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的上海股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整个抗战时期上海的证券交易市场中,随着战局的发展,战前盛极一时的政府公债交易趋于冷落,股票却适逢其时,被人们作为买卖对象和保值手段加以利用,以图厚利。股票交易遂由冷落而渐趋兴盛,更由兴盛而至极度繁荣,上海股市步入了畸形发展的黄金时代。一、华商股票交易的崛起、推进与繁荣整个抗战时期,上海股市得到了长足发展,股票交易尽管屡屡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但还是十分活跃的,其主要标的物经历了一个从外股向华股转变的过程。八一三战后,至太平洋战争前,上海的租界处于“孤岛”时期。这时的上海股票市场中,外商股票可…  相似文献   

2.
一个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每年效益上百万元的养殖大户面对摄像机说话却磕磕巴巴,一个种植蘑菇十几年、面积达20万平方尺的种植大户在介绍种植经验时却总是词不达意……在日常采访中,不少农民给人的印象是不善言辞的,有的人可能是种养能手,却不一定是“谈话高手”,因此很多人觉得对农民朋友的同期声采访很难出彩。而作为对农电视节目的记者,除了涉农部门与农村干部之外,  相似文献   

3.
一笔者在一家对台广播媒体实习时,曾经采访了一些岛内人士,感觉相较于一般采访,采访岛内人士难度要相对大一些。归结起来是"三难":难约、难问、难选择话题。1.难约对方觉得做对台宣传的媒体,不但对他们的事业发展没多大帮助,反而还有可能被"利用",成了两岸"舆论战"的"炮灰"。所以,能避则避。2.难问  相似文献   

4.
一近几年,在当好党和政府喉舌的同时,努力确立民本取向,已成为新闻媒体的一大突出特点。《湖北日报》近些年为此年年都有“大动作”,为体察普通农民的甘苦,记者与云梦县农民万美霞同吃同住同劳动,辟出《体验种田》专栏,进行了整整一年的跟踪采访。为把握种田大户的走向与困惑,又打出《种田大户跟踪》专栏,记者对安陆种田大户黄保全跟踪、贴近采访一年。  相似文献   

5.
高墙电网内的另一个世界是鲜为人知的。在这个封闭的社会里,一般人是根本无法接近的。监狱中的犯人是怎样生活的?社会主义监狱是怎样把惩罚和教育结合起来的?这是人们所渴望得到的新闻,但是,在采访监狱犯人过程中,常常出现“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现象,采访难、难采访时常让记者们感到头痛,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特殊区域的采访问题。作为负责政法战线的新闻记者,我们经常深入监狱采访组稿。下面,就监狱这一特殊区域的采访问题,粗谈一下几点体会:一、要了解研究犯人的有关心理,努力缩短和融洽与犯人在采访中的心理距离。犯人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地方记者进军营采访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这里,我们专门就地方记者进军营采访必须掌握和具备的一些军事知识谈一谈粗浅的认识,供同行们借鉴、参考和共勉。首先,地方记者进军营采访必须具备高度的保密意识。过去一提起军营,总给人一种神秘感。其实,说军营神秘并不过分,因为军营是军事禁区,禁区有许多军事机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军事机密如果被敌人窃取了,就等于把生命交给敌人了。在军事上一直有这样一句警言:保密就是保生命,保密就是保胜利。因此,地方记者进军营必须通过层层审批,采写的稿件也要经过严格把关,惟恐出现泄密事件。在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矿难的报道经常见诸媒体,笔者粗略统计,仅2005年1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和重大矿难就有40多起,这当中包括死亡200多人的黑龙江七台河矿难。死亡100多人的广东兴宁矿难等。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年中全国就有4000多名矿工因各种矿难死亡,上千个家庭陷入了悲痛和困境之中。然而,在矿难的背后,往往是管理失控、混乱、“官煤勾结”等。作为经常采访这方面内容的记者,谈一点切身的体会。这是一个难度大、风险大、隐藏深的采访主题报道矿难,首先是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作为电视记者又有一些设备要随身携带,目标大、行动不便,先要为…  相似文献   

8.
当了几年记者,磨磨蹭蹭跟着别人学步,仔细想来也采访了不少名人名家,静下来梳理梳理,也到觉得还有那么点“谱”。不怕贻笑同行,冒昧写在这里。一名人名家周围大多有一大群崇拜者,什么歌迷、影迷、书迷等等,他们把自己崇拜的对象完全理想化了。在这种众星捧月的情况下,名人名家常给人造成一种神秘感,似乎他们可望而不可及。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又给记者造成一种思维定势:名人名家不好接触。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错觉,许多声望卓著的文艺界知名人士,为人都很谦逊、真诚,很容易接近。记者在采访前作好了各种准备,就可以获得要想得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对个体命运的关注才是恒久的"伤心漫过那片海",是2002年5月8日,笔者在采访大连空"5·7"空难时,所写的一篇记者手记。在这前后,笔者还先后实地采访过温州空难、包头空难、烟台海难。采访中亲历的灾难现场还有,造成309人遇难的洛阳大火,造成234名村民遇难的重庆开县井喷事故,以及江西芳林小学爆炸、广东江门爆炸、陕西榆林爆炸、广西南  相似文献   

10.
我是怎样报道谢军卫冕的──采访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卫冕赛体会黄振中采访名人难,在国际大赛中采访名人更难。在随谢军去摩纳哥采访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卫冕赛中对此体会较深。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卫冕赛有其特殊性,双方棋手都怕干扰,对记者采访挂出免人牌。中国国际象...  相似文献   

11.
第一,从掌握丰富的材料人手,紧紧抓住人物最有特色的一点展开写……采访一篇精彩的人物新闻,得靠深入采访。掌握的素材愈多,选择性愈大,其比较的天地也愈宽阔。一位擅长采写人物新闻的记者曾对笔者说过:“采写一篇人物新闻,难在发现先进人物的特色。在采访中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占有尽可能多的材料,思索了又思索,比较了  相似文献   

12.
陈则周 《新闻战线》2013,(1):110-111
采访过程是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是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很多人视曝光"猛如虎",因而排斥和阻挠采访。面对"采访难",记者怎么办——传播新闻,是记者的职业所在,而要完成转播新闻的职责,很重要的一条路径就是通过采访获得。然而记者经常会碰到采访难、拒绝采访等问题,甚至还会因采  相似文献   

13.
张循刚 《传媒》2003,(1):38-38
从事报纸舆论监督报道的人都知道,舆论监督有“四难”,即选题难、采访难、见报难、处理难。如何破解这“四难”? 一、选准监督题材。确定监督对象,是编辑、记者常常碰到的头一个难题。这个难题,难就难在既要考虑国家的政策,又要考虑其有无典型性,更要考虑报道后的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实践,特别是在舆论监督过程中,被拒绝采访是令很多从业人员头疼的一件事。“采访难”,作为一句口头禅,在一些年轻记者中更是广为流传。不少人抱怨我国立法不完善,希望通过完善立法,赋予记者采访的特权。但笔者认为,任何立法在保障采访权的同时,必然会对采访权做出一系列的限制。与其苦盼立法完善,不如在现有的体制和法律框架下,从法理和新闻学的层面分析,通过理论和技巧的丰富破解采访难。  相似文献   

15.
采访是获得新闻的主要手段。采访,是个复动词。采者,采集也。周总理说,“你们记者,要像蜜蜂一样”。据生物学家考察,蜜蜂要酿出一公斤蜜,必须在二百多万朵花上采集,记者采集新闻,也要有蜜蜂采蜜那种精神。访者,问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无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不善于问,则是采访成败的关键。如果一不勤于采,二不善于问,断然难成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要采访,就要跟人、跟事打交道。而人,又有各种各样的人;事,又有各种各样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求不同的采访方法。运用采访  相似文献   

16.
股市是江湖,炒股是传销,报表是策略,跟庄是战略。如果这些成为投资者的共识,股市想不狂涨都难2007年5月15日,一次平常的周末后股市开盘。但在上海一家营业部,连创新高的行情加重了交易的紧张气氛。为了抢夺有限的交易终端,有的股民在收盘离场时留下水杯占位。  相似文献   

17.
搞经济报道的记者,尤其是在党报搞经济报道的记者,都抱怨经济报道难写。难在何处?不外乎一是采访难,转型时期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波诡云谲,记者不易把握;二是采访出来的东西往往脱不了消息报产值利润,通讯写厂长经理,写增长写扭亏的窠臼。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好不容易发表出去,愿看的人也不多。经济报道该怎样写出新意,吸引更多的读者,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呢?笔者以为,把经济报道搞活,需要记者更新观念,在把握好时代中心要求,唱响主旋律的前提下,选择好切入点,抓住读者的阅读需求,写出既有时代特色可读性又强的新闻作品。具体说,应当做到选择题材要“鲜”,组织细节要“活”。遣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类新闻采访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来获取信息,也就要讲究交流的方式、方法,反映到新闻工作实践中就是采访实战技巧。舆论监督类的新闻采访,笔者认为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良知,还有新闻记者充满智慧与勇气的采访技巧。因此,在采访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名人的报道, 往往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这是新闻媒体追踪名人的原因。但采访名人,特别是对名人进行深度采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实际情况来看,名人是忙人,难得有整块时间坐下来与记者大侃其经,但这还不是采访名人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西方新闻学者说:记者是同人打交道的职业。这是有道理的。不学会与人打交道,不学会与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采访对象打交道,就难挖掘出真实、生动、深刻的“新闻”来。我在这几年采访实践中,注意对接触到的采访对象进行了一些观察和分析,把他们分成五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采访,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第一类,是愿意与采访者配合,又“能说会道”的。一般采访知识分子阶层和机关干部或者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普通市民中常遇到这种采访对象。他们既了解新闻事实,又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他们谈锋颇健,有“事”、有“理”、有“论”,有时,他们的谈话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完整的稿件。采访这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