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转折,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你了解长征在我们美丽的家乡贵州的情形吗?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转折,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你了解长征在我们美丽的家乡贵州的情形吗?  相似文献   

3.
长征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寻求革命真理的历史丰碑。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既可增强当代青年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又是当代青年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奋斗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中,最壮丽的篇章莫过于红军的万里长征了。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所表现的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是我党井冈山精神的继续,又与延安精神以及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所培育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一脉相承,是我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引导长征和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支柱,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多方面的启示,本文就此谈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70年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人类历史记录的第一次。广大红军战士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精神鼓舞下,战胜了万水千山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以及党内的错误路线,使中国革命的航船乘风向前,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新奇迹。长征胜利70周年了,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长征精神是属于世界的,长征的胜利是属于世界的,长征的昨天和今天也是属于世界的。我们要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长征精神,在新长征路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前震惊世界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乃至整个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壮举.作为这一伟大壮举的主要领导者,毛泽东不无豪迈地宣称:“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红军长征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始由挫折走向胜利,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回顾长征,总结其胜利之因,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其历史认识和现实实践的根本意义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上世纪30年代震惊世界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伟大壮举。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有了大转机,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在长征中,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凝聚成了举世钦佩的长征精神。今天,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要进一步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巨大贡献,更重要的是要弘扬红军长征的革命精神。因为它的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人民大众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的象征,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8.
最爱长征红     
无树 《辅导员》2011,(Z1):5
一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史诗,吹响了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胜利号角。在建党90周年之际,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长征小学的队员们在大队辅导员芦琳的带领下,走进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会址,回顾革命历史,薪火相传长征精神。对"80后"的芦琳老师来说,能成为有着光荣传统的长征小学的一名大队辅导员,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她不仅充满时代气息,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她更善于运用长征所  相似文献   

9.
中央红军长征开端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作为长征开始的标志似乎已成定论,然而大量事实表明,黎平会议前的红军突围转移是“西征”而不是长征,“西征”和长征无论是在战略方向、实际领导还是在其评价和结果上都根本不同。黎平会议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根本转折,是长征胜利的起点。因此,黎平会议才是红军长征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张梅 《考试周刊》2012,(67):47-47
一、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全诗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记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既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又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相似文献   

11.
红军长征史在中国现代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准确而完整地讲述长征史,是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的题材。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长征史教学要注意四个误区。  相似文献   

12.
左群  于鸿超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5):30-32,35
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它是保存革命火种的法宝,是胜利完成革命转移的思想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弘扬长征精神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具有同等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一都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因为挽救了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在当前,研究长征精神的内涵,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必将有利于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略论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长征不仅迎来了中国革命大发展的新局面,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过长征,中国共产党真正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掌握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动权,大大缩短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长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起点。具体表现在:真正摆脱了苏联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实现了独立自主;结束了党内“左”和“右”的错误指导思想,确立了实事求是在指导思想中的地位;群众路线被广泛宣传。长征开启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社会现实的历程,也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6.
长征是什么?长征就是革命前辈与先烈为了传播理想、实现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怕艰险、不怕牺牲的远征。尽管距今时隔七十多个春秋,但每当人们提起长征、忆起长征,就觉得那段岁月给中阔人民能树立一种信心,时时提起勇气,对中国人民而言,不仅仅是一部英雄主义的史诗,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于甘肃会宁、静宁地区,既标志着伟大长征的胜利结束,也预示着中国革命新战略格局开始形成。根据毛泽东“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的论述,本文试图从研究长征前后中国革命战略格局的变化出发,进一步揭示中国革命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并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表示我们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和无限敬意。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的《长征》诗,满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壮志豪情,选取长征途中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峻岭大川,概括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过程,热情赞颂了红军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抒发了无产阶级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可先介绍一下长征的历史背景,介绍一下长征途中,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及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吟诵《长征》诗,回顾这段历程,可以教育学生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深切感受毛泽东同志为解放全民族、缔造新中国所建立的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可以启发  相似文献   

19.
长征的过程也是党逐步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过程。长征开始并实现了从关门主义到抗日反蒋统一战线再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因此,长征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0.
六十多年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胜利完成的那场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把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上了胜利发展的坦途,以其特有的伟力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长征之后中国革命所迎来的一切胜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深入发展,都凝聚着长征的巨大功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