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菲特"在浙江引发了全省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气。本文主要是通过NECP资料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分析台风暴雨特征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从环流形势来看,暴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由台风环流造成,第二阶段由残余低压环流和冷空气共同作用而引发;(2)暴雨水汽来源为副高南侧的东风急流,"丹娜丝"的存在有利于较强水汽通量的维持;(3)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分布有利于"菲特"强度的维持,暴雨中心辐合辐散交替分布,近地面辐合的增强预示着暴雨增幅;(4)弱冷空气的侵入有利于低层能量锋区的加强,促进降水。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12,(17):34-37
水灾高发区多在人口密集、垦植度高、河湖众多、降雨丰沛的北半球暖湿带、亚热带。水灾作为相当复杂的灾害系统,既有整个水系的泛滥,也有小范围暴雨的局部灾情;既有过量降雨引起的水灾,又有风暴、地震、火山、滑坡、海啸、雪崩、崩塌等引发的次生水灾;既有纯自然性质的水灾,也有人为造成并加剧的水患。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现有的山区暴雨-地质、市区暴雨-洪涝灾害模型在链式反应推理和精度上的不足,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分析暴雨灾害演化规律,构建灾害链推理模型;根据国内暴雨灾害历史数据和相关文献总结选取暴雨灾害节点变量,构建暴雨灾害链拓扑结构,并应用期望最大化算法求得暴雨灾害条件概率,基于因果推理实现对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和基础设施损毁等级的预测。最后以湖南省宁远县2017年6月22日至7月1日间因暴雨导致的滑坡洪灾为例,运用上述暴雨-地质、暴雨-洪涝灾害链推理模型进行实例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Brier检验的B值小于0.6,结果表明该灾害链推理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2009年6月22日6时~14时,由于受强热带风暴"莲花"的季风外围的影响,平远县局部地区发生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平远县城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平远县城特大暴雨洪水特性,为防汛部门做好该流域今后的洪水预报和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有关水雨情信息资料对平远"09.6"特大暴雨洪水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2,(17):11-12
正太空什么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在密闭的太空舱内,在舱外活动时又会被太空服所包裹,所以很难闻到太空的味道。不过,曾经在太空走过一遭的宇航员都表示,太空有着独特的气味,这种气味是他们刚刚执行完舱外作业,返回太空仓,摘下头盔之后所闻到的。这种附着在宇航服、头盔、手套和工具上的太空气味有点像烤牛排时所发出的,此外还有一种金属的味道。昆虫可助预测暴雨日本气象专家们借助一种新方法,以地面附近被上升气流卷入的昆虫为标识物,捕捉肉眼无法看见的空气流动,从而分析上升气流形成积雨云并引发局部暴雨的前兆。  相似文献   

6.
正伴随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资源量越来越多,这同时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自然灾害,例如暴雨山洪灾害、地震灾害等。这些灾害一旦发生便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人类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能够将暴雨山洪灾害发生所带来的损失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暴雨山洪灾害的成因所在,同时也需要充分的掌握预报方法,通过有效的预报方法做好预防暴雨山洪灾害的准备工作,从而实现控制暴雨山洪灾害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单站气象要素的不同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当地的天气系统,因此对单站气象要素的研究有利于进行局部天气预报。通过对旺苍站1972—2013年5—10月08时气压(p)、气温(t)、水汽压(e)配置与次日暴雨的关系对比分析,得出单站p、t、e三要素配置类型与本站24h暴雨概率有如下关系:(1)暴雨概率高的配置类型具有月变化特征;(2)配置类型频次曲线与暴雨概率曲线具有不一致性;(3)暴雨概率最高的配置类型为特殊的配置类型。  相似文献   

8.
城市内涝灾害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城市灾害之一,特别是沿海城市经常因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造成城市内涝,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以临海市区为例,模拟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过程,建立基于GIS的城市内涝模型。模型主要包括四个过程:降雨过程、产流过程、地表汇流过程以及城市排水过程。利用该模型分析不同暴雨情景下的内涝风险:56 mm/h的降雨就会造成临海轻微内涝,200 mm/h的降雨将产生大面积高风险内涝。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发生日趋频繁,由此引发的暴雨洪水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在大江大河的水文报汛手段相对完善成熟、堤坝防御稀遇洪水能力得到一定保证的情况下,中小河流的防汛减灾是目前政府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就如何开展中小河流暴雨灾害的防治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
安多县属高原亚寒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处那曲地区北部、著名的唐古拉山脉南北两侧,年降水量只有435.7mm,而2016年9月4日24小时降水量达54.2mm,突破历史极值(35mm的大雨),也是安多县建气象站以来的首场暴雨,为此文章利用地面天气图、500百帕天气图、200百帕天气图、物理量图、风云2g2e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6年9月3日20时-4日20时安多县暴雨过程进行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综合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是由副热带高压、高空槽、南亚高压、南部季风槽、零变压线,高空急流以及暴雨云团等共同影响引发的。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几年,南京城每逢夏季暴雨过后,电视、报纸和网络新闻上都在报道:某某小区被淹了;某某车库里的好多汽车没顶了;快来看吧,不用出城,这里就能看"海"……为什么在暴雨后,南京城里就有好多地方被淹呢?是因为雨量太大吗?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以后再被淹吗?2015年6月2日,南京遭遇暴雨,局部大暴雨。6月17日,南京再度遭遇大暴雨。6月25日~28日,新一轮持续降雨,再次改写累计降雨量的数值。  相似文献   

12.
从鄂尔多斯市城区由于暴雨引发严重内涝的事件入手,分析、探究了鄂尔多斯市城区出现内涝灾害的深层原因,并结合当前城市规划、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情况,从气象服务角度提出了针对鄂尔多斯城市内涝问题的防治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泥石流给人民经济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因而引发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对泥石流成因和治理方案展开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可知,导致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点,即当地气象条件和水文条件。引发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其中包括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降水量均可引发当地泥石流,其次为地下水、冰雪融水等引发泥石流的隐患水源。因此,本文在基于这一研究背景下,将这次的调查对象定位于处于山南市桑日县绒乡西边的江塘村。通过现场勘察以及后期调查发现,由于江塘村连日出现局部性强降水,给该区域带来了丰富的水源,也给引发泥石流提供的前提条件。并且,由于当地地质松软,地形陡峭,脆弱的植被遭到筑路、挖土、弃土等破坏,无法稳固土壤,同时由于附近沟渠遗存大量的泥石流残渣痕迹,因而在大量水流的冲击下,再次遭强降雨引发较大泥石流灾害。因此,本文通过对江塘村发生的泥石流背景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泥石流治理方案和措施。在一定程度该调查报告也可给其它泥石流灾害区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受热带风暴"狮子山"云气影响,2010年9月2日至5日,梅州市大部分地区降了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暴雨中心在丰顺县,降雨造成丰顺县部分地区山洪暴发,蔗溪、丰良河、虎局河等中小河流洪水泛滥成灾,其中丰良河棠荆水文站出现历史较高洪水位8.42m,相应流量1270m3/s;洪水重现期超过10年一遇,为实测历年第5大洪水。本文通过对丰良河"10.9"暴雨洪水进行分析,探讨中小流域山洪预测预警,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山洪灾损失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林火追凶     
常言道:“水火无情。”大雨、暴雨容易引发洪水,长期干旱则易引起火灾。 联合国将大面积森林火灾作为世界上八大自然灾害之一。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2万次,受灾面积约1000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1‰.  相似文献   

16.
《金秋科苑》2010,(15):46-49
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因暴雨引发泥石流,造成舟曲县城白龙江段堵塞,形成堰塞湖,县城低洼地段被白龙江淹没。据新华网数据,截至8月12日16时30分,舟曲县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共造成1144人遇难,失踪600人。  相似文献   

17.
超级雷暴     
《金秋科苑》2012,(15):78-79
超级雷暴是指一种由不断向中心旋转上升气流所形成的中气旋雷暴。在已知的四种雷暴中,超级雷暴是规模和危害最大的一种。它们往往是孤立的雷云,有时也会一分为二,持续时间在数小时左右。雷暴会带来冰雹、暴雨和大风天气,有时甚至会引发龙卷风。  相似文献   

18.
正"暴雨蓝色预警:黑龙江、云南等地局部有大暴雨""北京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四川盆地迎明显降水,成都或短暂告别高温",在这个刚刚过去的夏天里,你是否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或亲生经历过狂风暴雨的天气?我们常说,水是生命的源泉。然而,水也有险恶的一面,如肆虐的洪水可以冲毁桥梁和房屋,也可以吞噬人民的生命财产……作为一名中学生,在面对汛情来临时,应该如何防灾避险呢?有哪些"雷  相似文献   

19.
晋江西溪流域洪水与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生  陈兴伟  陈莹 《资源科学》2011,33(12):2226-2231
基于东南沿海地区暴雨洪水特点,以流域面积2466km。的晋江西溪为例,应用1970年代30场暴雨洪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反映暴雨时空变化特征的一系列要素;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建立洪峰流量和洪量,与暴雨时空特征要素之间的多元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适当选取场次暴雨时空变化特征的要素,可以比较好建立暴雨洪水特征的经验关系;(④次降雨量、暴雨相对中心、暴雨时间变差系数和暴雨历时对洪峰流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暴雨相对中心这一指标比较好地揭示了洪峰流量对暴雨和流域产汇流特征空间变化的综合响应;从时间要素上看,暴雨时间变差系数和暴雨历时共同影响洪峰流量的大小;③洪量与次降雨量和起涨流量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暴雨时空特征及其与洪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峡库区及其周围35个气象站1961年-2010年的逐日降雨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50年来三峡库区暴雨日数、暴雨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过去50年间,三峡库区年均暴雨日数为3.4天,存在2.3年和5年尺度的周期振荡;暴雨强度为72.9mm,具有9.6年尺度的变化周期。7月的暴雨日数最多且强度最强。在20世纪80年代暴雨日数与强度为正距平,在21世纪最初10年,暴雨日数显著减少,暴雨强度增加。三峡库区暴雨日数呈盆地和谷地少、山区多的空间分布,东南部是暴雨日数与持续性暴雨的多发带;暴雨强度东南部较高,西南部低。三峡库区夏季暴雨与洪涝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暴雨对洪涝的贡献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