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的成熟与发展,网络上的流行语已经不断的更新,语体形式变化多样。出现了许多的三字格或者四字格的网络新词语。这些新产生的网络新词语的意义多半是与字面意义无关。只有通过了解这些多字格的网络新词语的产生背景,才能真正的理解其含义。网络上还有很多四字格、三字格的新词语,如"喜大普奔"、"不明觉厉"、"人艰不拆"、"高大上"、"我伙呆"、"请允悲"、"何弃疗"、"涨姿势"、"活久见"等。  相似文献   

2.
汉语"四字格"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形成的,一般都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汉语中"四字格"所占的比例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四字格"成语在英汉翻译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词汇量的不足是制约外国人汉语水平进入中高级阶段的主要问题,鉴于此本文研究分析了四字格词语的特点、四字格词语在汉语中的地位;探讨了四字格结构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以"四字格结构为突破口解决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的瓶颈问题"的观点,指出从四字格的基本构成形式、四字格结构的语义和文化内涵方面入手,多方位地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词汇,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四字格"角度论述了成语的基本性质,梳理了其基本类型,并指出了人们在运用成语时应注意一些细节,旨在规范"四字格"成语使用.  相似文献   

5.
词汇量的不足是制约外国人汉语水平进入中高级阶段的主要问题.鉴于此,笔者研究了四字格词语的特点、四字格词语在汉语中的地位;探讨了四字格结构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以四字格结构为突破口解决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的瓶颈问题”的观点,指出从四字格的基本构成形式、四字格结构的语义和文化内涵方面入手,多方位地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词汇,扩大词汇量.本文认为四字词语在现代汉语语汇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四字格词语语义内涵丰富,构成汉语学习的难点,成为制约留学生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汉语四字格的特点,用较多的实例说明四字格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并将其译文与直译译文进行比较,以体现四字格翻译所具有的优点.文章最后还提到四字格在广告语领域的妙用.  相似文献   

7.
于海飞 《海外英语》2011,(6):199-200,205
"四字格"是汉语中特有的词语组合现象,它不但包括成语,还包括一些非固定的四字结构。该文介绍了汉语四字格在英汉翻译中的的运用策略、使用优势和注意事项,从而对翻译实践产生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语言学界对于成语研究的逐步深入与广泛发展,对于非四字格成语的研究也逐渐进入到语言学学者的视线之中,而八字格成语作为非四字格成语当中的一大分支,其研究也渐渐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研究对类似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类八字格成语进行了简要的性质概述、现象提问、归纳分类,并对这类成语的八字格形式转换成四字格形式的原因展开了初步的分析推理,但是也并不能穷尽,还需要进一步地搜集归纳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张红梅 《孩子天地》2016,(5):285-286
本文通过对部分四字格作简单的分类和例示性的分析说明,考察具有熟语性的四字格短语常见的组合搭配形式,重点探讨"N+V"式和"V+N"式中"N"和"V"之间存在复杂的语法、语义及音节制约关系,从而为四字格熟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字格"具有很强的汉语语言特色,因其音形义之美普遍存在于汉语表达中。然而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属性决定了英译四字格具有较大的难度。本文试以外宣英译的目的为指导,从语言表达层面探讨四字格汉译英的总体翻译策略,针对词义重复冗余的四字格提出兼顾内容与形式的省译,以达到外宣翻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王倩 《邢台学院学报》2012,(4):104-105,108
作为一种特殊的词组,四字格的语言结构是汉语组词造句规则的"缩影",反映在四字格中的结构关系几乎就是汉语组词构句的关系。通过对间隔反复式四字格结构特征的深入研究,更加验证了这一理论。间隔反复式四字格中,在一、三音节间隔反复的多构成联合关系,在二、四音节间隔反复的多构成非联合关系;联合结构关系中又以并列关系占主要地位,非联合结构关系中是以复句形式关系占多数。  相似文献   

12.
四字格词组是汉语言文字的显著特征,是汉语词汇中的重要成员,其使用频率相当高。在所有常用的四字格中,并列四字格条目最多,约占整个四字格条目半数以上。本文从介绍四字格词组的定义、结构、基本特征等入手,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英译本为语料,讨论了在翻译中正确表达汉文化中独有的并并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格"字成语进行文化探究,可以管窥成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汉字"格"不仅有本义和初文义,还有众多的引申义。关于"格"字成语的定量问题,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在综合考虑、谨慎对待的前提下,暂且可确定为18个。根据"格"字的意义,可将这些成语大致分为四类:"格"为"格斗"义的成语、"格"为"推究"义的成语、"格"为风格义的成语、其他成语。从"格"字成语中可以探寻到一些文化信息,如"格杀勿论"的执法制度、"格物致知"的思想观念、"格高意远"的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人们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了解中国的发展形势和未来的工作计划。《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大量的四字格,四字格具有语言简洁、生动形象以及内涵丰富的特点,呈现汉语独特的文化魅力,所以四字格翻译极具挑战性。本文从美学角度研究《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格的英译,探索直译、意译和注释三种翻译方法在美学中的再现。第一部分介绍了美学的历史渊源以及许渊冲先生的三美:音美、形美、意美。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格的分类以及四字格的特征。第三部分分析了《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格的翻译难点。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格的美学翻译方法:直译传递音美、意译再现意美、注释展现形美。  相似文献   

15.
作为特殊的词组,间隔反复式四字格在表义上大多带有整体性的特点,这种整体意义是由间隔反复式四字格的结构项相结合产生出来的.按照其整体意义和结构项意义之间的关系,间隔反复式四字格的语义构成分为组合构成、对举构成和化合构成三类,其中组合构成占多数.  相似文献   

16.
汉藏语四字格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不少学者都予以关注。但对魏晋以后、现代以前的四字格关注较少,难以构成史的脉络,需要对其研究以填补空白。我们立足《世说新语》,从四字格音步、叠字辞典对《世说新语》四字格收录情况三方面对《世说新语》四字格进行描写分析,以增进对这一历史时期四字格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93):27-28
四字格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是汉语语言库里的一块瑰宝,体现了汉语语言的博大精深。四字格具有音韵上的节奏美、形式上的整齐美及内容上的意象美。傅雷作为"古典主义的守望者",在翻译巴尔扎克名篇《搅水女人》时巧妙地运用四字格,使得译文音韵和谐,言简意丰,充满古典美,展现了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陈智勇 《考试周刊》2014,(92):24-25
四字格结构是汉语言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四字格词语被广泛地应用于行文和会话中,对汉语言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汉语四字格结构一般有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两种,由于其相对固定的结构特点和汉文化背景,成为英译中的难点。本文针对汉语四字格结构在翻译中出现的困难,系统阐述汉语四字格的结构、翻译原则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汉英成语的对比,结合汉语四字格成语特殊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英译汉语四字格成语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一种语言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语四字格成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因而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文章分析了汉语四字格成语与俄英成语之阅在地理环境及宗教信仰差异、动植物、数字和颜色意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在“信”、“顺”和“功能对等”为翻译标准的基础上,讨论了汉语四字格成语的不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