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体训练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美的行为艺术培养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形体训练中的美育是以学生为对象,以美的音乐、美的形体、美的动作、美的语言等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自我美的朔造,使学生动作美达到和谐、统一,在形体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流畅的音乐中展现形体动作美。  相似文献   

2.
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美感,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感化、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道德、美的理念,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述美和创造美.充分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享受.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美感,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感化、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道德、美的理念,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述美和创造美。充分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享受。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唐猛 《科教文汇》2008,(33):97-97
美育的直接职能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即提高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着美,教师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包含的美感,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用美育去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熏陶、感染、丰富、净化学生,以美育人,陶冶美的矿石,撒播美的种子,酿造美的甘泉,塑造美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数学美的存在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数学教学则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而我们在数学美育教学上存在欠缺,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使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促进"德"、"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铁梅 《科教文汇》2007,(12Z):68-68
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美感,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感化、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道德、美的理念,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述美和创造美。充分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享受。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笔者认为:开拓眼界,深入观察,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深入意境,"缘物寄情",使学生得到情的陶冶;想象理解,"得意忘象",使学生受到理的启迪,通过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关文贤 《内江科技》2007,28(10):168-168,170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0.
朱玲 《科教文汇》2008,(35):177-177
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是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从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来揭示美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美的事物总是易于接受的,而数学几乎与所有美的事物都有联系,数学美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美、体悟到数学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语文教学大纲也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和心理素质,凭借教材来挖掘美的因素、营造美的气氛和创造美的意境,这是当前语文界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红川 《科教文汇》2008,(13):87-87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要求。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使英语课堂与美育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执行者和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使英语课堂的气氛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5.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信息技术课中处处蕴涵着美。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这个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信息技术课中处处蕴涵着美。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这个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美的知识和进行数学审美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不等式教学是高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利用数学美的对称性、简单性、统一性和奇异性能很巧妙解决不等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涛 《科教文汇》2007,(1X):65-65,68
数学美的存在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数学教学则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关的因素得以体现。而我们在数学美育教学上存在欠缺,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使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促进“德”,“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建全 《知识窗》2014,(6):71-71
语文是一个美的世界,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用教材中的美、生活中的美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美的事物的熏陶下,建筑起美的心理结构,提升审美能力,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20.
罗春文 《金秋科苑》2008,(17):135-135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音乐欣赏课要抓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使学生利用美的通融性,在美的情境中提升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