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数学中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是常用的方法,其步骤为:先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列出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最后求出方程或方程组的解,从而写出所求的解析式.其步骤可简记为四个字“设、列、求、写.”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比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和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复杂些,一般要分三种情形,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所谓“顺向分析法”就是从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出发,根据题意求出为解出最后结果所需要的中间物理量或表达式,再据有关方程或公式,解出结果.可用流程图表示为已知量→中间量→结果运用这种“顺向分析法”解题的一般步骤是:  相似文献   

3.
解决有关曲线“存在性”的探索性问题,一般的思路是先假设所求的曲线存在,结合已知条件设元求曲线方程,若能求出方程,则满足条件的曲线存在;若在求曲线方程的过程中推出矛盾来,则曲线不存  相似文献   

4.
给出一个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其相关信息,求其方程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一般求已知曲线类型的曲线方程问题,可采用“先定形,后定式,再定量”的步骤.定形——指的是二次曲线的焦点位置与对称轴的位置.定式——根据“形”设方程的“式”,如当椭圆的焦点不确定在哪个坐  相似文献   

5.
<正>一、知识梳理1.用字母表示数在含有字母的算式中,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在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中,乘号可以用“·”代替,或省略不写。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二者缺一不可。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6.
求满足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常见问题,大部分同学很容易忽视求出的方程要满足完备性和纯粹性,在这实际解题中也不太会讨论,下面给出了求出点的轨迹方程后去“杂”堵“漏”的几种常见情况.  相似文献   

7.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是:(1)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2)应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简化运算;(3)求出结果.现举例说明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8.
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曲线过某点的切线方程不同,在解题过程中,这是一个易混点.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时,首先要判断所给点是否在曲线上.若在曲线上,可用求切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求解;若不在曲线上,可先设出切点,写出切线方程,结合已知条件求出切点坐标或切线斜率,从而得到切线方程.  相似文献   

9.
河北求轨迹方程是曲线和方程相关问题中最基本的一类问题,一般可分为已知曲线类型和未知曲线类型两种.基本方法有:定义法(公式法和待定系数法),直译法,相关点法(代入法),参数法.在复习与考试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时常在求出方程后就匆忙作答,忽视了求曲线方程的最后一个步骤——检验方程,而导致出错.本文就5种常见的错误进行一一透析,以供参考.1忽视“3点不共线”例1已知A(-2,0),B(2,0),在平面上动点C是周长为10的三角形ABC的一个顶点,则点C的轨迹是.解由已知得|CA| |CB|=6,故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得知C点的轨迹方程是x92 y52=1.剖析既然是…  相似文献   

10.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学生在学习如何探求轨迹方程时,并不感到多么困难,他们常常能遵循探求曲线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运用常规基本方法求出曲线的轨迹方程.但对判断由方程所确定的点是不是都是曲线上的点,往往思考不深入,常把一些不是轨迹上的...  相似文献   

11.
求曲线的方程,要综合地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进行求解,如求曲线方程是一个难点。所以,学生在求出曲线方程后,往往显得很兴奋,就会“得意忘形”,忘记确定曲线的范围,即使知道要控制曲线范围,也不是很容易就确定正确的,从而导致解题的不完整。因此,要认真研究曲线范围的确定方法,这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那么,怎样确定出曲线的范围呢?  相似文献   

12.
一、辨析题的形式 辨析题通常是先出题干,像一般的物理题一样,给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与一般的物理题不同的是,之后以“某同学的解法如下”为开始,给出“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最后问道“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对该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或“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是导数的重要应用之一,在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试题中常有出现.但学生在解这类问题时经常出现偏差或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曲线的切线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等关键知识理解不透,对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的关键点把握不准。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的关键在于确定切点.只要切点确定.就可求出切线的斜率,从而求出切线方程。  相似文献   

14.
与立体几何交汇的一类轨迹问题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为依托,研究平面解析几何中一类点的轨迹.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利用曲线的定义,二是用解析法求出轨迹方程.下面笔者从全国高考试题和有关省市高考模拟试题中精选出几例并加以分类解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一般“曲面束”方程,举反例做了否定,对“柱面束”方程做了肯定,给 出了证明.对曲线的柱面方程的错误说法作了纠正,并给出了圆柱螺旋线用射影柱面方程的正 确表示法。  相似文献   

16.
直线问题中,经常会出现设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而在求出的答案中往往会遗漏一条直线,究其原因,遗漏的这条直线斜率不存在.这时就必须讨论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存在性.其实设直线方程时,可以借助于题目给出的条件,适当地设出直线方程的其他形式,这样既避免了遗漏直线,也避免了对斜率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解析几何中,常出现"已知过两条曲线的交点,再结合其他条件来求曲线方程"的题目.该类题目的常规解法是:联立方程组求出交点,再结合其他条件求出曲线方程.本文试图从方程与曲线的关系入手来理清相应的关系,从而给出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解题步骤.  相似文献   

18.
光学“黑箱”问题的一般模式是:给出“黑箱”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求出“黑箱”中的光学元件及其位置.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按以下三步骤完成.  相似文献   

19.
解析几何中经常会碰到轨迹问题,而且它也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同学们碰到这类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善于归纳总结的话这些问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归纳如下.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述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2.定义法: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3.代入法: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P(x,y)却随另一动点Q(x’,y’)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Q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可先将x’,  相似文献   

20.
说到言句子省略,一般只讲主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词、宾语、兼语以及介词“于”“以”省略.而不论及定语中心词省略。其实,定语中心词省略在言中并不鲜见。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