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出生于1919年,他是美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社会学家,在政治领域、社会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均有突出贡献。虽然丹尼尔的思想并不如德国一些哲学家的思想那么"隐晦难懂",但是要准确、全面剖析丹尼尔的核心思想与文化脉络却殊为不易。丹尼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是后现代文化理论之一,在其建构的思想"大厦"中有着突出价值,不仅重点论述了文化的含义,更是突出现代与后现代文化思想、宗教文化功能等方面在文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丹尼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理论中对后期现代文化进行了批判与修复,立足在符  相似文献   

2.
亨利·詹姆斯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在欧洲生活的美国人,通过这些人物在他者文化中的人生、爱情、婚姻的抉择,表现他们在欧美文化融合道路上不断的探索。他的成名作《一位女士画像》(ThePortraitofaLady)中的伊莎贝尔(IsabelArcher)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探寻者。本文将透过伊莎贝尔在异己文化中的爱情和婚姻选择,剖析她在文化融合中建构的新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身份认同通常包括了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还包括了自我认同与他人对自我的认可等。马克思女性主义研究者从不同的阶段定义了一个人的身份,后殖民理论运用了"种族"范畴来深入的了解种族间的文化压迫。本文就针对美国女性文学作品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技术与性别"论题是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研究新的关注点。作为与传统技术哲学研究不同方式出现的、对技术以"他者"方式进行的理论反思,技术的"性别研究"可以获得对技术以及创造并使用技术的"性别化的人类"更全面的理解。它先后历经了两个阶段:首先是对传统技术史进行性别反思,认为需要对技术史中被忽视的女性技术发明家进行"补偿式"研究;其次则试图在社会与文化结构中探讨作为一种社会因素的"性别"对技术的建构过程。考察技术与性别关系,应既包括作为动态的技术过程中的性别因素,还须包括作为静态的技术制品与技术知识中的性别因素。反思技术的性别化问题,并不是要从技术的"男性化"时代逆转为技术的"女性化"时代,而是要力图建构"性别和谐"的技术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政治活动家葛兰西提出的"民族-人民的"文学的理论实质即其文化领导权理论在文艺领域中的充分体现,是他的文艺思想的核心内容."民族-人民的"文学随着历史的推演必定会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而在当今世界,来自西方强势文化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输出也逐步扩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放弃时民族文化安全问题、中国文学的民族性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建构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妇女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妇女身份建构中的运作方式。在妇女非政府组织的促发下,农村妇女的身份认知已然发生了变化,而在变化的过程中,妇女非政府组织从外部到内部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熊红丽 《科协论坛》2007,(3):227-228
作为当代中国的优秀景观设计师俞孔坚,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环境意识,还体现了某种精神蕴涵--"文人"情怀。本文试以俞孔坚教授沈阳建筑大学的景观设计作品为例,分析在当前景观设计面临文化身份丧失问题的时候,他是如何用传统文化参与当代景观设计,以文人建筑师的身份向世人展示中国本土景观文化的特性及成果。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儒学精神始终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是主流文化的继承者也会由于时代和身份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本文通过白嘉轩在白鹿村中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来分析他的性格、思想以及更深处对宗法文化上的继承。  相似文献   

9.
李安作为目前唯一一位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他能够从容跨越东西方文明界限,同时征服文化背景迥异的中外观众,这与他独特的文化混血儿的身份密不可分。他既精通于向西方观众展示东方文化的奇观,又擅长于将西方文化面貌呈现在东方观众面前。在他的影片中,既有东方式的含蓄的情感表达,又有西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将西方技法与东方神韵结合起来是李安电影的一大特色。李安独特的文化身份帮助他游刃有余地游走于东西方文化间。  相似文献   

10.
罗艳  杨锋 《科教文汇》2009,(18):245-246
后殖民时代的非洲国家,由于历史的缺失,传统文化的土崩瓦解,陷入了传统主义与现代性的剧烈冲突之中。本文探讨了奈保尔小说《河湾》中非洲本土居民对民族身份的追寻:为重新建构民族身份,他们要么盲目模仿宗主国的文化和生活;要么迈向极端民族主义的深渊。非洲本土居民对于民族身份的追寻最终走向幻灭。  相似文献   

11.
后殖民时代的非洲国家,由于历史的缺失,传统文化的土崩瓦解,陷入了传统主义与现代性的剧烈冲突之中。本文探讨了奈保尔小说《河湾》中非洲本土居民对民族身份的追寻:为重新建构民族身份,他们要么盲目模仿宗主国的文化和生活;要么迈向极端民族主义的深渊。非洲本土居民对于民族身份的追寻最终走向幻灭。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城市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中产业创新和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政策制定方面,在什么是创新型城市以及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等问题上却很难达成共识.突破了传统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指标化倾向,而是从更广阔的经济-社会互动的角度出发,认为"创新型城市"应该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考量.城市的形成对于社会而言,意味着城市空间的建构以及城市和公民的身份认同两方面过程.相应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和空间建构相关的经济和知识资本,以及和身份认同相关的社会和文化资本等多重资本的生产与分配过程.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任职清华国学院导师期间,完成著作并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中他首次确立"自然科学史"的地位,明确"自然科学史"与中国文化专史、学术思想史以及哲学史、史学史、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层级关系,沟通科学、技术与新史学的内在联系.在明清学术史研究中,梁启超初步梳理中国科学技术史,从社会、文化的意义上检讨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现状.他力求通过促进科学文化传播,实现建构中国"学术社会"的理想.这构成其科学文化学术实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服装早已不再是承担着简单的驱寒保暖功能,后现代文化的语境中,服装蕴含着多元意义的表达。本文旨在分析人们所穿着的服装,对于主体身份构建存在着何种影响,梳理服装选择与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华裔导演王颖还是华裔作家雷庭招均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于处在美国主流文化边缘视角下的美籍华裔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的热切关注,并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展现着对于中美文化冲突这一主题的热衷。与其他著名的华裔作品不同,《饮碗茶》敢于直面唐人街现实,以"家丑外扬"式的揭露来力图真实地再现唐人街生活,这一重要社会转型期的千姿百态,深入剖析作品中深刻思想和蕴含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影片细节入手,结合小说文本来探析作品中的主题呈现,并运用英国文化学家斯图加特·霍尔关于文化身份的理论,深入探究主人公的文化认同进程。  相似文献   

16.
《功夫之王》这部由两大中国功夫巨星联袂主演的功夫大片虽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中国元素,但其"好莱坞制造"的"国籍"无疑给它的身份确定带来了些许尴尬。本文从东西方文化差异入手,以萨义德的"东方学"精神为理论切入点,指出它的创作思路其实来源于西方文学影视中的经典文本《绿野仙踪》,揭示出了这一文化心理:西方人惯常将东方的形象作为西方文化的投影而创造出来以满足自己作为"文化大他者"的优越感。  相似文献   

17.
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是目前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在美国,文化身份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也是少数族裔十分关注的、和自身命运休戚相关的问题。《荣誉与责任》以父子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展现华裔美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尽管大学孵化器的管理者影响着孵化的状况和绩效,但对其身份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目前依然知之甚少。对此,本文指出大学孵化器作为学术创业的重要组织载体,其管理者也是一种特殊的学术创业者。进而,通过最相似案例法,本文打开了大学孵化器管理者"身份"的"黑箱",并揭示了创业者、服务者和研发者三种不同的身份认知,以及身份建构与制度环境的互构关系,即,身份既受制于制度环境的约束和压力,又是一种应对制度环境的战略机制。研究还进一步指出了正是基于身份的流变性,即,身份变革和调适的循环,形成了大学孵化器制度变迁的"间断均衡"。据此,本文呼吁一方面应反思相关的管理和政策,以更多激活身份机制的活力,另一方面则需要更多地关注创新中介的管理人才和管理战略等问题,从而弥补和丰富相关的政策知识。  相似文献   

19.
胡锴  朱雪忠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86-1697
技术转移平台企业在平衡社会和商业利益中存在服务创新的困境,现有理论对其缺乏解释。本文基于制度理论的混合组织视角,梳理典型平台企业服务产品和模式的研发案例,挖掘服务创新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平台企业通过组织身份工作应对制度复杂性并促进制度变革,解释了创新过程中组织身份工作的内容和策略,以及平台企业利用身份与制度建构的三种关系模式。研究将组织身份与制度环境、制度化结果前后连接,揭示了平台企业在共存而差异的逻辑中完成产品和模式创新的完整路径。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指导科技服务企业的产品研发与服务升级,引导企业从战略、组织模式等方面寻求突破,以平衡科技服务公益性和营利性的逻辑冲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与组织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创业情境的不确定性剧增。面对混合型组织存在的经济与社会双元目标的持续张力,社会创业者自身的身份认同模式不再停留于线性的、双元的、单向的关系,而是更为复杂、多元和混沌的多重身份“纠结”状态。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44位社会创业者的访谈与交流、自我表述、社交媒体分享等数据,通过他们对社会创业过程的“自我叙述”,识别出社会创业者的3种多元身份,即个人身份、角色身份、组织—社会身份,以及生产型、孕育型、种植型和共生型4种多元身份建构模式及其心理机制,并进一步发现了不同心理机制下创业者平衡自我身份建构需求与组织合法性追求的多元身份整合结构。本文基于社会创业者多元身份视角探索性地解构了社会创业者所面临的多元身份管理挑战,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索了社会企业家的创业过程,为政府及相关机构设计社会企业家支持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有助于指导社会企业家的心理调节和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