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金秋时节,我应邀赴乌克兰出席了纪念苏霍姆林斯基九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参观了巴甫雷什中学。在巴甫雷什中学,我想得最多的是——  相似文献   

2.
距离巴甫雷什中学还有三公里路程,领队本意让大家乘车,我提议步行,因为步行更能体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脚步。巴甫雷什中学的大门不经意间忽然就立在了眼前。这校门虽称大门,实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教育》2008,(11):26-28
他,17岁从教,53岁离世,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整整22年。他一生写了40多本书,最著名的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他就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卓越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他长期担任著名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几乎教过中学的所有学科。苏霍姆林斯基当过历史教师,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教学思想。笔者认为,探讨苏霍姆林斯基的历史教学思想,对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最早接触苏霍姆林斯基,是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以后才有了较为系统的研读。我以为,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伟大教育思想,解读帕夫雷什中学“培养真正的人”的伟大教育实践,有如下内容要点。  相似文献   

6.
读完《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两本著作,最让我钦佩的是苏霍姆林斯基以劳动教育贯穿其全部教育的始终,并以此为基础与核心追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马克思“教劳结合”的思想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发展与创造。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无疑是马克思“教劳结合”思想的伟大实践者。时至今日,能够超越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家似乎还没出现。  相似文献   

7.
读罢《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掩卷沉思,思绪万千。但凡做老师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很多人热衷于谈论有关他的一切,津津乐道于他的生平,他的著作,他的信念。读大师的文章,睿智的思想仿佛使我走近了大师,正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不错,对于了解他的教育工作者和对教育充满感情的人而言,他们无疑会把其敬奉为自己的精神领袖和理论导师。最早接触苏霍姆林斯基,是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著作。我以为,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伟大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近来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深有感触。这是他26年担任校长工作的教育总结,是他一生心血与智慧的结晶。使我们更集中、更全面地了解苏霍姆林斯基其人、其校及其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我将结合书本内容从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和谐的课堂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及看法。  相似文献   

9.
B.A.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7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他担任家乡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他的主要作品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的教育思想影响甚为深远。  相似文献   

10.
史峰 《今日教育》2011,(1):102-102
距离巴甫雷什中学还有三公里路程,领队本意让大家乘车,我提议步行,因为步行更能体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脚步。  相似文献   

11.
魏强 《班主任》2011,(4):67
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30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巴甫雷什中学》  相似文献   

12.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9—1970)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被誉为苏联教育思想的泰斗。在他30余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做出教育理论上的概括,终其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帕夫雷什中学》、《学生的精神世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40余部专著。其中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诞生的著作《帕夫雷什中学》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育工作者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巴甫雷什中学的家长大学 巴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倾注了自己毕生精力的地方。同时,那里还有一所学校也是他心血的结晶,那就是家长大学。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就具体体现在这所学校里。 苏霍姆林斯基一向认为,学校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是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的。虽然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人,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善于教育子女,学校有责任引导家长走上正确教育子女的途径。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创办家长大学的思想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高峰 《教育文汇》2009,(6):16-17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第一章第四节《我们怎样在校长和教导主任之间分工》中说:“我跟教导主任一道做着同一项工作,这就是帮助教师们改进他们的教育技巧,听他们讲课并给予分析……我跟教导主任做了这样的分工:一年之内我旁听并分析7位教师的系列课,教导主任则旁听并分析8位教师的系列课。”  相似文献   

15.
《帕夫雷什中学》第一章题为“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保证”.在这一章中介绍了该校从校长到教师整个集体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读完第一章.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校长工作的论述。通过这些论述.我体会到了一名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树立的三个观念。  相似文献   

16.
高峰 《教育文汇》2009,(4):29-30
乌克兰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26年做校长。一次,上级要调他到教育局做局长,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沉淀了33年的个人教育经验总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世界上有第二位教育家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座高山上竖起了熠熠闪光的丰碑。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细细阅读,该书全面地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从他建议教师有关读书的内容谈谈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面对美好的景象,学生竞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赞美与感叹,这不仅仅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悲哀(《帕夫雷什中学》),也是我——一名语文教师的悲哀。每一届学生,我都要求他们坚持写日记。写日记多好啊,回想自己读初中的时候,最喜欢在日记本里抒写对人生的稚嫩感想,对友谊的美好憧憬,对爱情的青涩理解……其中,有羞涩的散文,  相似文献   

19.
教师书坊     
1.帕夫雷什中学曾经,这是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但在苏霍姆林斯基和他所领导的教师手中,它成了享誉世界的实验学校。苏霍姆林斯基以自已任教33年(包括26年校长)的经历,在本书中总结了他的教育信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读了《帕夫雷什中学》之后,你会发现,它不愧为一部“活教育学”。  相似文献   

20.
何瑞芝 《教育文汇》2013,(15):43-43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写的是《苏霍姆林斯基与两朵玫瑰花》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创办的巴甫雷什中学闻名世界。在他当校长的时候,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