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捷克新浪潮中“可怕的孩子”杨·南曼奇的新作《与母亲深夜长谈》是一部卡夫卡式的自传体电影,但这不是一部用来“看”的电影,而是一部需要用心来感受的电影。导演说,影片灵感源自卡夫卡的《致父亲》,此言绝对不假——影片抛弃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没有按照时间的先后顺  相似文献   

2.
被称为侦探小说女王的克里斯蒂1890年出生在英国德文郡海边一个风景秀丽,叫托尔奎的地方。她父亲是美国人,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母亲一手把她抚养成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母亲是一位有非凡创造力的知识女性”。母亲没有送她进学校读书,而是由自己教育幼小的阿加莎,教她写诗,写故事。阿加莎很喜欢在心里编故事,可是要用文字把它们表达出来,却感到非常困难。慢慢地,她能写出一些象故事似的东西来了,但大多是些感伤的东西。因为她爱好音乐,十六岁时母亲便  相似文献   

3.
孤独的树     
在我十四岁那年,母亲在与父亲大吵一顿之后终于离家出走了.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了.母亲的出走是痛下决心的,是破釜沉舟地永不回头.在家里我们便注意起父亲来了.  相似文献   

4.
橡树     
王敬波 《世界文化》2006,(3):34-35,42
1992年,旅居法国20年之久的罗马尼亚著名导演吕西安·平特利,拍摄了他返回祖国后的第一部影片——《橡树》。影片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女主人公妮拉是一位罗马尼亚前政治安全情报局官员的女儿,她不愿像姐姐那样成为安全情报局的官员,在父亲去世之后,她离开布加勒斯特,到外省小城  相似文献   

5.
当美国大片横扫全球之际,今年初在法国最卖座的影片却不是好莱坞电影,而是法国本土一部讲述“小女人”的故事片《阿梅丽·布兰的奇妙命运》。其影片票房比《珍珠港》和《盗墓迷城Ⅱ》两部猛片票房总和还高。在美国它也是迄今最卖座的法国电影。那么这部影片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故事的主人公是位22岁的年轻女孩阿梅丽,她是巴黎蒙马特区一家咖啡馆的女招待。她年幼时,母亲意外去世,父亲因伤心过度患上自闭症。阿梅丽的父亲认为自己的女儿有心脏病,小阿梅丽便被剥夺了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机会,只能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打发时光,靠自…  相似文献   

6.
我父亲是个中国学者,母亲是比利时一个古老家族的后代。我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尽管有些中国人把我看作是“混血儿”。在学校里,同学们往往叫我“黄色的杂种”。我的家庭的的确确是个国际大家庭。据最近的统计,我父亲的中国家族有一百零二人;我丈夫的印度家族有四百多人。我没有统计我母亲的比利时家族,因为在1909年母亲嫁给我的中国父亲后,他们对母亲就不友好。当我在比利时上学时,他们认为我是一只从树林里出来的欧亚杂交的猫鼬。我的美国家里有一个十八岁的外孙女。  相似文献   

7.
远去的马车     
一 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县中.那年,我十二岁,连不到五十里的区政府所在地江湾镇也没有去过.那县城经过许多人的描述,在我的心中变得越发模糊不清.现在,我能到二百里外的县城去上学了,心中的高兴自然是无法形容的.母亲也高兴得合不拢嘴,忙出忙进给我准备行李,心中却担心能不能搭上一辆车.那时候,在我们这条乡村公路上跑的汽车真是少得可怜.可是,就在母亲把东西齐理好,正在为车子发愁时,听说公社的马车队要拉粮到县里去.  相似文献   

8.
张献军 《世界文化》2006,(12):28-29
“我爱你,鲍勃。”“我也爱你,南希。”这是在凌晨两点钟的时候,隔着我和父母的卧室之间的薄墙,我听到了他们的交谈。他们表示爱意的保证既甜蜜又感人——当然也令人惊讶。我的父母在经历短暂恋爱之后,于1940年9月14日迈入婚姻的殿堂。母亲当时年近30岁,知道到了该建立家庭的时候。当那位英俊、受过良好教育的男子经过她的办公室时,她想这个人看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他则为她的外貌和蓝色的眼睛着迷。这段浪漫史并没有持续多久。战争几乎随即就爆发了。母亲酷爱旅行,父亲则讨厌这种做法。父亲热衷打高尔夫球,可母亲并不喜欢。父亲是共和党…  相似文献   

9.
正山脉连在一起,人类叫他父亲;海洋连在一起,人类叫她母亲。苍山是大理儿女的父亲;洱海是大理儿女的母亲,苍山洱海,一对诗意的恋人。——题记一在红土高原这个广袤的舞台上点苍山是一个英俊潇洒的伟男子玉洱海是一个婀娜多姿的好女子他们从亘古的苍茫走来青梅竹马是苍山洱海爱情地久天长的秘密忠贞不二的厮守孕育出大理儿女勤劳善良的  相似文献   

10.
行歌如泣     
荒原上芨芨草长得比他还高的时候,是姓金的一位解放大军的团长在草丛里发现荣生像一只快要饿死去的干猫。他是奴隶的儿子。他的父亲扎西是藏族,他的母亲是彝族。他们把他扔在路边,与其饿死,不如让哪个好心的人把他领养。金哲团长发现了他,当然也就是金团长收留了他。在解放大军进藏时,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1.
苏音 《世界文化》2001,(4):12-13
在当代缤纷多彩的欧美文坛上,诗人、小说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一位深受法国和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作家,普拉斯在她最著名的作品中以描写孤寂、精神错乱、没落、死亡形成自己的特色。新颖独特的文体,娴熟的写作技巧使她的作品被广为赞誉,并深深地影响着后人。1932年10月27日,普拉斯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市,父亲是波士顿大学生物教师,母亲教高中英语。由于她父亲并非母亲所爱,因此父母关系并不融洽,母亲对父亲感情十分淡漠。1940年,小普拉斯8岁时,父亲病重住进医院而母亲却疏于护理,…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着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了还了回去。为着这两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两匹马,咱们是不算什么的,穷人,这两匹马就是命根。”祖父这样说…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北京乍暖还寒。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的《费穆电影研讨会》在该馆的多功能厅热烈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中有一位来自奥地利的外宾尤为引人注目,他就是奥地利著名电影导演队w·科姆一威尔梯先生。科姆一威尔梯先生虽然已届86岁高龄,但是身体健康,精神矍烁,此番来华,是应中国电影资料馆之邀,与中国电影同行一起缅怀曾与其父亲雅可布·弗莱克(188-1953)、母亲露依丝·弗莱克(187-195o)合作拍摄过影片的中国已故著名电影导演费穆。日前放映的地界儿女应是他们4O年代初合作的结晶,这部不同寻常的影片使这位老人心潮难平,…  相似文献   

14.
1921年1月5日,瑞士当代著名的德语戏剧家兼小说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生于瑞士的科农菲根。他的父亲是牧师,母亲是一位善良的农村妇女。祖父是地方上的一位诗人兼政治家,他对迪伦马特有很大影响。在祖父的熏陶下,迪伦马特懂得了  相似文献   

15.
客家的脊梁     
在八闽客家首府长汀县城,在那穿城而过碧波荡漾的客家母亲河汀江之畔,有一座航船造型的公园,叫客家母亲园。园内矗立着花岗岩雕凿而成的客家母亲塑像:她头戴凉笠,背着孩子,有力的右手持着船桨,左手拿着一朵野花,正回头逗着背后的孩子。她赤脚站立于江边,江风吹动着她的衣襟,吹动着凉笠上的片片绸纱,端庄、慈祥的客家母亲,此时此刻似乎正在等待孩子的父亲、自己的丈夫早日归来。这尊塑像形象地再现了客家妇女在男人出门后,细心抚育后代,勤劳持家,等待男人归来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一位旅行者的心中都有两个秘鲁,一个在马丘比丘,一个在首都利马,一个保留着印加的古国遗存,一个演绎着拉美的魔幻季风。在利马,我将沿着作家略萨以及他爱过的那位胡利娅姨妈的足迹,寻觅这座城市的狗,找那些绿色的房子,听大教堂咖啡屋中的谈话,还有作家与姨妈走过的每一个广场。1936年3月28日,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出生在秘鲁南部阿雷基帕市的一个中产家庭。马里奥是他的名字,巴尔加斯是父亲的姓,略萨是母亲的姓,分别代表父亲和母亲的家族。  相似文献   

17.
韩国著名导演奉俊吴执导的影片《母亲》在荣获第14届釜山电影节(2009)评论学会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后,又获得第30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作品奖,代表韩国电影人选第82届奥斯卡电影节外国影片单元,还在2010年3月获得第四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奖。电影描写了一位母亲为拯救涉嫌杀人的儿子,百般努力,在寻找真凶的过程中,无意中揭开了小镇不可告人的秘密,母亲自己也坠人命运的无底深渊。  相似文献   

18.
在绚丽多彩的日本文学花卉中,有一株斑斓的奇葩,那就是在大正时代大放异彩的白桦派文学,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便是众所熟知的电影《生死恋》的原作者——武者小路实笃。他的作品以其清新的题材,直抒胸臆的文笔,充满人情味的构思,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至今脍炙人口。卓越的父亲,刚强的母亲武者小路实笃1885年出生于东京,是武者小路实世子爵的第八个孩子。上面五个都不幸夭折,只有实笃和一位哥哥、一位姐姐活了下来。武者小路一族祖祖辈辈以长于“歌道”著称,侍奉朝廷,明治以后列为华族(贵族),授予子爵称号。实笃的父亲实世是个有名的美男子,二十三  相似文献   

19.
一罗贝尔·拉封1916年11月30日出生于法国马赛市,父亲是位海军军官,母亲是<奥兰回声报>创始人的小女儿.1918年他的母亲不幸患病去世,拉封由严厉的继母抚养长大.中学毕业后,拉封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法国著名大学巴黎高等商业学院学习,并获得法律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力量的平衡     
我在八、九岁时,写了自己的第一首诗。那时我父亲是好莱坞电影界的巨头,派拉蒙影片公司的负责人。我的母亲参加了许多次知识界组织的活动,帮助将“文化”带入声名显赫的好莱坞。我母亲看了我那首小诗后,禁不住哭了。她说:“巴迪,这首美妙的诗不会真是你写的吧?”我不好意思地、结结巴巴地说是我写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母亲对我大加夸奖,“噢,这首诗简直是天才的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