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好奇”号火星车的成功登陆让我对太空又发生了兴趣。宇宙那么大,究竟隐藏着什么奥妙?宇航员到了太空怎么生活呢?最近,我采访了曾在国际空间站服役的美国宇航员洛里·齐奥,他给我讲了许多太空经历,  相似文献   

2.
当幼儿面对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时.常常会问一些“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这种随机产生的对科学的好奇现象我认为是偶发性科学活动信息。如何让幼儿偶发的科学兴趣成为有效的科学探索活动呢?教师的指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棵树苗从地里破土而出.在它的周围长着桃树、杏树和梨树。树苗好奇地问桃树:“我是什么树啊?我长大了能做什么?”桃树说:“孩子,你是一棵桃树,你要好好努力.长大了要结好多桃子。”两年过去了.小树苗尽管很努力,却只长高了一点个子,没有结出一个桃子。  相似文献   

4.
刘墉 《中学文科》2009,(5):41-41
新来的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生活应该是富有诗情画意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生活充满憧憬.他们有着儿童特有的情感和想象。除了历代古诗对儿童的感染和教化作用外.语文教学还应当高度重视同样具有“充满丰富的想象和无比高雅的语言美”的现代儿童诗。苏教版教材比较重视现代儿童诗教学.不但在小学阶段课本中增加了现代儿童诗的比例.而且基本都把选文安排在一册之首。在分析这些教材时,语文教师经常会自问:“为什么要教现代儿童诗?教它的什么?又该怎样教呢?”  相似文献   

6.
抓住了损害牙齿的凶手.是不是轻松了许多。呵呵,现在有没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去疯狂实验室品尝一下电的味道。相信你一定特别好奇.电会不会有味儿呢?如果有,会是酸甜苦辣麻,还会是其他什么味儿呢?赶快跟着精灵豆一起“尝尝”吧!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阅读》2007,(6):12-13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南极,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的一极,千百年来,以其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又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能给予人类什么?人类又想从这荒凉的白色世界获取什么呢?只有身临极地。你才会有最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找回失落的问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咱’是什么意思?”———“老师,‘歌’是唱的,诗中为什么说是装满一箩又一箩呢?”———“老师,新生活是过的,怎么说是唱的呢?”。这是南京市特级教师刘军在教学《水乡歌》时学生的提问。“什么”、“为什么”是两个充满孩子头脑的具有魔力的词。每个孩子来到这世界,学会说话后,就常睁着好奇的、困惑的眼光,刨根问底地追究这世界的奥秘:“妈妈,那是什么?”“爸爸,天为什么是蓝的?”“蝴蝶为什么会飞?”“我有翅膀,我也会飞吗?”“爷爷,镜子里的小朋友是谁?他为什么长得和我一样?”……为了寻求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曾经说过,哲学产生于惊异。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到“星辰、太阳和天空的景象”,这就驱使我们去考察宇宙,由此便产生了哲学。儿童初临人世,精神世界还没有先入之见,周围的一切甚至他本身都是那样的陌生、新奇、不可思议,这很容易使他对一切产生惊异:“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月亮为什么要跟我走?”“太阳是晚上离我们近呢,还是中午离我们近?”……  相似文献   

10.
刘伟伟 《高中生》2009,(10):54-54
俗话说得好,“人有三急”,毫无疑问,内急就是最难忍受的那一“急”,但是太空上是绝对不能随地大小便的!不然,排出的尿会碰到空间站的地板、墙壁等地方反弹回来.溅到航天员的身上;拉出的大便也会飘浮在他们周围,甚至整个空间站。那么,航天员在太空中想要大便或者放屁了,应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1.
穿越太空     
太空是一个令人好奇和憧憬的地方, 那里有人类发射的各种各样的航天器和 空间站,有无数让人心驰神往的迷人的星 星,或许还有神秘莫测的外星人……什么 时候,小朋友们也能到月球、火星去探险 呢?  相似文献   

12.
该给孩子吃什么?孩子营养不良怎么办?现在.我们的孩子不再会吃不饱,但怎么让他们“吃好”呢?“营养”,总是家长们关心的头号问题,是啊,还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营养世界,关心孩子的饮食.关心孩子的健康,用平衡的营养,让幼儿拥抱健康。  相似文献   

13.
先想到失败     
佚名 《老年教育》2011,(9):23-23
记者采访李嘉诚:“大家都很好奇,您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从来没有过亏损,您既能将事业大胆地扩展到世界各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又能做到万无一失,从不翻船。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他所提到的,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都属于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5.
开心ABC     
抽象画美术老师要学生画抽象画.某学生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就是画.”“你画的什么?”“牛吃草.”“草呢?”“被牛吃光了.”“牛呢?”“吃完草,走了.”独角羊开心ABC某小学老师力了让学生记住“羊”的写祛,便解释:“这个字上面有两点,就像羊的两个角,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它们丢了.”第二天,就有一个学生偏把“羊”字写成了“手”字,老师问他:‘’单字上面的两个角呢?”该生振振有词通:“这是独角羊.”最大的东西开心ABC老师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学生回答:“眼皮.”“为什么?”“只…  相似文献   

16.
快乐导读:你对充满神秘感的亚马孙雨林感兴趣吗?是否好奇在雨林世界里都有哪些千奇百怪的生物?在那里,各种动物是怎么样生存的?它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你想探索雨林世界的奥妙,不妨读读这本《野性亚马孙》。  相似文献   

17.
6月20日上午,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并和孩子进行了互动。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您在天上看到的窗外景色与地面有什么不同?星星会闪烁吗?能看到UFO吗?”“你们在天上的生活用水是从地面上带到天宫一号去的吗?可以循环使用吗?”“您能看到太空垃圾吗?天宫一号是否有应对太空垃圾的防护措施?”有些孩子私下的提问更精彩,在太空中怎样称体重?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怎么上厕所?如果在太空中,给悬浮的一大滴水里面注射一滴油在球心的位置,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等等。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极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地理自然以及文字……他们什么都想知道,尤其目前电器化普及的时代,孩子通过电视、广播、电影、电脑等各种渠道得到广泛的知识,但又不完全懂得,使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幼儿兴趣广泛,才能提高他们活动的主动性,也为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  相似文献   

19.
“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有一天当你听到或看到这样的问题时,你会如何回答呢?你是否曾思考过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人到底从何而来的呢?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把我带入了《苏菲的世界》。我在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在神奇女孩子苏菲的陪伴下,开始了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的思索与探求。  相似文献   

20.
她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获得者,她是“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第九、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令人惊讶的是,她还是“北京市好家长”称号的获得者,她的家庭被评为“北京市文明家庭”。这样的成绩让记者也不禁好奇,她是怎样的一个教师呢?究竟是什么让她在事业、家庭等各个方面同时取得成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