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黑龙江省2002-2016年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改进的EKC模型,研究了农作物产量与碳足迹产量之间是否存在的协整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者之间呈“波浪”型曲线形状。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碳足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产量变化会导致碳足迹变化,而碳足迹变化并不会引起产量的改变。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农资产品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寻求新兴技术是实现农作物生产低碳发展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稻生产的碳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已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农业生产对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影响,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而稻田又是CH_4的主要排放源,因此研究其生产过程的碳足迹对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具有意义。本研究基于2004-2014年水稻生产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碳足迹评价方法核算了中国水稻生产碳足迹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水稻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面积碳足迹呈逐年增长,而单位产量碳足迹则出现下降趋势,年均增长量分别为21.24亿kgCO_2-eq、32.58kgCO_2-eq/hm~2和-2.82kgCO_2-eq/t;②不同省份由于水稻生产条件差异,其碳足迹存在较大差别,如年均单位面积碳足迹最高的江苏达7411.91kgCO_2-eq/hm~2,最低的黑龙江为4305.87kgCO_2-eq/hm~2;③年均单位产量碳足迹方面,最高海南为1419.35kgCO_2-eq/t,最低吉林为602.12kgCO_2-eq/t;④综合比较单位面积与单位产量碳足迹发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广西、广东、福建等),华中双季稻稻作区(江苏、湖南、江西等),其单位碳足迹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⑤水稻生产碳足迹组成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为稻田CH_4排放,达85.05%,农资投入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仅占14.95%,其中化肥投入占总碳足迹的10.25%。最后,本文建议通过改进农田管理措施(如间歇性灌溉、改进施肥、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效率来有效减少水稻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广州市1987年-2010年的建成区面积和第二、三产业GDP的统计数据,应用协整分析、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理论对建成区面积扩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得到两者之间的协整方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修正系数为负,符合误差修正机制.通过对建成区面积和第二、三产业GDP之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坐标曲线呈倒“U”型.进一步对建成区面积扩张和第二、三产业GDP进行总量脱钩研究,探究不同发展阶段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上证指数与宏观经济指标协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尚鹏岳  李胜宏 《预测》2002,21(4):52-55
本文研究了上证指数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在多因素协整分析的基础,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了二者之间的预测模型。其结果表明1995年1月到2000年9月这段时间内,上证指数对长期利率、短期利率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敏感的,但同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全国物价指数的变化之间没有长期均衡的关系,这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分析具有一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黑龙江省基础研究RD人员、应用研究RD人员、试验发展研究RD人员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协整关系检验,利用ECM模型来分析它们之间的长期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础研究的RD人员、投入应用研究RD人员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基础研究RD人员投入、应用研究RD人员投入、试验发展研究RD人员投入之间存在四个长期协整关系。该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应加大对高校科研人力资本的投入,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以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分析和Grange因果关系分析,对北京市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Grange因果关系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税收收入对GDP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选取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排放强度作为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经验估计.1952-2007年的时间序列协整检验表明,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单调递增的关系,而单位GDP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支持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位于1319元.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协整检验表明,排放总量与人均收入呈单调递增关系,单位GDP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呈单调递减关系.而人均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倒N型关系,两个拐点分别位于3304元和44049元.目前除北京、上海、天津外,其他各省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位于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理论,通过对1995-2005年度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出口与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之间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出口与研究开发经费投入的动态均衡关系,并提出增加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促进新产品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协整分析的黑龙江省低碳农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帅  陈红  池佳 《软科学》2013,27(2):81-85
在分析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的基础上,选取了黑龙江省近20年的相关数据对直接影响其农业产值的主要因素进行协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化肥、农药和农膜为影响农业产值的主要因素,且三要素的投入也是增加农业生产碳排放的主因,通过计算吸收碳排放所需的森林面积,指出应协调森林和耕地面积增加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使农业产值增加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进江 《科技广场》2008,(4):164-167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调均衡的关系,是判断某一地区宏观经济是否处在良性发展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一个江西经济增长综合变量,然后将其与财政收入进行了协整检验,借以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而对江西经济的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能源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Moore指数基础上建立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并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新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能有效捕捉产业结构变动特征.通过协整关系计量检验,认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两两之间都存在同向变动的协整关系:但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能源消耗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是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5,(10):29-32
运用Johansen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对1997~2013年四川"四化"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四川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显示:四川"四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呈同向发展态势。为了推进四川"四化"同步发展,必须通过产城一体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拉长产业链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有效衔接、合理规划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就地实现、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与其他"三化"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从实证角度,运用相关性分析、ADF检验、协整检验、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工艺创新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工艺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具有协调变化的趋势,而且二者相互影响,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理论.通过对1992-2005年度企业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并提出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响应国家沿海开发战略,明析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1988—2008年连云港市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及其分析软件,对连云港市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进行协整分析。通过协整检验发现,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港口物流对经济发展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不成立;港口物流量每增加一个单位,经济量相应增加1.128个单位。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魏巍贤 《预测》1997,16(5):56-59
本文应用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研究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但国内生产总值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不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对价格、成本的反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协整检验基础上,分析了小麦价格、单位面积成本与种植面积的长期关系。结果表明前期单位面积成本和前期价格与小麦种植面积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小麦种植面积受前期价格及前期成本的影响,且前期价格对小麦种植面积的影响更大。最后采用脉冲分析及方差分解来分析小麦价格及单位面积成本对种植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小麦、玉米碳足迹历史动态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钰乔  濮超  赵鑫  王兴  刘胜利  张海林 《资源科学》2018,40(9):1800-1811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小麦、玉米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析小麦、玉米生产碳足迹的时空动态和中国相关农业政策对小麦、玉米生产的温室气体减排的引导效果对于合理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对2005—2015年中国小麦、玉米生产碳足迹进行了核算,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种植业结构及化肥、农药调整政策模拟分析了不同玉米种植面积和不同单位面积化肥及农药施用量等4种情景下2020年小麦、玉米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单位面积碳足迹。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5年小麦、玉米生产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 (P < 0.05);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缩减种植面积,优化化肥、农药投入能够有效降低小麦、玉米生产的碳足迹,实现(168.89~ 560.07)亿kg CO2-eq的减排潜力。因此建议构建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提高农资投入品的利用效率,以实现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河南省1985--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专利产出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南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生产总值与专利产出具有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在短期内滞后三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专利产出之间互相影响效果显著。基于研究为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实现专利产业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中、美两国的K IBS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大力发展K IBS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应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促进K IBS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