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他的一篇报道,揭开了“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黑幕,打破了奶粉行业的一个潜规则,引发了食品免检制度的废止及一批失职官员的下台,保护了奶制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由“奶粉事件”论无良网络公关的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远清 《新闻记者》2008,(11):18-22
无良网络公关暗流:随"奶粉事件"浮出水面 9月11日,三鹿等同内多家奶制品企业牛产的奶粉导致多例婴幼儿食用后出现结石病变的"奶粉事件"被主流媒体曝光后,民情激愤,全国上下要求严惩肇事企业的舆论高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做好患儿救治的同时,抓捕了多名包括企业高管在内的涉案当事人.同时,多名高官引咎辞职.与近年来频发的其他食品安全事件不同的是,这次,同该事件一同浮出水面的,还有无良网络公关的暗流.  相似文献   

3.
“三鹿奶粉事件”从官方授权媒体公之于世过去数月了。事件一公开,事态发展的连锁反应始料不及。从婴幼儿奶粉扩展到其他奶粉,从固态奶扩展到液态奶,继而波及奶制品、中国奶产业、社会诚信、“中国制造”、中国国际形象。企业问题迅速引发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乃至派生政治问题,国内问题迅速演化出国际问题。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开会、  相似文献   

4.
自从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消费者对奶制品行业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人们不禁要问,在关系亿万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奶制品行业,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地出现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除了生产销售者利欲熏心、不择手段之外,媒体的推波助澜,恐怕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三鹿问题奶粉曝光后.迅速传遍国内外,舆论哗然。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恕,谴责之声,不绝于耳。一夜之间.三鹿品牌轰然倒塌。国务院迅速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停止销售问题奶粉,立即重新检测所有奶产品.立即取消所有食品免检制度,立即免费检查、诊治所有受害儿童并赔偿损失,立即查明原因并依法惩处责任人,立即颁布新的奶产品生产制度,立即按新标准生产合格奶制品供应市场。这一系列的快速反应很快稳定了局面,暴风雨之后又见彩虹,一切重新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在三鹿奶粉被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公安部勒令全面停产整顿,并紧急召回中国市场问题奶粉的同时,中国网络媒体也陷入“屏蔽门事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事件的起因在于三鹿问题奶粉的危机公关事件中,中国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被指撤掉了以前有关三鹿问题奶粉的负面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7.
黄瑞卿 《声屏世界》2008,(12):66-66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有关国内奶制品行业普遍添加有毒物质三聚氰胺的行业潜规则最终大白于天下,而国家质检总局随后进行的大范围抽样检测结果也进一步佐证了潜规则的存在。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个人命关天而且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的奶制品行业潜规则直到现在才被媒体披露?  相似文献   

8.
《传媒》2008,(10):11-12
在三鹿问题奶粉的危机公关事件中,百度被指撤掉了以前有关三鹿问题奶粉的负面新闻专题,并且承认三鹿公司曾要求与百度“合作”屏蔽有关三鹿奶粉的负面信息,网民由此更多地了解到百度不可公开的经营“秘诀”。由于网民对任何践踏网络信息公正、透明的幕后交易深恶痛绝,所以,百度受到网民集体指责,公信度急剧下降。网民还纷纷用有关截屏和搜索的证据,揭露除了百度外,  相似文献   

9.
从2008年9月起,中国新闻界对"三鹿奶粉引发儿童患肾结石"的揭露性报道,以及由此引发出全国各界人士对食品卫生、食品监管的高度重视,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10.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各大互联网公司均起到了信息透明的作用,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报道。但是作为国内搜索引擎网站龙头老大的某网站却因收取了三鹿集团的公关费用而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了屏蔽从而减少了报道,激起了广大网民的愤怒,纷纷对某网站进行指责。从“屏蔽门事件”可以看出这些网站丧失了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培育我国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将以某网站应对“三鹿奶粉事件”而引发的“屏蔽门事件”为例,从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竞价排名盈利模式等方面分析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震惊中外、危害数千婴儿生命的"三鹿结石奶粉事件"似乎是愈演愈烈!从三鹿集团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发现高含量的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到全国阶段性查出22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令人触目惊心!"问题奶粉"引发的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震动全国的三鹿婴幼儿问题奶粉事件被公告天下.这距首次报道问题奶粉已有半年多之久.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媒体在舆论监督、社会预警方面是缺位的,至少不够称职.尽管在三鹿奶粉的问题被曝光后,媒体迅速地跟进,探寻发生问题的根源,告知公众事件处置的最新进展,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公众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权,但由于此时距问题奶粉被发现已过去半年多,媒体并不是在第一时间做出信息告知的,面对这一公共事件,公众的知情权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媒体仍然不够尽责.  相似文献   

13.
三鹿奶粉事件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类似的事件会不会到三鹿为止?媒体声讨、政府惩处,固然透明及时,但为防止类似悲剧重演,痛定思痛后,必须酝酿更深刻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的话: “三鹿奶粉事件”让媒体受到了质疑。原因首先来自9月初部分媒体对“某大品牌奶粉”疑致婴儿肾结石的报道,网友对于未点明是哪个品牌而纷纷抗议;其次来自于两个媒体的报道,一个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7年9月2日推出的特别节目《1100道检测关的背后》,一个是中国经济时报今年年初推出的《三鹿荣获乳业界国家科技进步奖》,两个报道都对“三鹿集团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科学、严谨的过程管理”进行了不吝溢美之辞的褒扬;第三个原因来自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在危机初期以500万对百度进行危机公关的消息。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的话:“三鹿奶粉事件“让媒体受到了质疑。原因首先来自9月初部分媒体对“某大品牌奶粉“疑致婴儿肾结石的报道,网友对于未点明是哪个品牌而纷纷抗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卫生部在2008年9月11日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相似文献   

17.
陈佳芝 《新闻世界》2009,(9):100-10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和《文汇报》三家报纸2008年9月12目至12月25日间有关“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分析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探讨国内媒体如何建构“三鹿奶粉”事件。分析资料表明:三家报纸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主要呈现的版面是国内新闻版;报道类型以消息为主;新闻来源以本报和新华社为大宗;最主要的报道主题为事件追踪、解决办法与应对措施和相关社会议题探讨;消息来源的选取仰赖政府单位、相关业者和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震动全国的三鹿婴幼儿问题奶粉事件被公告天下。这距首次报道问题奶粉已有半年多之久。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媒体在舆论监督、社会预警方面是缺位的,至少不够称职。尽管在三鹿奶粉的问题被曝光后,媒体迅速地跟进,探寻发生问题的根源,告知公众事件处置的最新进展,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公众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权,但由于此时距问题奶粉被发现已过去半年多,媒体并不是在第一时间做出信息告知的,面对这一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19.
2008年9月12日,卫生部发出通知,近期中国部分地区有婴幼儿出现与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泌尿系统结石。一时间,三鹿公司遭到整个社会的一片谴责。在这一事件中,媒体发挥着巨大的舆论监督作用,成为人们了解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三鹿奶粉事件到现在的染色馒头,塑化剂事件,还有广为人知的地沟油。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级政府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工作成效明显。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方面,完善了标准管理制度,公布实施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管理办法,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