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5)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创新与发展,产生了诸多的新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作为其中之一,当前在各个领域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食品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食品生产制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其次着重探讨了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5)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生物工程技术应运而生并实现了在多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发展与进步。新时期,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环保工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将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环保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保证环境保护效果,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当前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其次分析了生物工程技术在环保工作中的优势,最后探讨了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琦 《今日科苑》2007,(22):40-40
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伴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经济发展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起来,已逐渐成为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新时代中,财富、使用价值的大量生产,生产工人的相对减少同时发生,商品价值仍然是由劳动创造,本文从生产力的角度论述了,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知识经济是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4.
宋立君 《科教文汇》2014,(6):129-129,131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促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同样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新形势下,体育教师需要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要基于课程标准下运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提高运动技能;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交流;对学生进行评价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否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体育教师的信息素质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生命科学以及信息科学两个领域之间的关联更加密切,这促进了生物信息学的良好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现代医药产业和生物工程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前我国在生物信息学中的研究进展较为可观,其中在生命科学中研究所得的核酸与蛋白质两大分子的结构序列,极大地丰富了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结构和种类。但是在生物信息学在实际应用中,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与各类科学技术进行结合,以完善我们当前所获取和存储的生命序列信息,并以此促进我们的农业、生物工程、动物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发展。本文详细研究了当前生物信息学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策略,推进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促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同样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新形势下,体育教师需要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要基于课程标准下运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提高运动技能;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交流;对学生进行评价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否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体育教师的信息素质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是指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及对发展生产、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等方面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它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核工业及自动化技术、能源及新材料技术等。高科技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的优点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这些年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已经非常普遍,它改变了以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信息技术在促进企业人才招募、工资分配、人才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进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促进各项工作的高效进行,也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促进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技推广过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通过在农技推广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保证农技推广的整体效率得到加强,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技推广快速的进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化水平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生物工程在医药保健、农牧食品、化工与采矿、生物能源和环境保护等主要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美国、日本、西欧和其他国家发展生物工程技术的竞争态势;文章最后还展望了生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繁荣未来社会经济的重大意义,从而也就为我国发展生物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帅冉 《科学与管理》2003,23(5):37-39
<正>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保障。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重视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近年来,不少国家制订了本国计算机教育发展的目标,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的应用。美国高校  相似文献   

12.
身处于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生物工程技术自出现以来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目前这项技术已广泛投诸于食品、能源、健康、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中,这项技术作为新时代的核心科技之一,对其研究工作必须提升日程,本文主要从生物工程技术的基本特征入手,于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生物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全面深化对于生物工程这项高新技术的认识,强化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6)
现代生物化工中的酶工程是生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发和创新应用生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研究。酶工程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相互依存,共同为生物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酶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对酶分子改造作用最大的是蛋白质,通过使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或化学修饰法改变酶分子,就可以改变酶的性质,使酶产生不同的作用。本文就来研究现代生物化工中酶工程技术。旨在为酶工程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它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当前形势下,探讨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拟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出发,在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以更好地为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促进该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有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7)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农业机械中,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及发展,有利于推动现代化农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电子化生产。由于我国农业开始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要求更高,而在农业机械中有效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目标,促进农业机械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本文就对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中工程的管理就是深受影响的一个方面。为此,本文在简要介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管理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而就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发展应用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不断完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功能,促进我国工程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艳东 《现代情报》2007,27(3):200-201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变革。本文通过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5,(19)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中应用,使智能交通的功能得以实现,有效的提高了交通管理的能力和效率。国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为我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加上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和更新,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向前发展。本文对智能交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此为了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重视信息化在教育中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从优化教学过程、内容以及教学情境这三个方面出发,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讨,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基于此点,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具体含义及其主要特点,进而分析了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最后对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