据城市内河水污染特性,利用贴近度法对其监测断面进行分析,得到水质优化设置方案。实际运行表明,该方案简易可行,并可推广到其他相似水域的水质监测点优化。  相似文献   

13.
雨水按其来源可分为屋面雨水和地表径流雨水,相应的雨水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居住小区或工厂雨水管道系统,街坊和街道雨水管道系统,排洪沟和出水口等。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式的地面径流,防止城市居住区与工业企业受淹,以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全国336个城市政网建设情况的考察.我们认为其中部分城市政网建设水准与其城市的影响力和发展水平并不相称.其中包括许多具有重要行政地位的城市、具有产业优势和经济实力的城市、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和其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而另一方面.这些城市的政网电子政务实现度均小于等于30%(包括得分为0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地下空间是一种宝贵的土地资源,在空间扩展的同时也应对抗震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因此文中以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抗震可持续性的地下拓展空间可控规划设计。首先,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地下建筑结构整体及土体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在考虑无限元边界条件下,先确定单元网格的划分,利用完全Newton迭代法确定影响结构动力分析的积分步长及阻尼系数,并给出合适的地震波系数,综合以上条件初步完成对低丘陵地区地下建筑的抗震分析过程;其次,将退火机制的微粒群理论与地下空间规划进行结合,在存在数量较多的空间规划单元、多种空间条件及多目标条件约束下,设定一个"粒子"为一个优化方案,利用土地空间协调性、空间规划类型约束和距离约束等方面,对土地空间规划情况建立目标函数并实现"粒子群"优化评价过程,从而获取地下拓展空间可控规划最优设计。实验证明,对地下空间的有效规划可减缓城市压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GPS在测量中应用的普及,对GPS应用的研究有了更广泛的扩展。而GPS网无论是在布网方案,还是在平差模型方面,都与经典网有许多不同之处。由此,经典网的优化设计不再完全适用于GPS网的优化设计。在总结了GPS网特点和经典网优化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GPS网优化设计的分类与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武冬梅 《科技通报》2015,(2):155-157
在城市暖气管网设计和能耗开支预测控制中,需要研究城市暖气的最优减损模型和控制算法,对减少制暖能量开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专家规则补偿控制的城市暖气最优减损模型,设计城市暖气管网物联网基本体系,进行暖气管网节点能量损耗模型构建与控制模型,改进城市暖气管网的能耗变结构同步控制律,得到最终的专家补偿控制规则程序模型。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城市采暖管网设计和能耗减损控制,采暖用户室内温度与目标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采暖温度控制预测效果,提高了暖气利用率,降低传输能耗损失,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层次分析法在建设决策方案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曙光  李伟 《情报科学》2006,24(3):382-385
在城市建设中,是选择房屋加层还是新建,是一个首要问题。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多目标方案决策,利用实际工程建设方案多目标指标值对层次分析法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建立了计算机辅助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以低碳为目标的海东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永年  王慧敏 《资源科学》2015,37(10):2010-2017
以低碳为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对区域和全球的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海东市为例探讨了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低碳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首先计算了海东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密度和碳排放系数,然后以最大化碳储量和最小化碳排放量作为目标函数,运用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获得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通过与土地规划方案的对比发现,基于碳储量最大化的优化方案最佳。在该方案下,到2020年海东碳储量达14 171.68万t,碳排放量为217.65万t,比规划方案的碳储量增加了7.77万t,同时减少了31.98万t的碳排放,可见以增加碳储量和减少碳排放为目的的优化方案,对区域固碳作用明显。该结论能为相关部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及其调整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20.
典型设计是集设计方案之大成,是融合了多种先进设计技术和方案的结果,也是设计发展的总结经验,因而加强典型设计的研究对于不断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对城市10kV配电工程中的典型设计进行了总结研究,对其典型设计方案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能够给城市配电工程设计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